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獸醫人才荒 台灣社會企業投入培育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全台灣有500個牧場、12萬乳牛,你覺得需要多少乳牛醫師才夠?在台灣,經濟動物獸醫僅佔所有執業獸醫的8%,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中,又以經濟動物的數量最多,在醫療資源稀缺、沒有獸醫可以服務的情況下,一些酪農可能會自行為動物打針用藥,導致更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為了解決經濟獸醫人才不足的問題,鮮奶品牌「鮮乳坊」透過獸醫實習計畫,期望能培養更多大動物獸醫,願意投入牧場醫療。

一名學士後獸醫系的同學,跟著龔建嘉及其他乳牛獸醫實際在牧場操作,認識乳牛獸醫的工作內容。   取自鮮乳坊

全國動物醫院連鎖體系1月15日舉辦「2020 APPEC 亞寵論壇」,講者之一的龔建嘉為乳牛獸醫(大動物獸醫),他以其創辦乳品公司的過程、理念,分享在一杯牛奶中,涉及的環境、人與動物間的關係,其中更提到大動物獸醫的人才斷層,是影響牧場動物福利的關鍵之一。

「經濟動物總數很多,包括豬馬牛羊雞鴨鵝魚,我們日常吃的、用的、喝的都在這個範圍裡面,但相關獸醫卻只佔所有執業獸醫的8%投入的獸醫比例很少,全台灣500個牧場,有12萬頭乳牛,卻只有20幾位乳牛獸醫,我們沒有好的乳牛醫療體系和機制來去服務牧場。」龔建嘉指出,在沒有獸醫可以服務的狀況下,一些酪農會自己打針用藥,但他們又沒有健全的醫療背景,可能會有用藥過量、產生其他醫療問題等狀況。

2014年的一份調查指出,全台灣的職業獸醫師中,只有8%是經濟動物獸醫。   講者簡報,李娉婷/翻攝

因此,龔建嘉與夥伴透過群眾募資建立「鮮乳坊」品牌後,除了建立技術團隊輔導、協助導入智慧飼養與管理模式、用業界最高的價格收購生乳,並每年將淨利的10%回饋給合作酪農,以更新牧場設備、提升動物福利外,著手進行大動物獸醫的人才培養計畫,透過媒合相關科系學生至牧場實習,灌溉鬧人才荒的大動物獸醫領域。

鮮乳坊曾在粉絲專頁說明,要成為乳牛獸醫不容易,不僅工作的地方沒有冷氣,還要到處巡診、跑牧場,花費比一般獸醫高,實習機會也不好找,因為必須要有有經驗的獸醫師願意帶領實習,還要有牧場提供機會,種種門檻之下,就導致獸醫系學生愈來愈少往這方向發展。

鮮乳坊自創辦以來,除了致力於改善酪農及動物處境,也積極培育乳牛獸醫人才。   取自鮮乳坊

種種本應由政府或校園進行的改善動物福利措施、人才培養計畫,卻是由鮮乳坊團隊開始。過去受媒體訪問時,龔建嘉多次提及對產業人才斷層的憂心,因為以動物數量來看,台灣需要60至100位乳牛獸醫,但現在卻只有20多位在服務,其中還有10位即將退休,因此「鮮乳坊」一成立,他們就啟動實習計畫,投注實習津貼,讓獸醫系的學生來到牧場,跟著正牌乳牛獸醫學習。

自2015年成立以來,鮮乳坊的實習計劃已舉辦4年,近期媒體報導指出,計畫已經媒合超過40人次、有近30位相關科系同學參與,並已成功培養1位職業乳牛獸醫,還有2位剛考取執照,表示有意願投入。而在鮮乳坊創下年營收3億的漂亮成績後,龔建嘉表示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還是在牧場裡做乳牛醫療服務,他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在提供醫療專業的同時,也是在為畜牧產業的安全把關。

延伸閱讀:自己的牛奶自己救 鮮乳坊帶學生「牧牛」解獸醫人才荒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