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屆友善畜牧國際論壇 產官學分享經驗 蛋雞飼養轉型已起步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台灣有2300萬人,每年屠宰4億隻家禽、30萬隻牛、800萬隻豬(皆不含進口)以及無數水生動物,但這些經濟利用動物的處境,卻最被忽視,為了推動動物福利與畜牧產業轉型,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國際珍古德協會今(10)日共同主辦首屆「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希望藉由國內外經驗分享,讓台灣產官學界攜手合作,為台灣友善畜牧發展超前佈署。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國際珍古德協會、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歐洲在台協會低碳倡議行動、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於1月10日合作舉辦「友善畜牧超前佈署2022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   主辦單位提供

在經濟動物福利方面,台灣可說是起步的相當晚,但近年來改善速度大幅提升,其中的關鍵便是民間團體由下往上的推動,會議中,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以蛋雞為例進行分享──台灣蛋雞有99%是以「格子籠」的方式飼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自2007年開始展開「解放蛋雞」倡議,直至2015年,主管機關農委會終於訂定「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明列標準,以引導國內友善蛋雞飼養起步。

籠飼(左,圖為格子籠)及非籠飼(右)的蛋雞,雞有居高而棲的習性,設置「棲架」能夠滿足雞的自然需求。   主辦單位提供

不過,定義及指南並無法律約束效果,而要推動畜牧業轉型,消費端的支持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為此,2017年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進一步成立「友善雞蛋聯盟」、推出認證標章,讓消費者能夠透過標章一眼獲知產品是否友善動物,進而做出價格考量外的選擇,至今已有17場放牧蛋雞場、23場平飼蛋雞場通過稽核,另有20場未通過正在改善中,再加上家樂福於2018年開始加入倡議,為非籠飼雞蛋開設專區,無籠飼倡議逐漸有了成果。

有些人會認為,增加了動物福利會造成農民的收入損失,但事實並非如此,朱增宏表示,永續生產需兼顧動物關懷與經濟效益,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強化動物福利的合理性、必要性,當改善了動物福利後,就能有「動物死亡率降低」、「促進動物健康」、「提升畜產品品質」、「改善動物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少動物用藥」、「向消費者訴求更高價格的可能性」等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增加農民的成就感、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並降低人畜共通及食因性疾病的風險。

家樂福自有品牌無籠飼雞蛋供應商之一的茂林畜牧場,就相當能理解「成就感的增加」這一項效益,茂林畜牧場負責人林智傑表示,他2015年從澳洲返台,和妹妹一起接手父母創立的白肉雞場時,妹妹已經在畜牧場工作了一年,但她養雞養的非常辛苦,因為白肉雞35天大就要送去屠宰,過短的生命週期讓愛雞的她難以承受,林智傑說,每次出雞那一天,妹妹都會關在房間裡不出門,因此讓他萌生了轉型的念頭,最後兩人經過討論,在2016年把牧場面轉型為符合歐盟動物福利規範、全面平飼的蛋雞場,現在不僅牧場內的雞快樂,飼養的蛋農也快樂。

茂林畜牧場負責人林智傑介紹友善畜牧的商機和優勢。   李娉婷/攝

在有了動物福利標準與驗證制度之後,希望能走在最前方的畜牧場有了標準可循,朱增宏表示,近年來他們看到了一些未達標準的申請牧場,會把稽核列出的改善項目一一拿出來逐條討論,甚至找專業公司協助改變,都是很好的現象;蘇小真則指出,在永續發展趨勢下,所有的品牌遲早要「變綠」,只是看品牌要成為領先者,或者最後被迫轉型。

在初推動食物轉型計畫時,家樂福承諾將在2025年將自有品牌全數換為非籠飼雞蛋,但在市場的支持下,企業的承諾全面升級,變為2025年門市全面只販售非籠飼雞蛋、2028年自有品牌商品使用的蛋液皆為非籠飼雞蛋,加上對自有品牌的雞、豬肉屠宰端的動物福利稽核承諾,以及其他環境相關的承諾,目前家樂福可說是台灣食品轉型的業界領頭羊。

相較於蛋雞友善飼養的發展已起步,豬隻和牛乳的友善生產則才剛開始展開倡議,但也有以「透明鮮乳」獲得全台第一個「動物福利標章」的花蓮吉蒸牧場、全面廢除狹欄養豬的三久畜牧場,是否能有更多畜牧場跟進,還有待觀察。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本土化動物福利生產模式的推動有其必要,農委會近年來逐步推出了雞蛋(2015年)、豬隻(2017年)和牛乳(2021年)的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讓欲轉型的農民能夠有所依循,不過台灣的飼養規模多屬於中小農,面臨著生產成本與動物福利調和的困難,大多數農民對動物福利的態度,其實都還在觀望,而家樂福近幾年來的行動其實是一個關鍵,由消費者意識及市場力量去驅動生產端改變,但目前的挑戰是如何讓友善動物福利產品能夠更平價。

談到永續發展,台灣在綠能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卻鮮少提及也相當重要的友善畜牧,所幸「由需求帶動供給」的腳步,在台灣產官學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如何幫助農民順利轉型、增加友善畜牧產品在市場上的比重,還有賴全民和更多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