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貿易影響大 動物面臨巨大威脅 數量平均減少60%以上

記者 吳昱賢/報導

一項新研究指出,野生動物貿易導致動物數量平均減少60%以上。圖片來源/Flickr@Matthew Paulson

根據野生動植物貿易監測組織TRAFFIC調查,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產值每年高達數十億美金,背後的產業鏈龐大到難以想像,但這條產業鏈對動物的影響,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近期一項英國雪菲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野生動物貿易正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野生動物的數量平均下降了62%,揭示了現今動物極需更多的保護措施。

綜合外媒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生態與演化》期刊中,英國雪菲爾大學研究團隊透過量化分析和非法貿帶來的影響,而結果看起來並不太樂觀,野生動物因貿易數量平均下降了62%。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專員Scott Roberton指出:「這項研究提供了證據,證明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是一個重大威脅。」

過去TRAFFIC曾估計,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每年產值高達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之間,捕獲、殺害數千種動物,約有1.5億個家庭依靠這樣的產業為生,然而由於過去沒有研究探討貿易真正對動物族群的影響,仍有些人聲稱「野生動物貿易是可持續性的。」

為了探討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帶來的影響,雪菲爾大學生物學家David Edwards帶領研究團隊進行分析,他們收集了31篇論文,研究了發生和沒發生獵捕地區的野生動物族群數量,共涵蓋了133種物種,包含452個哺乳動物(99種物種)、36個鳥類(24種物種)、18個爬行動物(10種物種)。

研究人員隨後建立模型,評估各種因素對這133種物種數量帶來的影響,包含該物種的貿易量、該物種離人類居住地和市場的距離、該物種是否生活在保護區內等等。研究團隊最後發現,如果研究物種生活在缺乏保護的地區,牠們的數量將巨幅減少,例如在沒有森林管理員進行管制的地區,野生動物數量下降了65%;在以動物作為食物進行交易的地區,動物數量下降60%;在鳥類動物被當作寵物出售的地區,動物數量下降更高達73%。

Edwards解釋:「總而言之,若動物的居住地點越靠近人類居住地,族群數量下降就越明顯。而即便在保護區,動物數量下降幅度也很大,可達39%。」Edwards繼續補充,這項研究顯示,野生動物貿易驅使物種數量嚴重下降,即便在保護區內也一樣。

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保護生物學家David Wilcove表示:「據我所知,這是第一次有科學家試圖綜合現有的研究,探討野生動物貿易對野生動物族群造成的影響。不過該研究評估的133種物種只是冰山一角,有成千上萬的物種正在被交易,對於交易對這些物種的影響,我們沒有絲毫線索。」

由於缺乏足夠嚴謹的資料,研究團隊無法將兩棲動物、無脊椎動物納入分析範圍,這些動物也是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由於研究大多集中在南美洲和非洲,缺乏亞洲地區數據,研究團隊預估實際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TRAFFIC執行主任Steve Broad則對此研究採保守態度,他表示希望能進一步知道是否有其他因素導致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例如棲息地退化,Steve認為釐清野生動物減少的所有變因,才能真正應用在保護工作上。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