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快樂 動物才會好」收容所翻轉大眾印象

記者 李娉婷/報導

流浪動物收容所在台灣往往被視為「鄰避設施」,遭到設置地附近居民的抗議,也因此多座落在偏遠地區,而在其中工作的人,除了專業不被看重之外,更是常常受到社會大眾的批評,使得收容所中的動物與人都不快樂。為了翻轉民眾對公立收容所的印象,近年來各地收容所紛紛推出一系列新措施,而台中市動保處其中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做法就是——「找回工作人員的成就感」!

台中市動保處去年前往山區部落為家犬絕育,與最後一隻絕育犬大合照。 台中市動保處/提供

24日台中市動物保護處與訓犬師Mojito在台北市舉辦「2019浪愛從台灣出發—國際考察分享會」,其中台中市動保處秘書姜淑芳分享2013年至英國巴特西貓狗之家(Batersea Dogs and Cats Home)及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參訪的經驗,以及台中市動物之家近年來的轉變。

「那時候的台灣對於整個收容所的形象或是想法都是非常負面的,包括在裡面工作的人,我們跟流浪狗一樣被丟在山上、不被看到」但在參訪完巴特西貓狗之家後,姜淑芳說,她對收容所的印象完全改觀,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當時還是動物收容組組長的她,參訪後不久就跟動物之家的工作人員們一起DIY動手改造貓屋。

巴特西貓狗之家的貓房,儘管是流浪動物收容所,佈置卻很溫馨。特殊狀況的貓咪也都會有標示,如右圖的貓形狀告示、紅貼紙就是在告訴民眾這一隻貓比較敏感、還不適合認養。 台中市動保處/提供

在巴特西貓狗之家中,貓咪的認養區被佈置成居家環境,讓流浪貓可以先在這樣的空間中適應家庭生活,認養人也可以在此跟貓咪互動,姜淑芳回憶到,當時剛出火車站、還沒到巴特西貓狗之家前,就看到大大的海報寫著「Home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家就在不遠處),而巴特西貓狗之家處處可見以「Rehome返家」來表示「Adopt領養」,讓人清楚的意識到,收容所是一個為流浪動物找家的地方。

在車站內外,隨處可見巴特西貓狗之家的指引。 台中市動保處/提供

在眾人的巧手協力之下,台中市動物之家的工作人員們僅僅花了3萬元,就改造了兩間貓屋,溫馨的色調與家具,讓收容所的流浪貓彷彿置身在家中,「我們的同仁還自己去買布做窗簾,不過電視是壞掉的」姜淑芳笑著說,同仁們其實有很多專長,以前動物之家的獸醫師會被說是劊子手、動物管制員是「掠狗仔」(「抓狗的」閩南語發音,有輕蔑之意)、收容所人員就是掃狗屎的,大家對自己的工作沒信心,也不太敢跟家人朋友講起,但是一點點的小改變,就能讓動物過的好一點,也能讓同仁在工作中找回成就感。

以為這是哪間漂亮的貓旅館或住家嗎?其實是經過動物之家工作人員巧手改造過後的收容所貓屋! 台中市動保處/提供(2013年資料照,目前陸續改裝中)

此外,過往在收容所的網站中,因為剛入所、害怕等原因,大多只能看到動物畏縮的照片,但這些照片又不夠吸引人,民眾很難因此被吸引而前往偏遠的動物之家領養,為了增加牠們被看見的機會,台中市動物之家的工作人員們開始不定期把狗狗牽到草皮上,努力為牠們拍出美照、寫下各自的故事,而這項2012年就開始的行動,過了幾年後也開始受到關注,偶爾會有一、兩篇故事被媒體報導,除了讓流浪動物有了曝光的機會外,也讓人看到了收容所有一些不一樣。

台中市動物之家工作人員們為浪浪們拍下變身照、寫下心情故事。 「一起認養吧-【臺中市動物之家(非官方)粉絲團】」粉絲專頁截圖

姜淑芳說,過去的收容所環境不好,不只動物會緊迫,許多工作人員也像是進入了一個「會吃人的地方」,加上來自外界的壓力,常常會讓人感到很絕望,照顧動物就顯得更加力不從心。不過隨著工作人員這幾年一點一點的努力,加上來自外界的幫助以及鼓勵增加了,讓工作人員們臉上開始有了笑容,甚至有過去出去辦活動不喜歡被照正臉的員工,如今可以大方地對鏡頭露齒而笑!

(左)2013年時,台中市動物之家的訓犬師馮哥還不太習慣被拍照;(右)到了2018年,馮哥跟當時的那隻狗狗Kuro看起來都快樂許多。 台中市動保處/提供

「人快樂,動物才會好」是台中市動物之家近年來經營的大方向,而且也可以反過來說是「動物好,人就會快樂」,姜淑芳把這幾年稱為重建信心、重建希望的過程,當獸醫師找回專業的技能、同仁們找回工作的熱情,就能真實反映到收容動物的狀態上,儘管在整體流浪動物數量未降至合理範圍前,仍有許多挑戰,但是收容所已不再是個「會吃人的地方」。

插畫:COCO MA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