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野豬「侏儒豬」野外僅存300隻 保育計畫有信心助動物遠離滅絕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姬豬是世界上體型最小、最罕見的野豬,目前野外數量只剩不到300隻,屬於瀕危物種,牠們又被稱為「侏儒豬」、「迷你豬」,從這些別稱就略能想像牠們有多小隻——這種毛髮稀疏、灰褐色的野豬和貓差不多大!而儘管侏儒豬仍然瀕臨滅絕,但印度阿薩姆邦的再引入(Reintroduction,或稱為野化放歸、野放)計畫,為這種物種帶來了更大的生存機會。

一隻雌性侏儒豬和牠的一窩小豬。這種動物的成年個體約20至30公分高,體重為6.6至11.8公斤。   取自The Guardian(Photograph: Craig Jones)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侏儒豬過去廣泛生活在印度、尼泊爾和不丹一帶,但到了1960年代,人們一度認為牠們已經滅絕,直到1971年重新在野外被發現,目前只剩下印度阿薩姆邦有不到300隻侏儒豬,牠們的棲地越來越受到人類侵佔、過度放牧和農業耕作的壓力,侏儒豬保育計畫(Pygmy Hog Conservation Programme, PHCP)顧問Goutam Narayan說:「當棲地改變時,侏儒豬是第一批消失的物種,牠們不像其他的野豬親戚,能夠很好地適應環境變化。」

他補充表示:「儘管我們傾向專注在保育犀牛這類的大型指標性動物的棲地,但像侏儒豬這樣的小型動物卻是棲地的測量計,我們應該更好地管理這些對生態敏感的動物,牠們提請我們注意草原上的細微變化,遠遠早於更大型的物種。」

早期侏儒豬的圈養繁殖計畫一直失敗,直到1995年英國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育信託(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野豬專家小組和印度阿薩姆邦林業局、印度環境部等機構共同成立PHCP,該計畫的項目主任、獸醫學家Parag Deka說:「從在阿薩姆邦瑪納斯國家公園(Manas reserve)抓到六隻侏儒豬開始,圈養繁殖計畫開始成功,2008年時第一批侏儒豬被野放,共有16隻進入了索奈魯派野生動物保護區(Sonai Rupai wildlife sanctuary)。」

侏儒豬從瑪納斯國家公園(Manas reserve)的釋放圍欄進入野外。   取自The Guardian(Photograph: Goutam Narayan)

在PHCP位於阿薩姆邦的總部,侏儒豬經過圈養繁殖產生新後代,在特殊的設施生活5個月後,會被釋放到歐朗國家公園(Orang National Park)、索奈魯派野生動物保護區、博納迪野生動物保護區(Bornadi Wildlife Sanctuary)等受保護區域,Deka表示計畫每年約釋放12隻侏儒豬,牠們會確保動物在最少人類接觸的狀況下生活,為牠們補充的食物減少到15%,在野放之前,這些侏儒豬能夠學會覓食以及和其他同類建立社會關係。

侏儒豬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以塊莖與塊根、水果、草、昆蟲、蛋和小型爬行動物為食,牠們還是世界上為數不多能「蓋房子」的哺乳動物之一,會在淺坑鋪上植物,甚至加上樹枝屋頂。一旦侏儒豬被野放,要持續追蹤牠們不是那麼容易,Narayan說:「牠們是非常害羞和會躲藏的生物,在野外工作時幾乎不可能看到牠們。」該計畫會為野放的侏儒豬植入硬幣大小的晶片,並借助自動相機、動物的腳印和糞便來進行追蹤,設法找到侏儒豬野放後成功繁殖的證據。

一隻成年雄性侏儒豬。   取自The Guardian(Photograph: Parag Deka)

PHCP也和野放地區的社區以及林業單位合作,對草地進行適當管理、限制過度放牧,並提出燒掉整片草地外的替代方案——在乾燥的季節燃燒草原以促進植物重新生長是對侏儒豬的最大威脅,因為牠們一年四季都需要厚厚的覆蓋物,並建造草窩。Deka說,PHCP的目標是在2025年英國自然學家Gerald Durrell誕辰一百週年之際恢復生態系,讓侏儒豬能夠在這些草原上再次繁衍。

儘管PHCP對實現這個目標感到樂觀,但Narayan表示他們還需要注意和社會以及與人們有關的問題,例如土地侵佔以及支持當地生計,這些都和侏儒豬的保育息息相關。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