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人象衝突(下):保護區森林覆蓋率增加 反使野象離開森林

記者 李娉婷/編譯

在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橡膠園幾乎覆蓋了指定保護區外的所有天然林地,使得野生動物棲地和人類居住區之間缺乏緩衝區,也減少了野象食用天然植物的空間,但使野象離開森林的原因不僅如此,開發會造成動物棲地喪失,但你有想過,保育也會對動物造成負面影響嗎?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保育工作導致的植被變化,也驅趕著大象離開森林!

今年4月,一群野象穿越西雙版納的一條鄉間小路。   取自Nikkei Asia

《財新》(Caixin)報導,過去的數十年中,在西雙版納,人類和大象的受威脅程度都在增加。由於橡膠園和農田擴張造成的森林砍伐,以及保育工作導致的雨林變化,都大大減少了大象的食物來源,同時,雲南的大象數量幾乎翻了一倍,從1980年代的180隻達到如今的300隻(其中約有280隻位於西雙版納),這迫使許多大象離開自然保護區,與村莊和村民近距離接觸。

西雙版納人象衝突(上):保護區外林地全成橡膠園 西雙版納人象無緩衝區

專家表示,除了來自棲地外的人類威脅不斷增加之外,自然保護區內不斷變化的環境,也驅趕了大象。經過多年的保存和恢復工作,保護區內的森林蓬勃發展,並被高大的闊葉樹所主宰,這些樹木排擠了灌木和草叢,而灌木和草叢是大象的主要食物來源。根據該保護區研究部門高級工程師王巧燕的說法,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覆蓋率從1998年的93.3%增加到了2016年的97.2%。

「人們常認為森林覆蓋率高是一件好事。這確實對靈長類和鳥類有益,但對亞洲象卻不利,亞洲象更喜歡生活在稀疏的森林和森林邊緣。」王巧燕說道。

種種原因迫使大象遷出棲地,牠們也很快地了解到農田和村莊更容易獲得食物。據雲南省林業局稱,在過去25年中,野象活動的地區從14個鄉鎮擴展到了26個,現在雲南有超過62%的野象生活在自然保護區之外。

野象在農田覓食。   取自Nikkei Asia

為了控制野象的破壞,勐海縣2019年啟動了佔地24.3公頃的「亞洲象食源基地」建設,並於當年6月完工。該基地被金屬欄杆包圍,其中有一個池塘和一些大象喜歡的植物,以吸引大象進入並讓牠們留下,然後再送回保護區。但這項計畫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許多專家批評這種做法違反了野象的習性,並構成了產生意外結果的威脅。但勐海縣林業局認為這是解決問題和保護當地人民必須採取的緊急措施。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郭先明則建議重新設計現有的保護區,讓它更適合大象,他提出的計畫包括以人為干預方式控制部分森林的生長和植被,以補充大象的食物供應,但提議同樣遭到一些研究人員的反對,他們認為這可能會影響到其他野生動物。

對此,雲南大學的吳兆錄表示,人象衝突加劇的根本原因,是入侵動物棲地的人數不斷增加,而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撤出人類活動,「我們為經濟發展佔領了大象的空間,打擾了牠們,但現在我們把危險歸咎於牠們。」

西雙版納人象衝突不斷 馬雲籲集團員工解決 一呼百應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