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幼綸/報導
端午節來臨!端午又稱端陽,就是預告潮溼悶熱的夏日正式到來,日前台北市動保處已出動救援被主人留置於貨車中,險些因高溫發生不幸的狗,動保處檢測發現,貨車雖停在氣溫34℃的樹蔭下,但停車一小時後,車內溫度已高達42℃,極易造成狗隻熱衰竭,因此呼籲飼主要注意替毛孩消暑,尤其避免將牠們獨留車內,或是曝曬於艷陽下。
從狗的生理來看,就可以了解牠們非常不耐高溫,人的正常體溫是35.7~37.5℃,狗的體溫卻高達38~39.2℃,而且牠們無法像人類透過毛細孔的排汗來冷卻身體,因為牠們只能靠吐舌喘氣和腳掌上的汗腺來散熱,如果散熱速度趕不及吸熱速度,體溫上升時,就很容易發生中暑和熱衰竭。在《臺北市犬貓飼養基本照護規則》中也明訂,飼養環境超過35℃時,必須使用降溫和通風設備,對於不耐高溫的犬貓品種,飼養環境的溫度更不得超過30℃。
美國的動物醫院表示,當狗的體溫升高到40℃時,就已處於危險狀況,如果高到41℃就會發生中暑,顯現出嗜睡、虛脫、昏迷等現象,而體溫一旦達到42℃以上,牠們體內的各種器官如心臟、大腦、肝臟和腎臟等,都會停止運作。
這個過程可能在數分鐘內發生,所以主人不可以不審慎以對,尤其不能用自己對氣溫的感受度做判斷,例如一些飼主會在日正當中時,撐著陽傘牽狗散步,完全沒顧慮到狗全無遮蔽,而且牠們的腳掌肉墊很可能被高溫的路面燙傷。獸醫師提醒,一些極度愛玩耍的狗,和那些盡力想取悅主人的狗都是高風險群,因為牠們不會因為太熱、身體不舒服,而放棄遊戲或是跟隨主人散步的機會。
因此,狗主人的細心觀察,才是防範牠們熱衰竭之道。獸醫師提示,除了量體溫之外,觀察到狗出現過度喘氣、心跳加快、混亂或迷失方向、嘔吐或腹瀉、牙齦呈現鮮紅色等狀況時,就應趕快幫牠們用溼毛巾或冷水(非冰水)降溫,並迅速送醫。
台灣曾有大意的狗主,在幫愛犬洗完澡後,竟綁在樹下曝曬,想讓毛髮自然乾,結果導致狗熱衰竭,送醫已無力回天。易中暑的犬種包括短鼻狗如鬥牛犬、來自寒帶的雪橇犬、雙層毛的鬆獅犬等,而高齡犬和幼犬也需要特別留意。
有主人妥善照顧的狗,入夏之後可能成天吹冷氣,相對之下,那些只有簡陋居住設施的狗場犬隻,在溽暑中就有如蒸籠裡車的包子。世界愛犬聯盟創始人玄陵以愛狗著稱,家中有秋田、威瑪和德國牧羊犬,總不免擔心香港的炎熱夏日會熱著了牠們,但玄陵也不曾遺忘無主的流浪狗。自從2020年和險些被迫關場的「動物義工。貓狗之家」結識後,就十分掛心其中的200多隻貓狗,2021年天氣一轉熱,就和同仁規畫如何替狗場「送涼」,分別在5月初和中旬購贈了大風扇和遮陽網,依舊怕熱壞了狗群,端午節前決定再幫狗場屋頂全面更換為能防曬、防熱的帆布篷,讓牠們無中暑之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