保育有成效 瀕危南極藍鯨目擊數創新高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藍鯨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數量曾經相當多,但19至20世紀的工業化捕鯨讓牠們幾乎滅絕,如今被列為瀕危物種,在全球保育政策下,藍鯨的族群數量雖然有緩慢增加,但數量仍偏少。不過,近來一項在大西洋西南部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的調查,發現藍鯨數量有令人驚奇的變化:2018年時,當地只有1隻藍鯨被目擊,但2020年卻記錄到了55隻!

今年科學團隊在南喬治亞島海域記錄到了55隻藍鯨,是商業捕鯨結束以來的歷史新高,過去數十年都只有個位數的目擊。   取自BBC(© M.COLLINS/ BAS SOUTH GEORGIA WHALE PROJECT)

在20世紀初期,位於亞南極地區的英屬南喬治亞島是鯨魚狩獵中心,當地船隻用蒸汽動力魚叉獵捕,對於南極藍鯨數量減少到只剩下數百隻有著關鍵影響。這項由多國研究人員參與的調查自2018年開始,由紐西蘭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的鯨魚研究者卡洛爾(Emma Carroll)博士和英國南極調查局(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BAS)的傑克森(Jen Jackson)博士共同領導,研究發現,座頭鯨的族群數量接近完全恢復,藍鯨的數量則顯示出捲土重來的跡象。

調查開始的第一年,團隊只目擊到1隻藍鯨,但短短兩年後,藍鯨數量的上升令他們感到驚奇——2020年,團隊進行了為期23天的調查,紀錄到了55隻藍鯨,這個數字是自商業捕鯨結束數十年以來,當地從未有過的新高,這些動物回到了族群曾經的主要覓食場。

而座頭鯨現在已經成了南喬治亞島水域的常見景象,調查中一共記錄到了790隻座頭鯨,團隊初步估計,該海域現在有超過2萬隻座頭鯨會在夏季來覓食,接著再遷徙到南極較冷的水域進行繁殖。

傑克森博士:「要知道這個史無前例的藍鯨數量是不是長期趨勢,需要持續的保護和監測,就像我們在座頭鯨裡看到的那樣。停止捕鯨很明顯地和座頭鯨的族群密度有關,讓牠們的數量幾乎恢復到一個世紀前,我們很高興再次在南喬治亞島看到牠們。」

調查船環繞整個島嶼,目測鯨魚並進行分類。   取自BBC(©DANNY BUSS)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鯨類動物專家布蘭奇(Trevor Branch)博士形容這項發現是「真的、真的很令人驚奇」,他對《BBC》說:「在4、50年的時間裡,我在南喬治亞島附近只有2次目擊藍鯨的記錄。自2007年以來,也許還有幾次單獨目擊記錄,因此,一年之中從基本上是0隻增加到55隻是很驚人的。」

藍鯨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生物,而南極亞種又是其中體型最大的,體常可超過30公尺,全球約10個藍鯨離散族群中,南極亞種的數量也最多,在人類開始致力於工業活動前,大約有23.9萬隻,但是龐大的體型也讓牠們成為有利可圖的獵物,根據紀錄,在南喬治亞島周圍,有超過3.3萬隻南極藍鯨被捕捉和宰殺,其中大部分發生在1904年至1925年之間,到1966年實施捕鯨禁令時,在南極海域的任何地方,都已經很難再看見鯨魚。

上一次官方對南極藍鯨數量的估算是在1997年,當時認為數量可能恢復到了2,280隻左右,而下一次的評估報告可能會在2021年底發布,從最近幾週南喬治亞島令人鼓舞的藍鯨活動來看,屆時估算數量應該會顯示出進一步的成長。

「這絕對是一種模式,」布蘭奇博士說:「根據我們擁有的數據,所有南半球的鯨種數量都在增加,露脊鯨、大翅鯨還有藍鯨,這是個超級好消息。不過南極小鬚鯨是例外,我們確實認為牠們的數量已經下降了很多。」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