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偵爆犬在約旦被虧待 瘦可見骨、死亡率高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在美國,軍犬相當受到重視,不僅是在戰地的保護,軍犬退役後,也往往給予禮遇,但美國國務院總監察長辦公室(OIG)的一份新報告卻發現,美國根據反恐援助計劃送往約旦的偵爆犬,受到了相當糟糕的待遇!在2008年至2016年間,有超過10隻偵爆犬死於醫療不善和疏忽照顧,報告中的照片更顯示,一些偵爆犬的肋骨清晰可見、指甲過長、耳朵長滿蜱蟲,生活狀況惡劣。

Athena在抵達約旦後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一年內就變得瘦弱不堪。   取自American Military News

Mencey是一隻比利時狼犬,當牠在2017年7月抵達約旦時,準備發揮牠的專長嗅出炸彈,但這個3歲的孩子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在約旦人員的照顧下,牠被蜱蟲和白蛉叮咬,短短幾個月就罹患血液寄生蟲疾病,2018年2月,病情嚴重的Mencey被帶回美國國務院設立的犬隻認證中心(Canine Validation Center, CVC)接受治療,但最終仍因為腎衰竭,同年3月底被安樂死,不到一年前,Mencey才在這個設施中完成訓練,準備幫助殺死牠的國家。

Mencey(左)和Zoe(右)都在開始在約旦工作一年內身亡。   截取自OIG報告

另一隻比利時狼犬Zoe也在開始工作一年內死亡,2016年10月,CVC將2歲的Zoe送往約旦,但2017年7月,Zoe在約旦與敘利亞的邊境巡邏時因中暑而死亡,獸醫告訴OIG調查人員,這種死亡不是意外,而是約旦人員的疏忽所致。

Athena稍微幸運一些,這隻2017年5月抵達約旦的狗狗,同樣在一年內變得相當虛弱,調查人員發現,牠住在一個滿是泥土和糞便的狗窩裡,且沒有得到飲用水,2018年4月,營養不良的Athena被送回美國接受治療,最後成功康復。報告指出,Athena在約旦期間,有兩名國務院的全職領犬指導員在那,但直到2018年4月調查人員進行實地考察前,牠的狀況沒有被任何人視為警訊。

有偵爆犬被發現耳朵長滿蜱蟲。圖右為Athena的生活空間,地上滿是糞便及泥土,且沒有足夠的飲用水。   取自Fox News

這些都是OIG長達一年的評估內發現的狀況,而在此之前—2008年至2016年間,至少有10隻類似情況的狗,在約旦因醫療問題死亡。即使犬隻倖存,他們也生活的非常不健康,例如犬舍空間不足、衛生條件差和過勞等,在一些設施中,甚至沒有提供狗碗,約旦人員直接將食物灑在地板上餵狗。此外,OIG還觀察到至少有20隻老狗已經超過服役年限,應該立即退休。

其實,早在2016年4月,當美國的訓犬員拜訪約旦進行動物福利檢查時,就已提出了擔憂,隨後的報告指出了犬隻在此的高死亡率、缺乏醫療照護、設施貧乏等問題,並表示這些狗「失去了工作意願」。儘管有2016年的調查結果和建議,但美國國務院仍繼續把偵爆犬送往約旦,即使採取了新的措施,如美國方在約旦佈署了全職領犬指導員,但從Athena的狀況來看,他們未能對犬隻的狀況進行通知或干涉。

一隻體重不足的偵爆犬,及另一隻指甲過長的偵爆犬。   取自Fox News

多年來,美國根據反恐援助計劃向夥伴國家派出了許多偵爆犬,以提高夥伴國家的執法能力、遏止和打擊恐怖主義,截至2018年9月底,國務院已經訓練了至少100隻偵爆犬,並將他們送往多個夥伴國家,其中送往約旦的有61隻,是所有國家中數量最多的,OIG的報告表示,儘管國務院花了數百萬美元在培訓和派遣狗,但他們卻沒有確保犬隻在部屬後的健康和福利,這威脅到了偵爆犬進行檢測工作的能力,也為牠們的健康帶來風險。

曾在偵爆犬培訓機構工作過的獸醫Karen Iovino表示:「不幸的是,我們正在把狗送到一個貧瘠之地,而且當地不像我們在美國那樣看待狗或動物,如果我們要向這些國家贈送一隻狗,我們必須確保牠們得到照顧。」

瘦弱的偵爆犬在約旦不是個案。   取自Fox News

OIG報告指出,儘管約旦人員「有興趣」為他們得到的偵爆犬提供最好的照顧,但並沒有在經濟上承諾為犬隻提供或實施長期的預防計劃,約旦官員認為他們可以依靠美國國務院,來得到確保狗健康所需的產品,「他們似乎不願將自己的資金用於預防性照護計劃」,報告認為,約旦不太可能自我管理偵爆犬,需要國務院持續的指導,並提醒「狗仍處於危險之中」。

報告提出了幾項建議,包括更頻繁的動物福利檢查、與夥伴國家簽訂與動物健康及福利相關的書面協議、制定犬隻的退役及收養計畫等,國務院同意了多數的建議,但不同意在計劃到位之前停止向約旦提供犬隻。

一位約旦官員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他們正在對犬隻的福利進行調查,其中包括外部的評估人員,這位官員補充表示:「約旦非常重視工作犬的安全及福利。」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