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稀有靈長類 海南長臂猿保育見成效 數量突破30隻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住在海南島森林中的海南長臂猿,在1980年一度只剩下7隻,可說是全球最稀有的靈長類動物,2013年時,香港保育團體「嘉道理中國保育」展開了一系列保育措施,並和動物所在的「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合作,種植超過84,000株牠們喜歡的本土樹苗,如今在保育團體和保護區的努力下,海南長臂猿數量已經突破30隻,從滅絕邊緣被搶救回來!

海南長臂猿是海南島特有種,數量稀少,曾經一度只剩下不到10隻。   取自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這種世界上最稀有的靈長類動物,從1970年代末的不到10隻,到如今已經增加到了30隻以上,讓致力於拯救牠們的保育人士看到了一線希望,嘉道理中國保育的高級保育主任羅益奎(Philip Lo Yik-fui)說:「雖然數量還是很少,但你可以看到這種動物的未來。」該組織一直致力於保護海南長臂猿,並擴大其棲地,以應對低出生率和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這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是中國海南島的特有種,成年雄性的毛色為黑色,成年雌性則是金黃色,羅益奎說:「牠們是真正聰明的動物。當牠們看著你時,感覺就像牠們在嘗試溝通。」在1950年,海南長臂猿的數量約為2,000隻,但二十年後卻少於10隻,就像全球其他的長臂猿,海南長臂猿也因為森林被砍乏作為農業生產,而遭受棲地喪失的困擾,此外,牠們還被捕捉用於中醫和寵物貿易——其骨骼為中藥材「烏猿骨」,可用來熬製成膏。

在海南長臂猿家庭中,通常會有1隻雄性、2隻雌性及牠們的後代,2003年當保育項目開始時,首次野外調查發現,海南長臂猿只剩下兩個猿群和兩隻獨猿,數量共13隻,當時在廣闊的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育團體只在一片16平方公里的森林裡發現牠們的蹤跡,2007年加入保育項目的羅益奎表示,該地區遠非動物生活的理想之地,因為長臂猿喜歡的無花果和荔枝等多汁水果,並沒有在那裡生長。

因此,多年來嘉道理中國保育不僅監測海南長臂猿的數量、以防止盜獵和了解動物,還種植了84,000多株本土果樹,包括野生荔枝和不同種類的無花果樹,以幫助擴大海南長臂猿的棲地範圍。羅益奎指出,觀察這些動物是棘手的任務,因為長臂猿很害羞,幾乎不會從樹上下來,最年輕的個體常常會分散接近者的注意力,以幫助其他同伴離開。

儘管數量仍非常稀少,但羅益奎表示,海南長臂猿的保育工作已見成效,因為在全球19種長臂猿中,海南長臂猿是唯一顯示出數量穩定成長的物種,其他的長臂猿數量都在下降。而目前保育團體的目標是讓海南長臂猿的數量增加到超過50隻,這能夠讓牠們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物種保護級別,從「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調整到「瀕危」(endangered)。

IUCN長臂猿專家小組成員、倫敦大學學院生物學教授海倫(Helen Chatterjee)對取得的進展表示讚許,但認為海南長臂猿的遺傳健康仍然令人擔憂,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的保育人士塞繆爾(Samuel Turvey)也對此表示同意,他說,雖然這並不表示動物族群注定滅亡,但倖存的海南長臂猿不是有一半的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就是完全是兄弟姐妹。

海倫建議將海南長臂猿移到海南島的其他雨林中,甚至引進其他相近物種進行繁殖計劃,以擴大基因庫。她補充表示,這兩種方法都存在巨大風險,因為以前都沒有嘗試過。

同一家庭群內的兩隻雌性海南長臂猿和諧共處。   取自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而氣候變遷是對動物的另一種威脅,海倫說,因為水果供應可能受到影響,而極端天氣事件可能破壞森林。2014年時,中度颱風海鷗襲擊了海南島,在海南長臂猿的棲地造成土石流及樹木倒塌,阻止了動物在森林中的活動,為此,嘉道團隊請來了香港的攀樹者來安裝繩索,讓動物使用。

意識到了這樣的風險,羅益奎表示:「我們現在最大的目標是幫助海南長臂猿擴大領地,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才不會消滅整個物種。」此外,保育團體還從當地社區招募熟悉森林的前獵人,來協助監測海南長臂猿,「我們試圖讓當地人為此感到自豪,前獵人現在對他們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這是保育工作的重點,與人們息息相關,現在,曾站在對立面的人們,是跟我們一起保護海南長臂猿的隊友。」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