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陌生同類就“噴糞”法國研究發現河馬的特殊社會行為

記者 吳昱賢/報導

河馬擁有領域(territory)意識,若聽到陌生同類的叫聲,牠們會做出激烈反應,甚至潑灑糞便標記地盤。圖片來源/Pixabay


河馬是第三大的陸地哺乳類動物,過去人們對河馬的社會交流了解甚少,只知道河馬會以潑灑糞便的方式標記領域。不過現在有一個法國研究揭開了河馬的神秘面紗──原來河馬不喜歡陌生同類,牠們以「聲音」作為辨識標準,一聽到陌生同類的聲音,就會出現攻擊行為或「噴糞」。

綜合外媒報導,一份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發現了河馬特殊社會行為。研究作者、法國聖艾蒂安大學(University of Saint-Etienne)動物行為學教授馬特文(Nicolas Mathevon)指出:「我們發現,河馬若聽到陌生同類的聲音,會出現強烈的行為反應,甚至會潑灑糞便標記地盤。河馬能以聲音辨識對方並有強烈的領域意識。」

過去關於河馬的研究不多,馬特文表示:「要研究野外河馬的行為非常複雜,因為我們難以識別和標記個體,有時候甚至難以找到牠們的位置。」為了更加瞭解河馬的社會行為,研究小組前往莫三比克的馬布多特別保護區(Maputo Special Reserve)裡,錄下了3個湖泊中7組河馬的叫聲,他們特別錄製「喘息鳴叫」(wheeze honk)──這是河馬最常見的發聲方式,可以傳播得很遠。接著研究團隊將錄下的聲音回放給另外5組河馬群體聽。


結果他們發現,河馬會以同一種「喘息鳴叫」回應,或是靠近聲音來源,不過若是陌生的河馬聲音,河馬則會出現「噴糞」的攻擊性行為。馬特文解釋:「儘管河馬對於所有叫聲都有反應,但陌生河馬的聲音出現特別的反應,牠們會出現特別多的標記行為(噴糞),藉此標記領域、宣示主權,有時候還會出現攻擊姿勢。」


馬特文強調,這是少數觀察到河馬互動的研究,他解釋:「我們有幾個重大發現,首先河馬快速的反應代表著牠們一直密切觀察周圍環境,另外河馬對於鄰居的攻擊性比陌生同類還小,牠們藉由聲音來辨別對方的身分,有些領域性動物對鄰居比較有攻擊性(例如貓)。」

馬特文認為,這項發現也能幫助保育和野放工作,他指出:「在進行重新安置或野放工作時,我們可以錄下並播放聲音來讓牠們習慣彼此,這樣牠們就會降低攻擊性。」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