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染疫水貂逃出養殖場 科學家憂病毒在野外傳播

記者 李娉婷/報導

11月初時,由於擔憂水貂身上變異的Covid-19病毒會破壞未來疫苗的功效,世界最大的貂皮出口國丹麥開始大量撲殺養殖水貂,隨後法源依據的不足、掩埋貂屍對環境的影響等問題一一浮現,近日,科學家更是提出了另一項擔憂:今年從養殖場逃脫的水貂中,約有5%感染了Covid-19,而牠們可能會將病毒感染給其他野生動物,形成長久的病毒庫,並再次感染人類。

在丹麥,每年都有數千隻水貂從養殖場逃脫。   取自The Guardian

丹麥國立血清研究所(State Serum Institute, SSI)鑑定出許多水貂身上存在的Covid-19病毒變異,但只有一種被稱為「C5」的變異型,有影響疫苗功效的疑慮,而在大規摸撲殺後,丹麥衛生部上週表示,C5水貂「很可能已經滅絕」——丹麥有超過1,000間水貂養殖場,飼養量在1,500萬至1,700萬隻之間,迄今為止,已有約1,000萬隻水貂遭到撲殺,而皮草產業消息人士預計,剩下的500萬至700萬隻貂皮將會繼續販售。

歐洲最大皮草生產國傳病毒突變消息 丹麥政府宣布撲殺全國1700萬水貂
水貂撲殺令無法源依據 丹麥政府急擬法案 提議2022年前禁水貂繁殖

眾所周知,水貂逃離皮草養殖場的事件時常發生,而現在,科學家擔心這些逃跑水貂也會造成影響。《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丹麥獸醫與食品管理局(Dannish Veterinary and Food Administration)的獸醫研究經理Sten Mortensen週四(26日)指出,今年從養殖場逃脫的水貂中,大約有5%感染了Covid-19。

「我們知道每年都有好幾千隻水貂逃脫,牠們是一種入侵物種,每年獵人都會在野外殺死數千隻水貂,逃脫的動物數量相當穩定。」Mortensen說,逃脫的水貂感染其他動物的風險很低,因為牠們是「非常離群索居的動物」,但一旦事情真的發生了,最有可能感染的動物將包括雪貂和貉等野生動物,以及貓咪等「易感馴養動物」,而最可能的傳播途徑是動物吃下被感染的水貂,或透過牠們的糞便傳染。

他補充表示,水貂通常不會死於Covid-19,「水貂感染後通常能恢復得很好,有些動物可能會呼吸困難個幾天,但大多數會康復,並發展出免疫力。」

病毒進入野生族群的風險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關注,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微生物學家Joanne Santini教授說,一旦病毒進入野外,要控制它別進一步傳給動物或傳回人類身上將變得極為困難,因為傳播到野外意味著「病毒可以擴大宿主範圍,並感染它通常無法感染的其他動物」。

荷蘭的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病毒學負責人Marion Koopmans教授表示,Sars-CoV-2(新冠病毒)可能會繼續在大型養殖場中傳播,或被引入逃脫和野生的鼬類動物,例如黃鼬、獾、水獺、雪貂、貂熊等,或其他野生動物,然後「理論上,就像禽流感和豬流感病毒一樣,它們繼續在動物宿主中進化,對人類和動物構成了永久性的大流行威脅。」

在美國,水貂疫苗有望將開發完成,美國皮草委員會(Fur Commission USA)獸醫兼研究主任John Easley博士說,他希望三支疫苗中能有一支,春天時可以在美國及其他地區的水貂養殖場使用。

全球水貂產業走向末路 美國1.5萬隻貂死於新冠病毒 不撲殺、無對策

然而,對於動物福利組織而言,水貂疫苗是一個爭議議題,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Wendy Higgins表示,高產量、低福利的養殖場很容易讓水貂感染疾病,水貂疫苗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好像這樣就可以彌補那些惡劣的環境帶來的後果,而不是處理事實。

11月12日,大量水貂被掩埋在霍爾斯特布羅鎮附近。   取自The Guardian

除了逃脫水貂有感染野生動物的風險外,日前在丹麥西北部的霍爾斯特布羅鎮(Holstebro municipality),大量被掩埋的貂屍「破土而出」,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丹麥政府解釋,這是屍體分解過程中的自然現象,隨著動物屍體腐爛產生氣體,屍體會微微膨脹,而若掩埋的坑挖的不夠深,在最壞的情況下,它們會被擠出地面。儘管丹麥環境部表示這種現象是暫時性的問題,對人類的危險也很小,但當地首長仍要求把貂屍挖出並以焚燒方式處理,而丹麥政府目前正在考慮這項做法,國會的大多數議員也都支持該想法。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