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秋落難 台灣黑熊711與人類糾葛滿周年 前途仍未卜

台灣黑熊711事件簿(一):黑熊又來了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台中報導

(動物友善網註:環境資訊中心於2021年09月20日於刊出本文,因此時態為中秋前夕,原標題為「去年中秋落難 台灣黑熊711與人類糾葛將滿周年 前途仍未卜」。)

想像某天起床,家裡來了一隻台灣黑熊,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光景與心情?

去(2020)年10月1日中秋節,東卯山附近果園中,一頭台灣黑熊誤中防山豬陷阱。畫面透過媒體揭露,輿論引發對於裝置陷阱套索的深惡痛絕。然而,陷阱誤捕台灣黑熊,對居民也是頭一遭,不知該如何處理。其後,林務局協助居民發展精準式獵具,避免誤捕黑熊,或造成誤入陷阱的野生動物傷害。人與熊該保持多長的社交距離,自此成了社區居民的探索主題。

台灣黑熊「711」自去年底開始密集在苗栗、台中山區出沒,兩度誤中陷阱。圖片來源:林務局影片截圖。
台灣黑熊「711」自去年底開始密集在苗栗、台中山區出沒,兩度誤中陷阱。圖片來源:林務局影片截圖。

去年中秋落難 711與人類糾葛將滿一年

對於張文星一家人,以及幾戶黑熊拜訪過的居民,最大的心願就是——黑熊不再來。

台中和平區淺山的一處果園,是桃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文星一家人多年來主要的收入來源,去年中秋,果園旁的工寮無故受到破壞。透過監視攝影機才發現,黑熊來了。

這頭成年公熊就是日後不斷占據版面的「711」。透過耳標記號及發報器編號,發現2018年曾由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黃美秀研究團隊捕捉繫放,從監測資料得知,大雪山、屋我尾山、白冷山至東卯溪橫流溪一帶,皆為其活動範圍。推測是在途經東卯山周遭果園時,誤中農民防治山豬用的套索陷阱。

「711」兩度誤中陷阱,相關單位緊急救傷,圖為黑熊左前掌套索勒痕。資料照,圖片來源:東勢林管處。

接著「711」被送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照養2個月後,於同年12月3日野放。當時東勢林管處除了再度為牠繫上新的衛星發報器,追蹤活動路線,更利用「電子圍籬」技術,當711再度靠近部落或果園時,就能即時通報,降低人熊衝突的發生。

野放地點選在鄰近雪霸國家公園的原始森林,當地遠離人為活動區域,食物豐度足夠,也是711過去兩年選擇度冬的地方。並在野放前利用高分貝聲音及無殺傷力的漆彈槍,對711進行負面制約。

豈知,這一走,人與熊的試煉才剛開始。

放了又回來  711下一步何去何從? 仍待人類定奪

透過衛星監測發現,野放之後的711,不到兩週就離開野放地的國家公園,一路往淺山聚落移動,在夜晚接近山區農地、進入電子圍籬範圍中。這也讓東勢處啟動應變措施,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驅熊任務」。

711在2020年12月下旬、2021年1月初及1月中,陸續滋擾苗栗麻必浩部落、台中桃山部落至少4處農舍,破壞鐵皮及木門;闖入農民的雞舍,吃掉雞舍的雞跟雞蛋;入侵工寮偷吃飼料,還把冰箱內的蔬菜跟玉米、肉類一掃而空,令人頭痛不已。

711遊走於苗栗及台中山區農地,停留時間不一,有時僅一個晚上,也曾徘徊長達一週。東勢處與農民合作,架設驅熊震撼彈、組成驅熊隊持續以雷震子鞭炮驅趕,並沿線向居民、遊客宣導防熊方式,發放熊鈴、防熊噴霧給居民防身,另一方面,也著手進行電圍網架設的評估,並加強查緝附近森林的非法陷阱。

這些工作卻隨著711再度落入陷阱而暫歇。今年1月23日的一場驅離行動中,發現了再次誤入陷阱的711,將牠帶回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救傷。

從去年中秋節第一次誤觸陷阱,至今即將滿一年。711的傷勢早已康復,卻仍囚在籠中接受照養,等待人類的下一步指示。

果園經營兩代首見黑熊 不吃水果 工寮、冰箱成目標

位於台中淺山的果園,是張文星的父親胼手胝足、一石一木建立起來的,90多歲的父親,至今仍每天開著小貨車上山工作。一家人經營果園數十年,第一次遇到台灣黑熊登上門,面對如此「不守法」的黑熊,警界退休的張文星也束手無策。

要到張文星的果園,得先換搭小貨卡,四輪傳動的車子不時換檔,沿著傾斜的產業道路顛簸跳動。果園的盡頭是工寮,道路兩旁的坡地平台上種滿甜柿。

7月中旬,農家忙著為甜柿套上白色紙袋,在山頭上標記人類生活的痕跡。711似乎不在意這點,不只一次前來拜訪。然而去年底吸引711到來的,並非園裡的甜柿或柑橘。工寮中放置的犬雞飼料、一旁通電的冰箱,才是711的目標。

桃山部落張文星果園旁的工寮內部。攝影:廖靜蕙
桃山部落張文星果園旁的工寮內部。攝影:廖靜蕙。
從工寮門口往外望,黑熊就從這裡進入。攝影:廖靜蕙
從工寮門口往外望,黑熊就從這裡進入。攝影:廖靜蕙

張文星的爸媽、姪女,都上山幫忙甜柿套袋,提到黑熊入侵工寮,雖非親眼目睹,仍心有餘悸。山居生活雖然也會有台灣獼猴、山羌、山羊或野豬路過,但遇到黑熊體型這麼大的野生動物,又是另一回事。

會不會擔心711再度野放後、又找上門來?「當然擔心!」張文星說,「野放的話,拜託遠一點,不要讓牠回到我們部落附近。」如今工寮前的樹上掛滿震撼彈,不時發出巨大聲響。張文星說,就算政府補助圍網,這麼大的果園,也沒辦法全圍。

桃山部落目前有170多戶、超過400人,居民大多務農,種植短期蔬菜,以及甜柿、桃子和桶柑等水果。現在居民們最大的心願是——黑熊不要再來。

711反覆現蹤果園 專家:可能競爭力弱、與個體習性有關

711為什麼不斷回到人類聚落?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主任陳元龍認為,711三番兩次涉足人類活動領域,可能與競爭力弱、無法打入黑熊核心地帶有關。

陳元龍四年前到任低海拔試驗站,開始專注研究台灣黑熊的圈養行為。「通常公熊會找一個食物豐富、擁有較多交配機會的棲地,站穩地盤,並趕走入侵的公熊。」當一隻熊只能在森林邊緣游走,進入人類活動範圍內覓食,會提高衝突甚至誤中陷阱的機率,這將大幅消耗能量,形成惡性循環,使牠更加難以回到野外棲地生活。

「711」傷癒野放後仍持續造訪人類部落,專家認為可能競爭力較弱、也與個體習性有關。資料照,東勢林管處提供。
「711」傷癒野放後仍持續造訪人類部落,專家認為可能競爭力較弱、也與個體習性有關。資料照,東勢林管處提供。

陳元龍解釋,行為正常的熊也有可能偶然出現在工寮,但若意識到是人類活動的範圍,照理說不會出現第二次,也不會造成居民困擾。

黃美秀則指出,黑熊為何經過果園、工寮,或許和地景條件有關。大雪山一帶不僅生態豐富,也有人類拓墾痕跡,由許多不同土地利用型態所組成。他從追蹤6隻台灣黑熊的紀錄了解到,黑熊的活動範圍動輒超過3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就有不少緊鄰部落的農地和森林鑲嵌地景。」

其次,正常的熊基本上都怕人,即使是體型更大的美洲熊或棕熊都會盡量迴避人類。黃美秀舉例,一項美國研究在人和黑熊身上分別掛上發報器,追蹤活動軌跡,當研究人員得知熊的位置後,就會派人前往。實驗發現,當熊意識到人類靠近,就會刻意避開。

農地、果園,對熊來說是高風險區,會本能地避開;不過,如果偶然在高風險區嘗到甜頭,每隻熊的反應卻不盡相同。

在歐盟,這類反覆入侵果園、工寮,造成民眾財產農畜作物損失,導致衝突事件的熊,被定義為「問題熊」(Problem Bear)。

黃美秀強調,每一隻熊都是獨特的個體,個性、反應各異。雖然整體而言,熊會維持警戒、盡量迴避人,活動模式改採晝伏夜出,但是面對高風險,有些熊可能就不再來,只有極少數的熊仍甘冒風險重覆來試。黃美秀建議,應個別看待每隻熊的行為表現,一般只要杜絕這些免費的食物來源,熊自然就會離開,民眾也不須擔心白天會撞上黑熊。

出現在道路旁的黑熊。圖片攝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圖片來源:davebloggs007 (CC BY 2.0)。
出現在道路旁的黑熊。圖片攝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圖片來源:davebloggs007 (CC BY 2.0)

「問題熊」或「問題人」? 或應檢討自然資源管理機制

專研野生動物行為、前農委會林試所研究員趙榮台認為,把問題歸咎於熊、貼上「問題熊」的標籤太過沉重。野生動物自有一套生存法則,黑熊為了活下去,只求飲食無虞、能夠繁衍後代,而人類活動不經意製造了熊的食物來源,吸引牠前來。

趙榮台指出,當人與野生動物相遇,彼此都不趨避,就無法避免衝突的發生。

自然資源經營管理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防止生物多樣性的加速損失,最終是惠及人類福祉。在道德上,人類有責任照顧島上的野生動物。因此,問題的根源在於——現行自然資源管理機制出了什麼問題?而不是把損及人類權益的野生動物貼上「有問題」的標籤。

過去人類將搶食、入侵果園的台灣獼猴為「脫序猴」,翻食山屋垃圾桶或入侵農舍的黑熊為「問題熊」,卻不檢討人類餵食野生動物改變其習性,濫墾開發、登山製造廚餘垃圾等「問題行為」。

依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1條,一般野生動物如有危及公共安全、危害農林作物者,可逕自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則可報請主管機關處理。

然而,因為人類的「問題行為」,誘發野生動物行為的「脫序」,人類將動物貼上標籤後,再以保育經費來導正。我們是否忘了,在人與野生動物之間,人類才是有理性、有能力改變行為的那一方?對於711,人類又該負起哪些責任?(系列報導,續讀中篇

2006年巴伐利亞德奧交界,也曾出現一頭四處吃牲畜的熊,一開始居民認為讓牠吃一點沒關係,但任其自然發展的結果,使得熊和人的連結越來越密切,居民開始煩惱可能危及身家安全。省府專家雖決定捕捉,只是一個多月仍抓不著。專家擔心造成民眾傷害,最終以獵槍打死這頭熊。沒想到此舉卻點燃輿論戰火,反對的民眾認為,怎可輕易處置掉一頭熊?這個案子的爭執持續不斷,逼得歐盟只得出一份指引,建議遇到熊的處置方法,包括問題熊的定義、移除或人道處理需與在地居民溝通等相關對策。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