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健康管理概論」課程講師 )
台北市內湖區一家寵物店的老板,因為遲遲無法獲得樓上住戶的同意書,導致花了四五百萬元裝潢費的寵物美容和安親店無法開業,他在沮喪之下竟選擇在店內輕生,新聞揭露後,不僅令有意進入寵物業的人士驚心,更引發廣大民眾的熱議 : 為什麼開寵物店竟需要樓上和左右兩側住戶的全數同意?
依照「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規定,這家寵物店因為位於「第三種住宅區」,因而想從寵物用品店轉型經營寵物美容或寄養時,就需要取得左右兩邊以及樓上住戶的同意。本事件至今仍餘波盪漾尚未平息,筆者無從評斷是非曲直,只想透過本文提醒「有志創業開寵物店」的讀者「必須注意哪些事項」,以免類似的悲劇再度上演。
首先,透過2024/06/27「鏡週刊」的報導,分享「台北市都發局」的說法:
台北市都發局指出,修法當時考量寵物美容或寄養營業地點有動物活體,其引發的外部性與獸醫診療機構相似,所以附帶條件參考住三做獸醫診療機構的標準,四項條件包括:
1.寬度12公尺以上道路。
2.營業樓地板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下。
3.限建築物第一層或採連續層方式併同地下第一層使用。
4.毗鄰兩側及直上一樓建物為住宅使用者,應要取得該等建物所有權人的書面同意。
(完整內容請參閱本連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40627edi059)
接著,透過2024/06/27「公視新聞網」的報導,分享「台北市長」的說法:
想在台北市住宅區開設寵物美容,如果店家位置被劃分在「第三種住宅區」,必須要取得左右鄰居和正上方住戶同意才能開業,包含寵物旅館、獸醫診所和健身房等都受規範。
台北市長蔣萬安回應,「寵物店其實是一個愛的事業,但有時候因為氣味或者是聲音,造成周邊住戶受到影響,接下來我會請相關局處來研究相關的規定,是否有更妥適的做法。」
這項條件限制,六都中僅台北獨有,在2019年後採有條件開放這類行業進到住三區;但其他直轄市規定都採負面條列,禁止焊切金屬、噴漆作業、汽車維修等行業設在住宅區,至於寵物美容相關產業並未被設限。
最後,透過2024/07/01「經濟日報」的報導,分享「台灣房屋」的說法: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陳定中表示,營業場所的開店設址,必須參照各縣市的土地使用分區法規限制,以「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而言,單純的寵物用品銷售,歸類於一般零售業,故開業限制較小,不過涉及寵物美容或寄養服務,在第三種住宅區則為附條件允許使用,需取得樓上、兩側住戶的同意書。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提醒經營者,開店選址要小心這三類情況,第一小心「使用分區不符」,在住宅區開店限制最多,像寵物美容、健身房或是獸醫診療機構,除了臨界道路必須八公尺以上,營業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下,並要求店面僅限於一樓或是地下一樓外,若是兩側和二樓都是住宅,還要取得這三戶所有權人的書面同意才能合法營運。
其次,要小心「違章建築或無產權登記」,許多人租用老舊公寓一樓店面,看上有增建空間可使用,不過包括無產權地下室,或是既有違建都屬於違規使用,就算這些雖然沒有立即報拆,但是只要營業用,則都會面臨檢舉報拆的可能。
第三,小心「違反社區規約」,有些社區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訂立之「規約」,排除特定營業項目,因此就算順利租用,也可能因管委會或鄰居干擾而無法開業,為避免投入裝潢後受到影響,租用前還是得再三確認避免踩雷。
事實上筆者身旁的同業好友,在台北市修法、有條件開放前,便因不懂法規、導致誤踩地雷,投資了上百萬裝潢卻無法營業,當時只能認賠離場以致血本無歸;所以想要開店的讀者請小心,務必事先問清楚之後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