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教授的一堂「生命教育」!友善動物里長用14年時光 了悟安寧照護

記者 呂幼綸/報導

原本怕狗厭貓的的崔美瑛,2006年當選桃園中聖里里長,立刻必須面對里內將近80隻流浪貓衍生的大小事,而她在情非得已的狀況下,不僅成為流浪貓TNR的先驅者,現在更是知名的「喵里長」、貓咪救援人,但是崔美瑛表示,流浪貓給她的,遠比她付出的多,牠們讓她學到的生命教育,是她此生最大的收穫!

桃園市中聖里見證了TNR的效果,從早期有近80隻流浪貓,到現在只剩10隻里貓。圖為在里辦公室接受長照的氣喘貓比比。   呂幼綸/攝、崔美瑛/提供

2006年初當上里長的崔美瑛,每天不是接到里民抗議貓叫太吵,就是貓藏進了汽車引擎,再不就是替遭到路殺的貓收屍,為了徹底解決流浪貓問題,她遠至台北木柵觀摩TNR,但回到桃園實際操作時,才發現連怎麼誘捕貓都不會。

「我用了一個狗籠,裡面放一條魚,就這麼等上一天,發現流浪貓圍繞籠子旁,就是不進去」,說起第一次誘捕貓的蠢事,崔美瑛毫不遮掩,而這一次經驗讓她了解日後成功進行TNR的兩大要訣,一是要善用比她會抓貓的志工,二是使用誘捕籠之前,一定要通知愛媽別餵食。

大雄和老橘,給崔美瑛上了一堂刻骨銘心的生命教育課,也讓中聖里的里貓此後獲得安寧照護。   何宗勳/攝

如今中聖里只剩不到10隻流浪貓,成了珍稀動物,崔美瑛還訂下了「尊貓」規範:凡是入住中聖里的流浪貓,一律以「里貓」稱呼,而且終生飼養。中聖里樹立典範後,崔美瑛更把TNR行動擴及周邊鄰里,像是中平里、中泰里、中山里等,她說進行TNR實在不難,但一定要持續監控和宣導,而TNR的範圍越大,對中聖里而言,就越是平安。

讓崔美瑛刻骨銘心,至今談起依然忍不住落淚的生命教育篇章,是老橘和大雄的故事,兩隻長年在土地公廟旁結伴生活的貓。一天,崔美瑛發現年邁的老橘日益虛弱,立即把牠送往醫院,希望能延長牠的性命,老橘這一入院就住了3個月,而大雄每天形單影隻地蹲坐於廟旁電箱上,失落之情掛在臉上。

當崔美瑛接到志工通知,趕到大雄被車撞的街道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她只能抱著大雄的遺體到醫院,讓老橘見牠最後一面,而第二天老橘也去到彩虹橋那一端。

無盡的遺憾,令崔美瑛下定決心,不再把年老的里貓送往醫院做過度治療,「寧可讓牠們就待在熟悉的地方、熟識的人事物旁,走完最後一程。」像是彌補虧欠,大雄和老橘的肖像被繪製於牠們安居的電箱,朝夕相伴、永久並立,崔美瑛透露,牠們的骨灰也合葬於一處,不會再被拆散。

此後,里辦公室也就成為里貓的安寧病房,年老的、有慢性病的貓,都在此處接受長照,其他里貓則各自配有貓屋、食盆和餵食志工,還享有自己的活動區域,有的在社區大樓的庭園、有的在停車場的一隅,與民眾和諧相處。

左圖(崔美瑛/提供):看到纖纖在動保教育課程中穩定的表現,右圖(何宗勳/攝):就不難理解牠為什麼能獲得崔美瑛的特許,入住里辦公室了。  

目前安居於里辦公室的比比,就是因為氣喘和肺炎,被崔美瑛留在身邊仔細照顧。「比比其實在前年有送養的機會,有人願意帶牠回家,但是想到牠每天早晚得使用2小時的製氧機,對一般上班族實在太辛苦,所以我最終婉拒了。」為了比比,里辦公室乾脆購入了一台二手製氧機,降低長期租用的花費。

除了是安寧病房、長照中心,里辦公室也是小貓的展示中心,刻意訂製的一座大玻璃櫃,提供小貓溫暖的窩,也讓認養人易於觀察牠們。不具備入住條件的住戶纖纖,可以說是「異類」,牠年輕、健康,之前因為沒送養出去,待在辦公室,現在更是因為性格穩定,成了最佳宣導貓,常跟著崔美瑛去校園演講,順理成章的長居此處。

再忙也要推廣動保教育,是因崔美瑛認定動保成功的關鍵,就在觀念和教育,而且要靠下一代才能翻轉,就像現今仍有很多里長固執的不配合TNR,對流浪貓狗不友善,除非是具有動保觀念的新人當選,否則村里氣氛難以改變。

「觀念改了,價值觀才能隨之變化,建立態度之後,就會產生行為。」崔美瑛 如此深信,她也認為孩子比大人好教許多,自己的2個兒子1個女兒在耳濡目染之下,雖然從事不同行業,都成為動保行動派,女兒早在唸大學時,就為了救援安全島上的貓送醫,苦候到凌晨3點,大兒子更選上中泰里里長,成為TNR的夥伴,連中聖里內的國中男孩,都樂於當志工看顧里貓。

對於獲選首屆「動物友善傑出村里長」,崔美瑛平常心看待,但想到這些豐富了她生命的浪浪,她又忍不住叼唸,如果得獎和出名有助於替牠們做更多事,倒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而她也對想救援浪貓浪狗的人奉上一句真心話:「每個人如果都能多做一點點,像是救了牠們之後,想辦法送養或安置,而不是把牠們送交收容所,就不會發生收容所爆量等問題了!」

延伸閱讀:

1隻貓咪5個主人 出事沒人管 「動保里長」崔美瑛期盼落實飼主教育
有人長年為路倒貓狗收屍 有人替石虎黑熊效力 友善動物村里長 打造出新樂園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