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破壞野生動物棲地 美研究警告:大流行疾病將愈來愈常見

美國有研究指出,因人類破壞動物棲息地,大流行的疾病將會越來越常見。圖片來源/pixabay

在病毒的迅速傳播之下,各國深受疫情所苦,而近期美國加州大學有一項研究指出,近年人類不斷破壞自然棲息地,使得人類與野生動物更加接近,這也使得類似新冠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疾病,未來將會越來越常見。專家建議,人類未來必須重新檢視與環境、動物之間的互動,才能避免疫情再次發生。

綜合外媒報導,該研究由加州大學獸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進行,發表在最新的《皇家學會論文B期刊》中。研究團隊進行大規模的分析與調查,檢視已知會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逾140種病毒,並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交叉比對,他們發現──馴化動物、靈長類、蝙蝠與老鼠攜帶高達75%的人畜共通病毒。

研究團隊認為,隨著狩獵、貿易或侵略動物的棲息地,將使得人們與野生動物不停地密切接觸,讓人們感染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其中因人類開發而面臨滅絕風險的野生動物所攜帶的病毒數量,更是其他物種的兩倍,人類似乎正在自食惡果。

研究的第一作者克莉絲汀(Christine Johnson)指出:「人們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使得野生動物改變其分佈,以適應改變,這加速了疾病從野生動物身上出現,並且傳染到人類身上,疾病的大流行又隨著全球貿易快速散播。」克莉絲汀解釋,當物種受棲地流失威脅時,病毒從動物溢出傳給人類的風險最高,雖然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數量很少,但現今社會有許多野生動物貿易,使得傳染風險依然存在。

研究團隊認為,包括SARS、MERS和伊波拉病毒,甚至最近的新冠肺炎,類似的人畜共通疾病不斷發生人們應該開始意識到,人類的健康不但與動物健康有關,也與整個地球環境的健康有關。克莉絲汀建議,遏止野生動物貿易是人們應該做的一第一步,如此就可以大幅降低傳染風險,接下來人們更要重新檢視人類與環境、動物之間的互動。

克莉絲汀說:「這類的大流行疾病會影響到我們所有人,我們必須瞭解我們與野生動物互動時產生的影響,並且意識到疾病的出現是人類造成的環境問題,重新檢視,並且找到永續的共存方式。」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