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x8nt1avc5mdbopcoilrmp56ei6vw

最新報導

日本神社祭典躍馬儀式惹眾怒!馬匹被迫跳上陡坡 骨折後遭安樂死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日本三重縣桑名市的神社「多度大社」上(5)月初舉行知名的祭典活動「上馬儀式」(上げ馬神事),這項儀式挑選年輕人騎馬跳過陡坡,以越過頂部的次數來占卜該年農作物的收穫狀況。然而,現在多度大社正被「炎上」,因為有匹馬在跳躍土堤時骨折,並遭安樂死。 *炎上:日文,意指眾矢之的。原指猛烈的引火燃燒現象,後來泛指個人或單位引發紛爭。 根據多度大社所述,上馬儀式已有超過680年的歷史,並被指定為三重縣的無形文化遺產。不過在今年5月4日舉辦的祭祀中,有一匹馬在跳過陡坡時摔倒,當場腿部骨折,在場的獸醫確認狀況後決定執行安樂死,此事件引發民眾的怒火,不少人質疑神社虐待動物。 動物共存福利聯盟(動物との共生を考える連絡会)董事會成員山崎惠子指出:「神社說這項活動擁有悠久的歷史,是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我們同意這一點,我們也不想破壞小鎮的文化遺產。」她話鋒一轉:「不過,讓馬匹跳上陡坡這個橋段是二戰後才增加的,並不是節慶的一部分。看到馬摔倒的畫面,真的很讓人痛心。」 山崎女士透露,當地動保團體十多年來積極奔走,爭取馬匹的動物福利,她說:「近幾年神社改善很多。十幾年前他們會替馬施打興奮劑、鞭打牠們,現在這種狀況已不復存在。」另一團體「動物權中心」(アニマルライツセンター)曾多次向檢察官檢舉,認為該神社違反日本《動物愛護管理法》,不過最終檢察官都以不起訴結案。 一位不具名的桑名市政府官員指出,自2004年以來地方政府就不斷收到相關投訴,但今年的反彈聲浪特別大,不過他也表示:「地方政府無權管理,因為該神社與活動被政府列為重要文化財產,三重縣也將其列為指定文化財產。」 對此,近日多度大社出面解釋,並公開調查報告:「5月4日,祭祀的馬跑動絆倒並受傷。祭事相關人員為確保馬的安全,立即將馬體扶起,解開馬具、鬆開腹帶等,並立刻請獸醫前來檢查。由於有交通管制,無法立刻將馬送到動物醫院,因此獸醫立刻替受傷的馬兒施打鎮痛劑。一小時後,裝載馬的車輛抵達,獸醫為了減輕馬匹的痛苦,與馬主、祭祀相關人員討論後,決定進行安樂死。」由於網路上有人指控多度大社從屠宰場購買馬匹、揮鞭次數過多等,多度大社也做出回應:「我們確實收到關於活動的各種意見,但我們的一切行為都遵照《動物愛護管理法》,悉心照料這些馬兒。」同時也否認鞭打、毆打馬匹的傳聞,並呼籲社會大眾停止「誹謗」神社及上馬儀式。 https://twitter.com/i/status/1657009740059385856 至於未來是否會順應社會的聲音,修改陡坡的斜度,讓馬匹較不容易受傷?多度大社回應,神社的最高決策機構「御廚總代會」(御厨総代会),與三重縣、桑名市政府已經組成「上馬儀式事故防止對策協議會」,正在討論如何在維護動物福利的前提下,同時確保與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不受損害。 儘管神社否認虐待馬匹,但動保人士認為,社會輿論正在發酵,山崎惠子表示:「突然之間,今年的抗議聲非常大。NHK全程轉播賽事,馬匹跌倒的畫面也放送全國,在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損害日本的國際形象。」動物權中心理事荒川優樹也表示同意,她說:「馬匹的死亡事件惹怒公眾,這是前所未有的狀況。對我來說,意味著這殘忍的祭祀活動將被終結。」

申請車牌也能幫助動物?美國紐澤西州推“馬車牌”資助治療馬計畫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在台灣與香港,車牌的樣式僅有數字、拉丁字母與不同底色,不過在美國,各州經常推出「限定車牌」,並且將州立動物放在車牌上,像是佛羅里達州曾經推出「幫助海龜」車牌,規範則捐助給海龜保育組織。最近,紐澤西州也首次將「州立動物」馬放上車牌,收取的規費除了提升馬匹的動物福利外,也將支持治療馬的計畫,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受惠! 5月26日,紐澤西州州議會通過《州立動物法案》,以73比0的票數一致通過,該法案將允許為「州立動物」製作車牌,而在紐澤西州,州立動物就是——馬。這款以馬為特色的車牌,不只是為了外觀或紀念性質,車牌的申請費、規費也將全數存入政府基金,該基金將致力提升馬匹健康與動物福利,同時幫助治療馬的推廣與補助。「銷售車牌所獲得的規費,不僅將幫助我們美麗的州立動物——馬,還將幫助那些從騎馬、治療馬計劃中受益的特殊需求人士及退伍軍人,」提案的共和黨議員Kevin J. Rooney指出:「有許多自閉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失智症、肌肉萎縮症、學習障礙與腦損傷的人需要治療馬,研究已經證實,治療馬能有效改善人們的身心靈健康。」 目前常見的治療馬療程,包含治療性騎馬、馬輔助學習、馬輔助心理治療等,由動物訓練師、獸醫師、心理師、特教老師組成,馬兒則作為「助教」,讓患者能感受平靜。長期經營治療性騎馬業務的非營利組織HorsePower Therapeutic Riding分享:「有很多罹患自閉症的病友來到我們這裡,他們雖然不擅長與人類溝通,有的甚至不會說話,但他們喜歡與馬互動。」三歲的Margo是這裡的常客,患有自閉症的她不擅長講話,她的母親Gina Lehman說:「她已經來8個月了,我每次來都想哭,她很喜歡跟馬講話。」 車牌的申請費將為50美元,年度續費將為10美元,特殊車牌號碼將另外拍賣競標,收益會全數被存入政府基金,用於提升馬匹健康與動物福利,同時資助類似HorsePower Therapeutic Riding的團體,這類團體為了公益大多不收費,或只收取不到10美元的場地清潔費,經營全仰賴捐款與志工協助。 紐澤西州的野生馬群密度比美國其他州都高,該州也有著名的馬術訓練中心,早在1977年就將馬訂定為該州的州立動物,卻一直未替牠製作「州立動物車牌」。現在議會雖然已經通過相關法案,但「馬車牌」距離上路還差臨門一腳,根據政府規定,至少要有500名駕駛員完成車牌申請,才會開始生產;而未來如果連續兩年每張車牌的生產成本超過50美元,車牌也將停產。

野生動物

專欄與投稿

以賽局理論提供遊蕩動物與野生動物衝突中的程序性解方

【今天是「台灣環境日」,蔡英文總統下午3點將在總統府接見16位分屬環境保護、公民團體的代表,他們依例向總統遞送建言,特別的是,在今年的83項建言中,領域不同的兩個團體都提到了遊蕩動物(犬隻)的管理問題,呈現出尋找解決方案的急迫性。公民社會有多元意見很正常,但當需要找出可行性方案時,如何消弭衝突、對立呢 ?】 作者/吳宗憲(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 一、背景     在政府開始執行遊蕩犬貓TNVR政策之後,似乎產生較頻繁的野生動物受遊蕩犬貓攻擊事件,因此野生動物保育專家學者憂心忡忡,積極遊說政府調整政策,更積極的支持者甚至在網路上大肆攻擊TNVR及其支持者,也因此,動物保護方感受到不友善的威脅,而動保方也一樣有積極的支持者,對被誤傳的政府規畫射殺野犬,全面恢復撲殺及全面禁止餵食政策,一樣地在網路上提出激烈的反對意見,甚至走上街頭表達立場。     若仔細分析各方的政策提案,究實而論,是存在相互勉強可接受的共識空間的,但為何這個空間卻無法協調出實際方案?以下筆者謹以賽局理論框架來分析其原因,並指出未來可能解決政策困境的程序性方法。 二、搬大樹賽局 在賽局理論的各種模式中,有一種「搬大樹賽局」,故事大概是這樣子:Don和Ya一起開車回家,途中被傾倒的大樹橫阻。為了能夠順利回家,必須兩人同時盡其所能地,將大樹推離馬路。否則只好開回原路,繞道回家。而Don和Ya兩人都有同樣的策略:用力或假裝用力。 根據兩個人的策略,會產生三種狀況: 若兩人實際上都盡力推動大樹,則可搬離大樹,此時兩人報酬各為5。若一人用力,另一人假裝用力,則或有可能推離大樹,也有可能無法推離大樹,但用力的人將會受傷,報酬為-10,假裝用力的人則報酬為0。若兩人皆只是假裝用力,則無法搬走樹木,雖然無人受傷,但兩人必須折返,報酬各為-5。 Ya用力假裝用力Don用力5,5-10,0假裝用力0,-10-5,-5     從上圖的償付值來分析,可以看到,如果Don選擇用力,則Ya選擇用力,將會是理性的選擇,此時雙方各得5單位的收益,總體是10單位收益;如果Don選擇假裝用力,則Ya最好的選擇,也是假裝用力,但雙方各損失-5單位,總體則是-10單位的損失。從總體來說,無疑地(5,5)的選擇必然比(-5,-5)來得更好,但是因為懷疑對方假裝用力可能會讓自己遭受極大的損失(-10),因此雙方雖然知道用力對雙方都有利,但仍然會有很大的動機假裝用力。 三、遊蕩動物與野生動物政策衝突中的賽局     我國目前遊蕩動物侵擾野生動物的政策議題中的政治互動,非常類似於前文所提的搬大樹賽局,遊蕩動物對野生動物之侵擾似乎有擴大的態勢,若動、野保雙方堅持己見,不願退讓,則政策原地踏步,對生態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倘若野生動物滅絕,則遊蕩動物恐難逃惡名,最終遭致社會輿論的反撲,而必須採取極端手段處置,如此一來,野生動物與遊蕩動物落入雙輸局面,就如同表格中右下方的償付值(-5,-5)。     若雙方願意各退一步,產生可接受的處置方案之後積極行動,則在當下犧牲一小部分遊蕩犬與野生動物的狀況下,可取得未來長久的平衡互動,達到表格左上方的償付值(5,5)。 Ya退讓假裝退讓Don退讓5,5-10,0假裝退讓0,-10-5,-5     雖然透過雙方的努力(退讓),有可能取得雙方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現在最難解的政治問題是,野保、動保雙方都會擔心,若己方的退讓並未伴隨著對手的退讓(或只換得假裝的退讓),則自己反而會掉到更不利的情境(-10)當中,因此雙方也都還是有很大的動機待在既有狀態下(假裝退讓)。 四、遊蕩動物與野生動物政策衝突的解決策略 上面的簡化模型其實就是知名的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理論的展現,經濟學者通常會進一步以薛林點(Schelling point)來預測雙方可能的互動結果,其理論的精神大致如下:賽局的雙方如果過去相互之間存在信任或合作的歷史,才有可能基於信賴感,不去選擇雙輸的(-5,-5),選擇雙贏的(5,5)方案。因此,如何建立起雙方的信任,就是解決此類困境的核心,以下謹就筆者所理解的賽局理論,提出一些建構信任的程序性策略。 (一)將大議題切割成小議題,透過較多回合的互動,來辨別對方是否為真誠的退讓,透過小成果累積的信任,來處理更複雜更大議題的能量。 (二)尋找具公正性及強制力的第三方(如政府)來協調雙方的依序讓步,並逐步形成制度或執行方案來引導雙方行為。 (三)在缺乏第三方介入之前,建議雙方自發性的退讓與協調保持較小的幅度,因為若對方未予良性回應,可能會產生己方過度犧牲的感受,反而不利於未來的讓步。 (四)聚焦於溝通政策執行的技術面議題,避免抽象的詞彙或理念性的辯論。 (五)雙方都必須理解對方內部也存在分歧性,因此: 在平台中所達成的協議需即時公開資訊,避免雙方各自的內部因誤解而使協議破局。若雙方內部各自有在政策光譜上有不同的意見,則建議盡量讓不同的意見都能夠進入溝通平台,否則即便平台上雙方產生讓步的協議,最終仍有可能在各自內部的否決中破局,影響平台決策的公信力。雙方支持者應自我約束避免網路中過激的言論或實體抗議的行動,使雙方在平台中的代表有良性溝通的信任感。 五、小結     如若客觀地分析,不難發現不論是政府方、目前嘗試建立起溝通網絡的野動保方、網路攻訐或街頭抗議方等,對於某些政策是存在共識空間的(例如生態敏感區遊蕩動物之移置),但目前最難的困局,反而是各方(包括政府、動保團體、野保團體,甚至於各團體內部)相互間缺乏網絡,因此不存在信任的基礎,各方常因誤解而產生網絡攻訐或社會動員的現象,更進而惡化各方間的不信任。     動物保護與野生動物保育的支持者,都是具有非常高度理想性並願意獻身弱勢的朋友,也因為長期的自我犧牲產生高度的相對剝奪感,因此更堅持於自己的理想當中,野生動物保育者與遊蕩動物保護者之間的衝突,便是具有高度理想性的兩群夥伴間的競爭,因而異常激烈。     期待上述程序性策略能夠提供一些啟發,政府能扮演起公正平台的角色,使雙方能透過諸多小議題的溝通,逐漸建立起互信,也期待夥伴能自我約束攻訐的文字或行動,進而產生可執行的政策方案,由雙輸困局走向雙贏的未來。

【寵物天地】寵物洗澡機器人即將問世!寵物美容師能保住工作價值?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上個月大陸某廠商宣稱已經發明「寵物洗澡機器人」,預計於2026年上市,以紅貴賓、馬爾濟斯等小型犬為例,相較於必須花費四五十分鐘的寵物美容師,「寵物洗澡機器人」只需要十分鐘就可以完成,而且還能做到全程靜音;果真如此的話,不但減少作業的時間、還能降低狗貓的緊張。 目前在「江蘇農牧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學院」擔任「寵物美容專業副教授」的徐錦老師問我「寵物洗澡機器人有無市場」?隨後並舉辦了一場以寵物店為對象的直播,主標題為「寵物洗澡機器人將顛覆整個行業」?次標題為「科技發展將為寵物美容行業帶來哪些具體影響」?透過筆者、主持人、徐錦老師的對談,進行了將近三個小時的討論與交流。 由於不斷地受到媒體的吹捧,兩岸的寵物產業已經成為當紅炸子雞,因此吸引了來自各種科系的學生以及各行各業的民眾爭相加入,而想要就業者通常會由寵物美容師開始,所以本文特地分享該場直播的精華,提供給想要加入寵物業的讀者參考:寵物洗澡機器人有無市場?寵物洗澡機器人會否取代寵物美容師?寵物店以及美容師必須如何因應? 一開始主持人分享他的經驗: 當他詢問老婆是否會把家中的狗狗交給「寵物洗澡機器人」服務時,他老婆立刻反唇相譏「你會把小孩丟到洗車的機器裡洗澡嗎」?我所做的調查結果也是如此;所以「寵物洗澡機器人」對於「把狗貓當小孩養」的「家長級飼主」而言,不但毫無吸引力、還會被認為不可思議。 不過「家長級飼主」頂多占一半,其他的則是「把狗貓當寵物養」的「一般飼主」,如果店家除了洗澡以及剪毛的服務之外,無法為人寵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則「寵物洗澡機器人」仍然可以佔有一席之地,這是筆者想要強調的重中之重,尤其正在大專院校以及高中高職的寵物相關科系、或者全台各地的寵物美容學校就讀的同學,請務必再三思考這個議題。 據我所知,即使沒有「寵物洗澡機器人」,寵物店之間的競爭早就已經非常激烈,加上YouTube上的教學影片,讓想要為自己狗貓洗澡或者剪毛的飼主更加方便學習,這也是寵物店流失顧客的原因之一。 對我而言,寵物美容師如果可以同時扮演「寵物飼育顧問」、「寵物整體造型設計師」以及「寵物健康管理諮詢師」等三重角色的話,無論「寵物洗澡機器人」或者「同業的低價競爭」都無法撼動其地位。 接下來主持人提出他的見解: 以今年爆紅的人工智慧ChatGPT為例,對於許多文字或者影音的創作者而言,其角色介於好幫手以及替代品之間,如果透過前者所產出的內容優於後者,前者將成為後者的替代品、反之則前者將成為後者的好幫手;同樣的道理,當「寵物洗澡機器人」真的問世後,一旦飼主覺得「寵物美容師跟洗澡機器人洗出來的結果差不多、甚至更差」時,恐怕就會自行購買「寵物洗澡機器人」,寵物美容師「幫狗貓洗澡的功能」便因此而被取代,反之則前者將成為後者的好幫手。 除了上述內容以外,筆者認為「寵物洗澡機器人」的最大問題在於下列三者: 無法透過洗澡前中後的雙眼觀察以及雙手觸摸,來發現狗貓的症狀與問題;反過來說,這是寵物美容師最重要的價值之一。無法透過主動提出問題或者被動回答問題的方式,同飼主進行雙向的溝通;反過來說,這是寵物美容師最重要的價值之二。無法透過關心、叮嚀、提醒以及內容行銷,協助飼主為狗貓進行健康管理;反過來說,這是寵物美容師最重要的價值之三。 雖然我很樂觀地預測十年內肯定不會出現「寵物洗澡機器人」,但仍然希望本文可以提醒想要加入寵物業、尤其想要成為寵物美容師的讀者,思考自己的價值何在、並且不斷地與時俱進,以免被競爭者所淘汰或取代。

【寵物天地】動物醫事助理 認證辦法出籠 先了解工作內容 再進行自我評估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自從今年3月22日發布「動物醫事助理認證及認證機構認可辦法」以後,加入寵物業多了一個管道,尤其是想進入動物醫院就業的民眾;簡言之,只要獲得「動物醫事助理」認證之後,就可以在獸醫院等獸醫診療機構任職、並於獸醫師指導下執行相關業務。 接著擇要說明如下: 一.動物醫事助理的工作內容(即上述的「相關業務」) 1.類型一:於獸醫師指示下所完成的項目 包括:依書面醫囑施用藥物,量測及記錄動物之生命體徵,收集及量測動物自排糞尿檢體,從靜脈留置導管接上點滴進行輸液治療等工作。 2.類型二:由獸醫師在場支援指導所完成的項目 包括:動物飼養管理衛教,肌肉(皮下)注射藥物,周邊靜脈抽取血液樣本,輔助影像診斷檢查及設備操作,實驗室檢體處理及檢驗儀器操作,簡單傷口包紮處理,從靜脈留置導管輸注藥物,經由預立好的餵食管進行管灌營養,量測血壓及操作心電圖,輔助復健工作,依獸醫師處方調製或調配藥品等工作。 3.類型三:由獸醫師現場直接指導所完成的項目 包括:複雜傷口包紮處理,於頭靜脈、隱靜脈或耳靜脈置入靜脈留置導管,術前準備及術中遞器械以協助手術進行,麻醉動物生命徵象監控等工作。 二.動物醫事助理的認證機構 1.指中央主管機關認可的「辦理認證業務之法人、機構或團體」。 2.含全國性獸醫學會、獸醫師公會、農業財團法人或設有獸醫學系之公私立大學。 三.動物醫事助理的資格條件 1.公立或立案之私立高級中學、高級職業學校以上學校畢業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之高級中學、高級職業學校以上學校畢業。 2.完成認證機構辦理或認可之訓練課程至少216小時,並經認證機構之能力檢定測驗合格。 四.動物醫事助理的訓練課程 1.基礎獸醫學及動物醫事輔助概論。 2.獸醫診療機構行政及溝通實務。 3.犬、貓等常見寵物之照護及護理技術等醫事輔助實務。 4.小型哺乳動物、鳥、爬蟲類等其他寵物、大動物之照護及護理技術等醫事輔助實務。 5.動物藥物學及藥事輔助作業實務。 6.動物福利及其他與動物醫事助理業務相關之實務課程。 五.動物醫事助理的在職進修 動物醫事助理於合格證書有效期間內,應完成繼續教育達十五小時以上。 六.動物醫事助理的資格取消 1.將合格證書租、借他人使用,經認證機構終止認證。 2.未在獸醫師指導下執行獸醫師業務或逾越獸醫師指導內容,經認證機構終止認證。 3.犯「動物保護法」之罪,經有罪判決或緩起訴處分確定。 4.以虛偽或不法手段取得合格證書。 5.利用業務機會之犯罪行為,經有罪判決或緩起訴處分確定。 最後提醒重點如下: 1.從以上內容便可清楚得知,動物醫事助理的工作勢必經常見血,如果無法適應的話、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2.動物醫事助理的工作又髒又累,除非真心熱愛狗貓、否則恐怕難以持久,因此請三思而後行、以免浪費寶貴時間。 3.各位讀者一定很想知道動物醫事助理的薪水行情,通常為兩三萬元到三四萬元左右,主要取決於「忙碌以及辛苦的程度」。 4.無論工作內容、環境設備、薪資福利或者忙碌辛苦與否,由於每家獸醫診療機構的狀況都會不太一樣,因此各位讀者切勿一概而論。 5.據我所知,動物醫事助理的職缺其實頗為熱門,因此值得大家投資時間去受訓及認證;但是通常必須輪班工作,如果不能接受的話請勿嘗試。 6.由於本文的篇幅有限,因此只能簡單扼要說明,詳細的內容敬請參閱「動物醫事助理認證及認證機構認可辦法」全文,上網搜尋即可取得完整的內容。 7.筆者希望透過本文將政府法規轉化為庶民語言,以協助讀者了解動物醫事助理的工作內容以及相關規定,若有說明不足或者解讀錯誤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期待動物保護司能夠成為移動沉痾的一個支點

/ 吳宗憲(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移動地球。」(“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on,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我想尋找支點,不只是物理科學家的真理,尋找解決社會沉痾的最有效支點,更是許多社會議題工作者畢生的期盼。 認真想起來,雖然過去也常對自己有興趣的議題參與聯署,但2011年受關懷生命協會邀請,倡議動物保護司議題,才是我實際參與的社會運動的開始,那一年,第一次向總統陳情,第一次向黨主席陳情,第一次站到立法院前短講,之後,國民黨政府承諾將提升動物保護科成立動物保護會,但之後政黨輪替,持續努力遊說下,終於盼到了行政院願意成立動物保護司,但立法院改選屆期不連續的原因,組織法未能如期審查,直到這個會期的前幾天,終於等來了農業部組織法三讀,終於等到動物保護司的成立,2023年,距離倡議的開始,已經過了12年。 回想十多年前,我們為什麼這麼急迫地希望政府能夠成立動物保護司?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理由:首先,動物保護行政資源極度缺乏。至今猶記得當年面對龐大的動物保護業務,正式編制竟然只編制一個科四位同仁,如何能夠有效解決問題?未來升格後的動物保護司,人力和經費都可望增加,相信在政策規劃能力上有更大的力度。 其次,由於行政資源侷限,動物保護被迫主要只能解決同伴動物及遊蕩動物議題。但展望未來,據悉,於動保司之下會再細緻分科,在動保行政科處理遊蕩動物議題、寵物管理科設計商業制度以外,預計將另設動物福利科,專門處理以往「三不管地帶」的展演動物、實驗動物、經濟動物等業務。 此外,過去動保主管機關「動保科」長年隸屬於農委會畜牧處,然而,動物福利並非畜牧領域才須關注的議題,其他諸如國科會等科學研究單位應用動物進行實驗,教育部等文教單位可能需要管理動物展示等行為,因此動物福利主管機關若能由畜牧處獨立出來成立新的司,較能符合動物福利應用在不同領域的多元精神。未來,動物保護司從畜牧業務下獨立,更能夠扮演維護各種動物福利的角色。 再來,動物保護主管的組織位階較低,議題推動窒礙難行。由於動物保護涉及民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經濟動物議題與食安有關、實驗動物議題與醫衛有關、同伴動物虐待議題與警政相關、遊蕩動物議題與民政/環保問題相關,但過去動物保護主管層級低,無法有效協調其他行政單位,動物保護司成立後,未來可以降低政策協調的難度。 從上面的幾項動保沉痾來說,動物保護司的成立,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支點之一。但是,面對複雜的問題並沒有簡單的答案,筆者謹分析動物保護司成立之後,必須要面對的幾項問題: 第一項,必須解決組織分工問題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編制第30條第一項規定,業務單位設六司至八司為原則。各司設四科至八科為原則,因此,理論上,動物保護司成立之後,最少應會設置四科。在目前動物保護工作習慣的分類下,如何在四科之內,將龐大的同伴動物、遊蕩動物、經濟動物、展演動物及實驗動物的行政管理通通予以規劃在內,將非常考驗當事者的智慧。根據行政理論,行政分工可以根據服務對象(同伴動物/經濟動物/實驗動物等)分工,可以根據功能特性(總務/聯絡/業務)分工,也可以根據地區(北中南東)分工,估計未來大抵會根據服務對象做為分工基礎,再加入些許的功能特性分工,組成新的動物保護司。 第二項,必須爭取足夠的行政資源 但是,由於農業部是升格的部會,未來設置的8個司、6個處、8個三級所屬機關及7個試驗研究單位,除了延續現有的組織外,除了新增的「動物保護司」以外,也新增了「資源永續利用司」,林務局調整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水土保持局調整為「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還有「獸醫研究所」由目前家畜衛生試驗所改制,「農業藥物試驗所」由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改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則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改制。眾多新成立與調整改制的單位,如何爭取有限行政資源,是議題之二。 第三項,必須面對行政業務排序的問題 除了向部內爭取資源,也必須與眾多部外的利益團體,包括業者、動物保護團體、學術單位等,協調行政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所幸,過去這麼多年以來,雖然在行政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動物保護科仍勉力在2020年集合了產官學之力,完成了我國第一部「動物福利白皮書」,規劃了我國動物福利政策的發展藍圖,目前的當務之急,便是在這個藍圖之下,統合各方意見進一步排出政策優先順序,做為未來行政業務及分配資源的標準。 第四項,必須面對「強幹弱枝」的問題 猶記得當年到總統府陳情之時,馬總統面對成立動物保護司的要求,眉頭深鎖地說,如果中央成立的動物保護司,那會面臨「強幹弱枝」的問題,地方政府的行政量能將無法配合中央政策的要求。究實而論,從地方自治法的角度來說,地方政府的組織權、人事權與預算權的確都屬於地方首長所有,中央政府對地方或許能在政策或法令上予以要求,但卻無法干涉地方政府的用人用錢,若地方政府不願在動保司成立之後,同步調整地方政府的組織、人力與預算,的確會發生「強幹弱枝」的問題,在地方政府動保業務增加,人力卻未見增補的狀況下,會造成嚴重的動保行政人力流失的問題。這部分需要農業部、各民間團體與有識之士共同持續努力,遊說各地方政府增補人力財源。 「動物保護司」的成立,或許是移動動保沉痾的有效支點,使得問題在槓桿效應下能比較省力,但無論如何,移動沉重的負擔,除了支點與槓桿,還是仍然需要足夠的努力,上述分工設計、爭與資源、政策排序以及地方配合,都還需各界共同關切。

【寵物天地】飼養前要慎重,飼養後要堅定 「終養不棄養」讓流浪動物絕跡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於1998年立法通過的「動物保護法」的主要起草人,是時任台大獸醫系教授的葉力森老師,除了多本獸醫學術以及動物倫理著作以外,葉老師還著有「和牠相伴一生」一書,而且曾經在三十多年前與友人創立台灣最早的動物收容所「流浪動物之家」。 最近在臉書看到葉力森老師的感慨,包括「現在已經不是大家都是笨蛋的時代了,即使是做野生動物保育的人也知道,你只不過是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源頭管理早就法源足夠了,問題是你不做的話,法一直修一直修也沒有用」、「問題是再簡單沒有的問題,但為什麼沒辦法解決?就像台灣的房價和台灣的違建一樣,看你要不要做而已。政黨輪來輪去,不想做的事倒是很有共識...」以及「懶政加錯誤,一個個累積,直到積重難返。對生命無所尊重的野生動物保育,同樣也走不遠」。 除了完全認同上述的內容、而且非常憤怒與無奈之外,我同時主張「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因此「教育必須走在法律之前」,所以不斷撰寫文章呼籲狗貓飼主「終養不棄養」、並且提醒社會大眾「想清楚再養」,希望能為「減少流浪動物」略盡心力;如果飼主與民眾可以建立正確觀念,加上中央與地方的主管機關能夠積極落實法令,相信流浪動物總有一天會從台灣絕跡,無論需要多少時間、都值得繼續去努力。 筆者之所以把重點放在飼主身上,乃是因為與乳牛狗小花的數面之緣: 數年前我曾經在「新北市動保處」的「板橋動物之家」擔任過志工,某天有對小兄妹拿著手機、指著小花所在的位置,問我「這隻狗狗關在哪裡」,原本我非常開心、以為他們要認養,不料隨即被潑了一大盆冷水。 只見小兄妹不停對著白底黑斑、看起來像一頭乳牛的小花說話,我很好奇他們為什麼認識小花?原來小花根本就是他們養的狗!爸爸因為新家不能養狗而棄養小花,所以小兄妹特地來收容所探望小花。 印象中小兄妹來了至少三次,每次總是邊哭邊和小花說話,要離開的時候更是泣不成聲,連一旁的我也跟著紅了眼眶… 當初小兄妹傷心欲絕的模樣,至今仍然烙印在的我的心裡,筆者很不願意回想此事、這個畫面實在太悲慘了,小兄妹跟小花的感情如此之好,卻由於爸爸的決定而硬被拆開;誰會因為搬家而捨棄任何一個家庭成員?但為何小花的主人可以如此無情與狠心? 或許小兄妹搬到外縣市了,所以再也沒來探望過小花,我曾經和小花互動過幾次,接下來就再也提不起勇氣:當小花的眼神從起初的熱切期盼轉變為最後的失望落寞,我真的無法忍受這樣的情境,更不敢想像小花的心路歷程;只能暗自祈禱、希望上天保佑,主人可以良心發現而將他領回,或是他能夠被更好的主人收養。 在收容所擔任志工固然可以照顧流浪動物,無論幫狗狗洗澡或是帶狗狗散步皆然,但是應該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貢獻更多的心力;由於小花帶來的影響,筆者思考了一段時間,才找到「教育必須走在法律之前」的方向,加上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於是到小學擔任故事志工,希望可以透過為低年級同學說故事的方式,植入保護動物以及飼養終老的觀念,從此生根萌芽並伴隨小朋友成長,如果將來長大之後能夠奉行不渝,必定可以減少棄養而造福更多的狗貓。 某次分享小花的故事時,現場有位朋友竟然表示:與其被棄養於荒郊野外而三餐不繼,還不如被丟在有專人照顧的收容所;雖然我並未當場翻臉走人,但是心中卻非常不以為然,筆者最擔心的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很可能造就下一個甚至更多的小花主人。 對我而言,無論將狗貓送到政府或者民間的收容所,皆屬於棄養以及背叛毛小孩的惡劣行徑;總而言之,飼養寵物之前請三思而後行、飼養寵物之後請終養不棄養,除此之外,請大家幫忙分享正確的觀念,一起為減少流浪動物而努力。

【寵物天地】沒有絕育恕不招待 這家寵物旅館規定多 只求善盡照護毛孩的職責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無論各行各業皆然,莫不希望門庭若市,鮮少看到規定一堆、將顧客拒於門外的;不過本文所要介紹導覽的「3天2夜寵物旅館、美容SPA」,卻是我印象中規定最多的業者。 接下來為大家舉例說明,令筆者非常感動與敬佩的規定: 規定一:只服務已節育的毛孩 原因何在?業者表示: 1.因為節育非常重要,所以希望可以透過我們的一點力量,傳遞正確的觀念。 2.雖然很多人捨不得毛孩挨刀,或者覺得絕育後毛孩會發福,但維持毛孩良好的生活品質以及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規定二:只服務15公斤以下的毛孩 原因何在?業者表示: 1.因為我們的服務對象包括4公斤以下的毛孩,如果再增加15公斤以上的毛孩,將會造成較小毛孩的壓力過大。 2.雖然我們的活動空間不算小,但是對15公斤以上的毛孩來說還是太壓迫。 3.除此之外,我們希望將所有可能的危險性降到最低,所以只服務中小型以下的毛孩。 規定三:安親不能以小時計算,而是必須安排一整天 原因何在?業者表示: 1.我們希望毛孩到這個環境來可以很安心,如果太多的人或毛孩進出,就會影響已經放鬆、穩定的毛孩。 2.我們希望毛孩來這裡安親,就像到幼兒園一樣、每天都很開心放鬆,因此都會安排一些活動跟訓練,讓毛孩更穩定更社會化;而不是短暫幾個小時幫家長看管毛孩,所以我們安親的部份都是規劃一整天的行程。 規定四:於正式住宿前兩週,必須安親至少一次 原因何在?業者表示: 1.確認毛孩不會過於緊張之後才安排住宿。 2.毛孩緊張的話會出現呼吸急促、喘息、狂吠、不吃不喝、咬人等現象。 除了入住的一堆規定外,創辦人潘慧如還有許多的堅持: 堅持一:開業一個月前,褓母們就開始上專業課程 1.因為寵物行業是門專業的行業,從業人員必須不斷增進專業素養,了解寵物提供的才是照護,不然就只是看管而已。 2.褓母們不只在開業一個月前上課,開業後仍然不斷進修學習;除了專業獸醫師之外,還邀請寵物美容以及寵物行為的專家來授課。 堅持二:把毛孩活動區設計成客廳的樣子 1.初期在規劃旅館的時候,就是想要打造一個像家一樣的空間,有客廳、沙發、電視、廚房。 2.想要讓毛寶貝在這樣熟悉的空間裡面,就像在家一樣的很放鬆、自在。 堅持三:褓母們必須做到「回應照護」 1.褓母必須做到讓毛孩不吠叫、不害怕、不緊張,這樣毛孩才能安心休息;並回應毛孩的需求、讓毛孩像在家一樣的穩定,這點非常困難,畢竟還有其他的毛孩在場。 2.如何做到回應毛孩的需求呢?譬如:褓母會在毛孩害怕、緊張時就抱起來安撫,想要抱抱時就會抱他們、想要親親時就讓他們親親,所以褓母通常患有媽媽腿或媽媽手。 堅持四:追求一塵不染的環境衛生,打造沒有異味的舒適環境 1.館內每天吸塵、拖地、消毒最少兩次。 2.只要尿墊上面出現尿液,即使只有一滴也要丟棄,不可以尿滿了才換,以避免環境有味道及避免毛孩踩到。 3.清潔便便時也會隨手消毒及立刻丟棄。 4.地板跟空間無灰塵、無毛,即使穿白襪都可以在館內放心走動。 如果各位讀者已經被我打動,因此想要參觀「3天2夜寵物旅館、美容SPA」的話,恐怕要大失所望了;由於平時都會有毛孩在館內,陌生人進出會影響毛孩作息或造成緊迫,所以無法提供現場參觀的服務,但還是可以加入官方Line觀看旅館的介紹影片。 由於篇幅有限,因此只能分享部分的規定與堅持,想要了解更多細節的讀者,可以參考「3天2夜寵物旅館、美容SPA」的FB或IG;在我看來,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目前只服務狗狗,對眾多貓奴而言實在太可惜了。 除此之外,我想要特別強調,潘慧如對毛孩的熱愛,不僅止於上述的規定與堅持而已;四月份動保團體發起「動保修法 全民連署」活動時,需要知名人士以及社會賢達為「連署電話」錄製語音,潘慧如二話不說、馬上就伸出援手,而且在她個人的臉書分享相關訊息。筆者在此再次向她致上感謝之意!

熱門文章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