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交易 西方國家也是推手 合法銷售蛇皮衣、象皮靴 助長亂象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談到野生動物消費,多數人通常會先想到亞洲消費者對各種珍異動物的特殊胃口,這類觀點聚焦於想購買象牙、犀牛角或穿山甲的富裕亞洲人,另一種常見的狀況是將盜獵者描述為貪婪的非洲罪犯,但學者指出,這類故事可能會導致偏頗的政策決定,忽略了推動消費和盜獵的真正動機,其實美國和歐洲的消費者需求,也是野生動物貿易的重要推力。

2017年倫敦時裝週期間的反皮草抗議活動。   取自The Conversation

全球野生動物貿易影響著數十億動物,並透過合法和非法管道經營,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資料,合法野生動物貿易年產值3000億美元,野生物貿易監測組織TRAFFIC則估計,非法貿易的年產值為190億美元。

許多專家都指出,在消費者需求沒有減少的情況下,就直接禁止野生動物貿易,可能會將產業推向地下化,而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副教授、治理與永續發展中心主任伊萬諾娃(Maria Ivanova)及博士生法米格利蒂(Candace Famiglietti)近日撰文指出,要遏止這類需求,還需要意識到其中許多是來自富裕國家。

學者表示,根據2017年的一項研究,2000年至2015年間,美國進口了超過500萬活體及死亡野生動植物,其中包括作為寵物用途的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爬行動物,以及木材、植物和動物身體部位,在這段時間,每年的進口申報量都增加了一倍。

消費反映了社會價值,消費者的偏好因文化、階級和性別而異,學者指出,美國的150盎司牛排和中國的虎鞭酒,同樣被和男性生殖力連結,在奢侈品方面,德州的長頸鹿皮靴、米蘭的蛇皮外套,和佛羅里達州的皮草大衣,都是一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打扮方式。

在Instagram上販售的象皮靴。   取自The Conversation

西方媒體廣泛報導了為取得象牙而產生的盜獵行為,但大象皮製成的靴子,卻是富裕國家合法販售的產品;長頸鹿皮同樣被合法用於製成靴子,甚至被拿來裝飾聖經封面;美國還有穿山甲鱗片製成的靴子,這種受到最多盜獵的哺乳動物,不只有被拿來藥用或食用。

透過快速的線上搜尋,學者找到了30多個零售商在美國販賣大象皮革產品,主要是靴子,他們的廣告用詞表示穿上象皮靴可以看來更具男子氣概,並承諾會讓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許多人想知道,亞洲人是否會停止食用野生動物,而我們想知道,西方消費者是否會停止穿戴牠們。」學者指出,時尚產業是變革的重要目標,一些公司已經響應了像善待動物組織(PETA)這類團體的倡議。

PETA在30年前發起的「寧願裸體,也不穿皮草」(I’d Rather Go Naked Than Wear Fur.)廣告,至今年結束宣傳,這是因為幾乎每位頂級設計師都拋棄了皮草、加州已宣告將禁售皮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拒絕繼續購入皮草、美國梅西百貨正在關閉皮草沙龍,甚至北美最大的皮草拍賣行NAFA也已申請破產,種種跡象都顯示反皮草運動的成功。

全美第一!加州2023年禁售皮草
英國王室首例 女王不再穿真皮草!

儘管如此,時尚產業的改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學者表示,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雖然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時尚產業還沒有足夠重視其對環境的責任。」現在,動物福利倡導者把目光放在皮革和羊毛的生產上,許多品牌從工廠化的農場採購皮革、羽毛和皮草,這些農場飼養珍異物種,但由於缺乏有力的監管措施,非法取得的皮革也可能被假冒為合法產品。

不吃野味就夠了嗎?珍異皮革動物養殖場存隱患

而最終,減少人們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改變消費者的喜好仍是主要目標,當消費者決定改變,生產者就會傾聽並轉移供應,「我們看到了目標明確的倡議對於挖掘消費偏見、動員大眾行動的有效性。我們認為,如果越來越多的品牌和設計師停止使用野生動物產品,改變行為的同儕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這將促進更加永續的消費方式,進而造福人類和野生動物。」

參考資料

.《The Conversation》Python skin jackets and elephant leather boots: How wealthy Western nations help drive the global wildlife trade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