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攝影師對抗野生動植物犯罪 瞄準中國市場推出中文攝影集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影像是最有傳播力、最容易撼動人心的方法之一,有些時候,還能激發大眾對議題的關注,如日前獲得國際新聞攝影獎提名的波札那大象盜獵照,讓許多媒體再次報導大象盜獵議題。2017年時,一群國際攝影師聯合出版了用影像記錄全球野生動植物貿易的《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希望能藉此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犯罪,而這本攝影集在今年7月更貼近目標受眾,推出了中文版《鏡頭下的無聲吶喊》,積極瞄準中國野生動物消費市場!

2017年出版的《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翻譯成了中文版,自今年7月起在中國發行。 取自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

1972年時,攝影師黃公崴(Nick Ut)的照片《戰火中的女孩》(Napalm Girl)在許多報紙上被以頭版刊登,極大地改變了大眾對越戰的態度,即時到了今日,這張照片仍能震撼人心,提醒人們戰爭的傷害。現在,一群攝影記者正在使用類似的方式來宣導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弊端,而這次攝影師是為了全球數百種物種而戰。

在攝影師Britta Jaschinski的帶領下,一群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在2017年聯合出版了《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攝影師對抗野生動植物犯罪),透過照片集及野生動物犯罪背後問題的報導,他們期望能藉此減少市場對野生動物入藥的需求,這本書最初以英文出版,並迅速售罄,「但我們意識到我們沒有達到真正重要的目標受眾。」Jaschinski說道。

收錄於攝影集的照片,數量可觀的冷凍穿山甲。 取自The Art Newspaper(© Paul Hilton)

「數百萬隻野生動物從野外被捕獲,並在中國作為食品、寵物、旅遊紀念品等,以及用於傳統中藥。」Jaschinski表示,這個主題令很多人感到沮喪,就算在西方國家,雜誌也很少願意發布這樣的照片。

於是,Jaschinski和她的團隊將書籍翻譯成了簡體中文版,並在與中國當局交涉數個月後,這本譯為《鏡頭下的無聲吶喊》的書籍,在今年7月正式在中國發行,它為中國民眾而創作,積極瞄準中國的野生動物消費市場——其交易核心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市之一。

攝影集中文版為中國民眾打造,期望能促使人們了解野生動物貿易的弊端。 取自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

此外,儘管有些野生動物產業在中國合法,但其中也存在了許多問題,例如自1993年以來,犀牛以及老虎的貿易在中國一直受到禁止,但在2018年10月,中國宣布圈養動物的產品被授權用於「科學、醫學和文化用途」,使環保主義者感到震驚。Jaschinski說:「我在野生動植物犯罪的領域做了25年的攝影工作,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而我想直視這個國家對動物和自然的可怕對待,特別是他們在盜獵和貿易之間的聯繫,以及在對圈養動物的虐待問題。」

此外,雖然這本書的照片往往令人震驚,但它們同時也具有藝術價值,每位攝影師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主題,並擁有不同的風格。在這本書的介紹中,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評委會主席考克斯(Roz Kidman Cox)寫道:「一些人透過藝術來強調世上的不公義,透過他們的力量,拍下了令人難忘的照片,將憤怒完美地表現出來。」

更多照片請見: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

插畫:COCO MA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