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x8nt1avc5mdbopcoilrmp56ei6vw

最新報導

無毛小狗獲選英國最醜狗 飼主對牠一見鍾情:我不認為牠醜

記者 李娉婷/報導 選美比賽遍佈世界各地、各種物種,不過對於和人類最親近的狗,許多人也願意愛牠們的不完美。「最醜狗比賽」一直是相當受到關注活動,除了在美國舉辦、歷史悠久的「世界最醜狗大賽」,月前英國一間印刷公司也發起了相似活動,尋找英國最醜狗,最後由5歲的佩奇(Peggy)獲得冠軍。 讓我們一起認識這隻看起來有點奇怪的狗,看看牠有多可愛! 去(2022)年底,英國印刷公司Parrot Print發起「英國最醜狗」比賽,希望能找到英國最醜的小狗,開始收件後,參賽照片不斷湧進,但絕大多數狗都「太可愛」了,無法切合這項比賽,直到主辦單位收到了佩奇的照片,這隻小狗一出現,立刻在評審眼中脫穎而出,讓他們知道:冠軍找到了! 在今年1月30日比賽結果宣布後,這隻5歲的中國冠毛、巴哥混種犬開始走紅,除了得到肖像照拍攝和高級SPA等獎品外,也開始上電視、接受媒體訪問。佩奇永遠外露的舌頭、光禿禿的皮膚和邋遢的髮型總是引人注目,但如果你要領養一隻小狗,可能不會想選牠,在走紅之前,人們通常也不會想靠近佩奇,不過飼主荷莉(Holly Middleton)從最初就沒有猶豫。 荷莉說:「以前我和佩奇一起走在街上時,你會感受到人們的視線,也許還會看到他們在和朋友耳語,有些人看牠的眼神像是牠有什麼問題、或想知道牠出了什麼問題,但他們不一定會向我們靠近。現在牠上過幾次電視了,人們會上前,想和牠自拍、想摸摸牠,人們似乎知道了牠是誰。」 而荷莉在一開始就看到了佩奇,當她在領養網站上看到這隻小狗時,對牠一見鍾情,當時佩奇已經6個月大,這是一窩意外出生的小狗,和牠同胎的所有兄弟姐妹都被領養了,只剩下牠一個。 荷莉說:「我想人們看到牠時,除了『一隻需要高額開銷的狗』和『可能會有健康問題』外什麼也看不到。我們一看到牠就愛上了牠,牠棕色的大眼睛、一撮白髮和向一側伸出的舌頭。牠當時已經6個月大了,我感覺沒人會想要牠,我們不是因為刻意要養怪狗才選擇牠,我希望這能鼓勵人們忽視那些還沒被選上的狗有些奇怪的小地方。」 和荷莉在一起,佩奇能獲得充分的溫柔、愛、關懷和時間來做牠最喜歡的事:睡覺、吃飯和散步。荷莉說:「我不認為牠醜,我只是覺得人們習慣了狗看起來就是毛茸茸和可愛的特定樣貌。我們也沒那麼傻,有很多我們的朋友、家人和其他人會發表評論,所以我們不是不知道牠並不是每個人的菜。牠是很奇怪,但牠很可愛,就個性方面來說,牠棒透了。」 https://www.instagram.com/p/Cnj4VkOtXAX/ 因為佩奇看起來一直都是這樣,所以當媒體上出現英國最醜狗比賽開始收件的報導時,荷莉的很多朋友和家人都建議她讓佩奇參加,最後她發了一張照片過去,隨後就收到佩奇奪冠的消息。 英國最醜狗比賽主辦單位Parrot Print是一間可以把照片印在畫布上、裱框裝飾的專業印刷公司,許多客戶會把自家狗好看的照片印刷出來掛到牆上,而Parrot Print認為,是時候表揚所有審美受到挑戰的狗了。他們收到了來自英國甚至其他國家的數百件參賽作品,但佩奇輕鬆地在其中脫穎而出。 比賽的獎品除了肖像照印刷外,還包括一套完整的狗狗高級SPA課程和精緻美容,佩奇享受獎品時,Everything But the Dog的水療中心經理山姆(Sam Burton)負責讓牠展現出最佳狀態,多年來,她為許多狗設計了造型,她承認佩奇是長得最奇怪的狗之一,牠沒有毛可以做造型,只有頭上一撮尖尖的毛可以處理。 儘管如此,佩奇甜蜜和放鬆的個性還是贏得了她的心。山姆說:「牠真的很甜,尤其是當你看到牠和媽媽在一起時,牠非常愛牠的媽媽。 牠的個性很有趣,我認為牠用自己的方式讓人喜歡,真的。」 贏得了英國最醜狗比賽後,佩奇不止受到媒體關注,甚至和一間狗模特兒經紀公司簽約了!此外,牠還引起了電影產業的興趣,在未來,我們或許還能在更多地方看到這隻外型奇特的小狗。

捕捉狒狒行政程序混亂  中央地方各說各話  讓人霧煞煞

記者 吳昱賢/報導 記者 吳昱賢/報導3月10日,一隻保育類狒狒出現在台灣桃園市,引發民眾恐慌,最靠近狒狒出事地點的六福村,及台灣其他動物園都趕緊清點數量,否認園內有動物逃脫。3月28日「狒狒出逃記」以悲劇收場,狒狒被獵槍打中、傷重不治,然而從一開始的數量清點,甚至是品種,到整體捕捉過程,在在顯示了行政程序的混亂。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所有靈長目(除了台灣獼猴)都是保育類野生動物,根據野保法第31條,持有保育類野生動物須向地方主管機關登記備查。這隻狒狒究竟來自哪裡,又是什麼品種呢?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撰文指出,根據林務局於2022年提供立委「全國登記飼養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數量」,截至2022年12月止,全台只有台北市與新竹縣二處有合法飼養登記東非狒狒共15隻,此外新竹縣150 隻不知何種狒狒(全數為六福村持有),與9隻阿拉伯狒狒分別登記在新竹縣與高雄市。 自從狒狒逃脫後,各個相關單位的說法也不一致。3月23日,桃園市政府向媒體表示,桃園市確實有人登記合法飼養狒狒,不過根據林務局掌握的資料,桃園市根本沒有合法飼養狒狒的登記;而新竹市在隔(24)日又向媒體說明,六福村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登記150隻草原狒狒、8隻阿拉伯狒狒、5隻東非狒狒;不料當天六福村卻表示「僅有兩種狒狒」,分別是東非狒狒156隻,阿拉伯狒狒8隻。 陳玉敏指出,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保護法》及《動物展演管理辦法》,個人或展演場所飼養、繁殖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都應該被確切管理與掌握,動物園基於教育目的要繁殖,也應該向地方政府繁殖申請。她表示:「地方政府幾乎也都是聊備一格備查而已,從未要求全台展演場所建立繁殖物種的基因庫,提出繁殖管理計畫,以避免不斷近親繁殖、危害動物身心健康。」 誘捕過程混亂 中央地方不同調 不僅如此,誘捕過程也相當混亂,甚至出現「中央地方不同調」的情況。林務局保育科長鄭伊娟原先指出,在規劃捕獲東非狒狒時,有一併將狒狒的去處考慮進去,林務局為此早已通知台北市立動物園與屏科大,希望2處能整理檢疫空間,屆時將擇一安置狒狒,若遲遲找不到飼主,最後將由台北市立動物園長期收容。 不料,27日下午桃園市農業局成功捕獲狒狒後,除了第一時間聯絡媒體外,也將狒狒交由協助捕獲的六福村獸醫師帶回園區檢疫,讓在場人員傻眼,林務局對此也有所不滿。鄭伊娟指出,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主管機關是地方政府,因此此案可由桃園市府決定,除非真的找不地點檢疫、安置,才會請中央機關協助,不過她也強調:「東非狒狒是保育的野生動物,有一定的收容作業流程。平時我們尊重地方政府的決定,但保育類有一定的收容作業流程,因此一個月檢疫期滿後,會再和桃園市、新竹縣府做協調,送往公立收容中心,目前仍以台北市立動物園為安置首選。」對此,桃園市農業局回應,圍捕過程中狒狒有受傷,因此先由獸醫進行緊急救治,後經獸醫建議,送往六福村進行後續醫療。對此,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指出,狒狒之死不是鬧劇,而是台灣行政失靈下的悲劇,因為動物在台灣是人人都要管、人人卻都管不到的狀態。邱顯智建議,許多先進國家都訂定「動物園法」,有專責機關管理動物園,掌握每隻動物狀況,包括繁殖情形,避免動物產生近親繁殖問題,更要阻止動物透過任何管道流入地下市場。 至於這隻狒狒到底是什麼品種?目前狒狒屍體已經送抵台北市立動物園檢驗,28日下午屍體送往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解剖,以釐清死因。林務局表示,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蘇秀慧在事件之初,曾從照片判定可能是豚尾狒狒,最終仍須採檢確認物種。台北市動物園初步判斷物種是東非狒狒,但不論是東非狒狒或是豚尾狒狒,都是保育類野生動物。 鄭伊娟補充,除了動物園逃脫的可能外,1970年代台灣民間曾引進狒狒,也有可能是當時繁衍的後代。不過究竟這隻狒狒怎麼進入國內、怎麼出現在戶外,是引進的第一代?抑或是繁衍的後代,都還有待釐清。 林務局也再次申明,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1條,野生動物管理有明確的分工,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及查核,中央(農委會林務局)為政策擬訂、督導地方政府依規辦理。本次狒狒捕捉工作為桃園市政府權責,林務局或林管處並未派遣獵人或任何人員至現場參與,桃園市政府須釐清說明。

野生動物

專欄與投稿

【寵物天地】《幼犬教養事典》歷久彌新的好書 讓你知道 : 沒有教不會的狗,只有不會教的主人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雖然本書已經出版十八年,筆者仍然想要推薦給大家,因為這是由台灣本土的謝旻莉醫師所撰寫,她目前服務於新北市的「愛寶動物醫院」,豐富的臨床經驗加上深入淺出的筆法,使得全書的內容不但有料且簡單易懂,絕對是所有新手狗爸媽必備的工具書。 謝旻莉醫師在「作者自序」中,開宗明義傳遞正確的養狗觀念:我總是鼓勵主人讓狗結紮,不僅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也可以讓狗的數量不再無限制的上升。因為家中狗的數量上升,主人不僅要承受經濟的壓力,你要承受狗的行為壓力,間接影響狗的生活品質。此外,想養狗不一定要用買的,只要對狗有心、和狗有緣分,即便是純種狗都可以領養,把買狗的錢拿來給狗作預防注射、健康檢查、教育訓練,可以減輕主人一開始養狗的經濟壓力,也可以和狗的情感更密切。很多主人告訴我,狗一定要從幼犬開始養,狗才會聽話、才會乖。而我卻認為狗會乖、會聽話是經過主人耐心的教育,而不是年齡的問題。 「恰恰」(謝旻莉醫師飼養的拉不拉多)剛來時真是桀驁不馴,你可以想得到的壞習慣牠幾乎都有,且那時候牠已經一歲。我們忍受了半年的時間,我決定馴服他;又花了半年的時間,牠終於有一點狗模狗樣,現在很多人看到牠就會對自己的狗搖頭。我常常回頭想,因為牠至少要和我相處十年的時間,所以我不想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亂,我也不想讓牠成為人見人討厭的狗。牠接受訓練之後,不只我愛牠,周遭的人也愛牠,牠的生活比受訓前更幸福。我用我的行動驗證了以上的觀念,而且和牠快樂相處直到現在。 接下來介紹本書,包括下列的主題: 養狗前的自我評估。關於幼犬的健康。幼犬的社會化。餵食與大小便訓練。幫小狗定期梳洗。解決壞習慣。項圈和拉繩的訓練。 據我所知,長期以來「社會化」的議題被許多飼主忽略,最近幾年才開始受到重視;而本書以「幼犬的社會化」所佔的篇幅最大,不但在相關書籍中難得一見,而且是筆者最為推崇之處。 原因何在?如同謝旻莉醫師在書中所言:小動物獸醫師在臨床上常常會碰到一些意外發生,這些意外可能來自狗本身的攻擊性、也可能來自動物的無知或主人的不當教養所造成。 我們每天都處理大大小小的意外事故,看起來是意外,但仔細想想,大多數是可以事先預防或避免的。對我而言,這就是社會化的重要性之一!除了協助狗狗社會化的重點與技巧外,謝旻莉醫師還提供了非常實用的方法,可以讓狗狗習慣主人的接觸以及撫摸,不但從小就能建立狗狗和主人之間的信任感,對於日後狗狗的醫療或美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包括下列身體部位與動作,具體內容請大家詳閱本書:口腔(以協助幼犬習慣被檢查牙齒和刷牙)。尾巴(以協助幼犬習慣被量肛溫和擠肛門腺)。耳朵(以協助幼犬習慣被清潔耳朵和檢查耳朵)。腳趾(以協助幼犬習慣被剪趾甲和檢查外寄生蟲)。投藥練習、脫水測試、微血管充血的反射(牙齦)等。 謝旻莉醫師在「結語:關於幼犬」中表示:透過適當的社會化和訓練,可以把幼犬的天生優點發會到最極致,也可以把性格和行為的缺點改正。這段話說明了本書最大的功能與價值所在! 最後我要引用謝旻莉醫師的「教養的基本原則」第九條,將之作為本文的結語以及各位讀者務必謹記在心的觀念:沒有教不會的狗,只有不會教的主人。 希望大家能透過本書的知識技巧和實際案例,為人狗創造更和諧的關係以及更幸福的生活。

【讀者投書】寵物生命紀念業邁入合法化的陣痛期

/ 范班超 「寵物生命紀念業」名詞第一次的出現,是在102年1月行政院農委會第247期「農政與農情」發表文章「近年來臺灣寵物產業發展情形及相關管理措施」中;而內政部也解釋了「殯葬」係屬人類死亡的服務行為,不適用於寵物,經過專家學者的討論後也認為「寵物生命紀念業」對於寵物死亡後雖然服務行為擬人化,但是寵物死亡並不需要太多的風俗習慣或是信仰儀式,主要取決於飼主紀念方式的異同。 經濟部商業司已於今年1月19日正式公告「寵物生命紀念業」營業登記項目,使得既有寵物殯葬業者脫除妾身未明的尷尬,取得了名正言順的經營身分。 實際上現行業者最困難解決的問題,在於土地的合法取得和使用問題,業者的想法當然是希望能夠就地合法,但是過去寵物生命紀念業者濫用土地,任意開發,造成下游居民飽受土石流或是水文水路的變異,攸關大多數民眾的居住安全問題,更應該依照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法規審慎評估,而非業者一句就地合法便可忽略廣大社會的安全保障。 台灣寵物生命紀念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龔澤民,本身亦是全台第一家取得合法寵物生命紀念業的業者,表示該公司提出申請之初即依照行政院106年5月16日院臺農字第1060173766號會議結論辦理,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過程中通過桃園市政府各局處的多次會議協調,確定一切依法合法辦理才能正式通過,3月22日農委會寵物管理科召開的寵物生命紀念業土地變更研討會,對於產業而言是一個好的發展,更樂見相關單位重視產業的發展。 龔澤民認為,任何產業絕不可能永遠以非法的身分永續經營,當然輔導既有業者朝向合法化是必然的過程,期間會有陣痛,對既得利益者而言當然會希望能夠就地合法,但是地形地貌和水源維持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當然也不能就地正法。 由於國土計畫法預定於114年5月1日施行,龔理事長理解主管機關可能無法給了既有業者寬裕的輔導期,意味國土計畫法正式上路的這段期間,等同業者輔導合法化的期限。該協會更樂意以自身成功經驗協助擬合法及預備進入寵物生命紀念產業業者,讓寵物生命紀念產業能夠成為寵物產業供應鏈其中不可取代的一環。 延伸閱讀 寵物管理科趕進度  「寵物生命紀念業」將入《動保法》

【寵物天地】蹭毛孩的騙名騙財者 比比皆是  兩招式可以識破真偽

]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由於同時擁有三個小孩以及三隻小貓,因此經常有人問我:養小孩跟養寵物的差異何在?對我而言,兩者都是老天爺送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差別在於:你對小孩好、小孩不見得對你好,你對寵物好、寵物一定會對你好!所以在某些飼主的心中,寵物甚至超越小孩的地位。 以最常見的狗貓為例,他們對人類毫無保留的愛、以及無條件的付出,療癒了無數的心靈;只可惜某些人類未能好好珍惜,反而將狗貓當成手段或工具,用來謀取個人的利益,實在太不應該、太對不起他們! 根據筆者多年來的觀察與研究,消費狗貓者以下列三種人為主: 一.無良名人 相信大家曾經看過類似的新聞報導:某名人無意中被發現,飼養了許多流浪狗貓、或經常捐贈金錢物資,但為善不欲人知,是故隻字不提,因此使得社會大眾格外敬佩。 反過來說,某些無良名人由於一己的私心,想要獲得更多聲量或更多利益,因此把腦筋動到流浪狗貓身上,其實生平從未關注動物保護或者動物福利,此時卻能立刻搖身一變、以動保人士自居,甚至憑空捏造不實的內容、汙衊特寵業者;無論出書或者代言、總之名利雙收以後,通常會罹患失憶症、忘記自己說過的話,然後積極尋找下一個目標、繼續消費對方以成就自己。 二.可恥政客 對我而言,無論愛心人士或者動保團體皆然,其實還有很多需要大家幫忙之處,政治人物最適合扮演這樣的角色;然而補助錢只是治標,從政策下手方能治本,為何始終缺乏良好的政策?乃以下的惡性循環所造成! 以去年九合一大選為例,眼尖的讀者可能發現了:許多平時問政從來不在乎流浪狗貓死活、甚至根本沒有飼養任何寵物的政治人物,一到選舉季節才透過各種方式蹭寵物,以建立其充滿愛心、慈眉善目的形象,並且大言不慚地發表各種的動保政策。 直到選舉結束、無論當選與否,便如同前述的無良名人一般,利用完了以後馬上一腳踢開,彷彿一切未曾發生而若無其事,當然不會出現任何良好的政策。 如何遏止無良名人以及可恥政客消費狗貓?如何預防自己吃虧上當而導致真心換絕情?只要上網搜尋對方的各種資訊與過往歷史,確認其是否「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即可。 三.愛心騙子 近年來各大新聞媒體陸續踢爆了某些動保團體的醜聞,民眾的善款被拿去吃香喝辣而無法真正幫助流浪狗貓。因此許多親朋好友私下問我:應該如何判斷其優劣或真偽? 我的答案只有兩個,而且永遠千篇一律: 1.如果對方為某協會或團體,你必須檢視其財務報告 連台灣最具影響力且揚名國際的慈濟,都會定期公布其財務報告以昭公信了,其他人憑什麼可以破例?凡是收受了民眾的捐款,便必須交代金錢的去向,否則千萬不要捐款,此乃最基本的原則,而非不合理的要求;透過此舉可預防對方濫用善款,甚至中飽私囊以牟利。 2.如果對方為個別愛心人士,你必須查詢其合作單位 以臉書最常見的「募集浪浪醫藥費或者飼料費」為例,如果對方公布了「幫浪浪治療的醫院」或者「賣飼料給此人的廠商」,建議大家進行查證之後再捐款: 首先,是否確有其事?其次,金額是否如當事人所宣稱?透過此舉可預防對方以少報多,甚至無中生有以牟利。據我所知,許多為流浪狗貓付出的愛心人士或動保團體,不見得會申請政府的補助或接受民眾的捐款,而是靠自己的力量咬牙苦撐,街頭上的愛爸愛媽就是如此。 本文乃有感而發之作,特地提供給大家參考,以免您的真心支持被無良名人糟蹋、以免您的寶貴選票被可恥政客浪費、以免您的血汗善款被愛心騙子濫用!

寵物的正確飲食 眾說紛紜個體差異大 盡信廣告話術不如實證觀察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寵物到底應該吃什麼才健康?或者到底應該怎麼吃最健康? 相信許多飼主擁有相同的困惑,甚至在上網搜尋資料以後,不但未能取得正確答案,反而搞得自己一頭霧水,因為眾說紛紜且各有理論基礎。 由於筆者曾經在寵物食品代理商服務,所以當初不時研究國外原廠提供、跟坊間各大品牌飼料有關的資料,但做完功課以後的唯一感想:無論成分或者功效皆然,各品牌都有獨到的理論基礎,不但言之有理而且合乎邏輯,因此令人無從判斷好壞優劣。接下來分享我的親身經歷、知名獸醫以及人醫的建議,加上某些書籍的作者觀點,提供大家作為評估的參考: 觀點一: 某位來自美國、擁有四十年執業經驗的獸醫師,在她超過三百頁的著作中不斷發出嚴正警告:提醒大家正視「餵貓吃乾飼料所造成的疾病及嚴重後果」。 事實上: 1.以筆者家中的三隻貓咪為例,從小到大都吃乾飼料,除了毛球的問題以外,至今未曾因病而就醫。 2.餵食狗貓乾飼料為全球共通潮流,此乃有目共睹且不必爭論的事實,無論台日、韓、歐美或者全世界皆然,乾飼料始終佔寵物商品營收的第一名。 觀點二: 總部位於美國的某個動保團體,在招募志工的說明會上、回答筆者的提問時表示,他們所收容的流浪狗皆餵食生的雞脖子,這是來自該協會理事長深信不疑的理念----因為特別容易吸收,所以狗狗的糞便量超少,容易清理。 事實上: 但是大家肯定聽過反對聲音,而且通常來自獸醫師的建議:因為生食比較可能遭受汙染,所以餵狗貓煮熟的食物為宜。 觀點三: 某位熱心的人氣獸醫師,不斷在臉書上呼籲飼主、同時分享臨床實際案例:近年狗貓發生許多另類的消化道疾病,可能跟日益增多的寵物膳食有關;她認為「使用人類的食材」以及「人類烹調的經驗」所製作出來的食物,除了不見得適合狗貓食用以外,甚至還造成狗貓健康上的負擔。 來自她的經驗與觀察:透過消化道的內視鏡,竟然在狗貓的胃裡面,看到一堆蔬果或五穀,完完整整的躺在那裏、超過八到十二個小時;此事意味著對狗貓而言,這些食材根本就不消化。 事實上: 1.但是許多飼主公開宣稱,自從狗貓改吃鮮食以後,身體的健康狀況改善了。 2.某位日本獸醫師標榜「擅長運用營養學、東洋醫學的飲食療法取代藥物和手術,改善狗狗體質、提高免疫力」,他在台灣至少出版了三本跟寵物料理有關的書籍,其中一本竟然宣稱「狗狗這樣吃,癌細胞消失」… 接著我想要引用「某位已經去世了數年、外號俠醫的毒物專家」的至理名言,在他離世前,每當台灣出現大大小小的食安問題時、各大媒體必定爭相採訪他,重點不外乎「某成分對人體有益或者有害」,他總是會強調:取決於「劑量」與「體質」,意即「某成分的劑量」與「當事人的體質」。 綜合以上的所有內容,撇除了商業語言之後,我最贊同俠醫的觀點,尤其當事人的體質、若換成狗貓也一樣,所以我們才會經常看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以「曾經紅透半邊天、十幾年來解決兩千萬個問題的Yahoo奇摩知識+」為例: 當年許多養寵新手會在「Yahoo奇摩知識+」提問:請問各位大大,我最近養了一隻狗或貓,能否推薦比較好的飼料? 除了坊間寵物店的熱銷品牌外,總會出現令人跌破眼鏡的答案,例如:我家的小黑今年十幾歲了,從小到大吃某個平價品牌,仍然活蹦亂跳、健步如飛…

【寵物天地】了解寵物業不求人 多種管道可採用 《2023寵物黃頁》讓你了解產業大勢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想要加入寵物業大展身手的讀者,請務必做好各種準備之後再行動,不妨藉由五種方式來了解寵物業,同時掌握各種資訊以及市場脈動: 一.專業展覽 1.展昭寵物用品展 高雄展:將於2023年4月21日以及12月8日舉行。台中展:將於2023年5月19日舉行。台北展:將於2023年7月7日舉行。 2.世界貓咪博覽會:將於2023年10月12日舉行。 二.產業盛事 1.台灣寵物行銷趨勢論壇:將於2023年3月24日舉行。 2.台日寵物研習營:2023年為第八屆,預計於10月舉行。 三.臉書粉專 1.哈寵誌:以一般飼主及社會大眾為主要對象的知識平台。 2.哈寵職人誌:以寵物的從業人員為主要對象的知識平台。 四.專欄文章 1.「動物友善網」的「伴侶動物」專欄 由專業記者團隊報導全球各地的先進養寵資訊與專業養寵知識、攸關動物福利以及動物保護的新聞時事、人寵之間的超感動故事、新鮮有趣的奇聞軼事等。 2.「動物友善網」的「寵物天地」專欄 由本人執筆、每週三刊出,除了分享我多年來飼養狗貓的心得以及在寵物業的所見所聞外,並試圖藉由此舉傳播正面的能量、正確的觀念以及正當的做法。 五.專業期刊 1.寵物黃頁:刊登各類型寵物實體店之資訊。(2023年版已經上市) 2.狗狗用品年鑑:刊登各種狗狗商品之資訊。(2023年版已經上市) 3.貓咪用品年鑑:刊登各種貓咪商品之資訊。(2023年版已經上市) 六.專業書籍 1.寵物達人引領你進入寵物業 介紹寵物業的基本結構以及各種創業、就業的機會。 2.寵物店創業150問 解答寵物店開業前、中、後將面臨的各種常見問題。 3.賺錢寵物店必備元素 寵物店必須具備12種重要元素,方能賺到合理的利潤。 4.管理寵物店必備能力 管理者必須具備12種重要能力,方能讓寵物店上軌道。 七.專家顧問 以「寵物業金牌顧問張御丞老師」為例,便針對想要加入寵物業的民眾,提供諮詢、顧問、輔導等收費服務。 除了上述內容外,筆者透過本文分享最新一期「寵物黃頁」的精彩內容,包括下列的主題: (一)實體店家名單 寵物店:全台共1804家寵物店的店名、電話、地址以及營業項目(用品販售、洗澡美容、住宿)等資料。獸醫院:全台共1544家獸醫院的店名、電話、地址以及營業項目(夜間急診、24小時、特寵)等資料。 (二)餐旅業者名單 寵物友善餐廳:全台共347家可以攜寵同行的業者之店名、電話、地址等資料。寵物友善旅宿:全台共282家可以攜寵同行的業者之店名、電話、地址等資料。 (三)年度趨勢報告根據「哈寵誌」截至2023年2月7日的統計與調查,同時呈現詳細數字並進行趨勢分析,以提供最為即時且完整的市場訊息。 (四)寵物行業未來 來自筆者的長期觀察以及精準預測,包括寵物業的三大成長契機、九大市場面向、五大未來趨勢、五大思考重點等。 (五)狗狗輔助治療 分享「台灣狗醫生」波比與馬麻十年來化身白衣天使,攜手走過學校、醫院、安養中心,散播歡笑散播愛的感人故事。 (六)寵物安心出遊 由於最適合出遊的春天已然到來,因此本書提供實用的知識與技巧,再加上「出遊必備物品」的清單,讓人寵可以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七)寵物呼名調查 透過「哈寵誌」2022年於台北、台中、高雄寵物展所發放的問卷,統計出全台狗貓呼名數量最多的前30名,或許你家寶貝的呼名也上榜了喔。 對一般飼主而言,本書可以成為選擇各類型寵物實體店或寵物友善餐旅業者的參考與指引;至於想要加入寵物業的讀者則意義重大、價值非凡,尤其想要成為產品或設備的批發商,這是超過三千位現成顧客的名單,無論親自登門拜訪或者寄送廣告文宣,皆能省下您大量的時間與金錢。

【寵物天地】農委會公告 : 台灣沒有「寵物營養師」 獸醫專業+動物營養知識 才能守護毛孩健康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於今(2023)年2月21日發布「農委會澄清國內尚無國家寵物營養相關資格認證」的新聞稿,筆者節錄重點如下: 鑒於國內寵物食品產業蓬勃發展,相關消費爭議隨之而起,近期許多產品宣稱「寵物營養師」、「寵物膳食育師」推薦或研發,農委會澄清,國內大專院校目前並無「寵物營養」相關科系,政府亦無針對寵物營養開辦培訓課程或資格認證,現今坊間寵物膳食、營養相關證照皆由民間團體自行辦理。 對我而言,農委會的新聞稿只證實了「台灣沒有寵物營養相關科系」,但並未說明「寵物不同於人的營養師之處」;相信許多讀者也有相同的困惑,因此筆者特地求教於資深獸醫師孫文瑛,透過她的專業背景與豐富歷練來為大家細說分明。 首先,孫醫師開宗明義表示「台灣目前並沒有國家考試的寵物(或動物)營養師,但是有國家考試的營養師」,並且分享她對此事的觀點: 經常有人問我:台灣到底有沒有「寵物營養師」的考試跟認證?且因此而產生了許多的紛擾;事實上不僅台灣沒有,許多國家也沒有國家級認證的寵物(或動物)營養師。身為一個曾經唸過幾年動物營養又唸了獸醫,然後在產品開發領域耕耘多年的從業人員,對於動物營養與寵物營養的確有所涉獵。但回到產品開發的工作上,許多關於專業配方或者製程,我還是會尋找合作的夥伴;畢竟獸醫有獸醫的專長,動物營養有動物營養的專長。動物跟人類的生理構造不同、代謝機能不同,許許多多的不同都是事實,因此我不會認為任何國家考試及格的「人的營養師」便能從事寵物營養的工作,或者上過什麼課程就一定可以保證專業。「寵物營養師」這個名詞跟「寵物溝通師」一樣,在沒有國家認證的情況之下,飼主的確需要多加思考與評估。 接著,孫醫師以營養師及食品技師的高考資格為例說明,強調「念的科系若不一樣,考的證照就不一樣」,不可混為一談、甚至越俎代庖: 一.以營養師而言,必須具有下列資格專科以上學校營養(科學)、食品營養(科學)、保健營養(技術)、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醫學營養、食品暨保健營養、保健營養生技、營養保健科學、臨床營養、營養科學與教育等系、科、組、學位學程畢業,並經實習期滿成績及格,領有畢業證書者。 二.以食品技師而言,必須具有下列資格1.專科以上學校畢業,領有畢業證書,曾修習下列各領域相關課程(食品化學、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食品加工、食品衛生、食品工程、食品營養),每領域至少一學科,每一學科至多採計三學分,合計至少七學科二十學分以上,其中須包括食品加工學(含實驗或實習)、食品化學、食品分析(含實驗或實習)、食品微生物學(含實驗或實習),有證明文件者。 2.專科以上學校食品相當科、系、組、所、學位學程畢業,領有畢業證書者。3.高等檢定考試相當類科及格者。 簡單地說:食品科學系畢業,考的是食品技師;保健營養系畢業,考的則是營養師。除此之外:於民間團體受訓後自稱寵物營養師,極有可能因為違反營養師法而受罰。 營養師法:第5條非領有營養師證書者,不得使用營養師名稱。第27條違反第五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五年前某位網紅利用媒體與網路大肆宣傳,自稱具有「台灣首席獸醫營養師」之資格,遭立委踢爆及民眾檢舉後才發現,此人根本沒有任何國家認證可言;這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轍,以免辜負了飼主的信任,甚至耽誤毛小孩的健康。

熱門文章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