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友善職場  從倡議勞工寵物喪假開始

/ 王冠斌(台灣亞太人寵健康共融發展協會 副理事長)、蔡宜君( 前國際航空資深空服員)

不少企業已是友善寵物職場,讓員工可以帶狗毛孩上班,但寵物喪假仍待爭取。

近幾年來,企業面對幾個重大新聞議題,包括職場霸凌、就業歧視、性騷擾及過勞死等,持續在推動改善措施、立法以及追究新聞責任方面努力。然而,這些措施通常集中在解決問題,而未能深入理解問題的本質——即人文關懷與社會價值。

寵物,已不再僅是個人偏好的象徵,而逐漸成為一個廣泛的社會現象。無論是美國前總統拜登,還是我國前總統蔡英文,他們身邊的寵物不僅是媒體焦點,更象徵著對生命的關懷與近似親人的情感聯結。在我國,許多政要如陳其邁、陳亭妃、莊瑞雄、林岱樺、李坤城等國會委員,都積極推動寵物生命的關懷與相關立法,這一舉措得到肯定。然而,在勞資關係及企業經營層面,卻往往忽視了勞工因寵物過世而感受到的親人般的失落。這類情感未獲重視,不僅影響勞工的工作狀態,還使勞工感到企業對其關懷只是表面功夫。當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在媒體宣傳、制度建立以及各類認證或頒獎時,這些看似正面的努力卻可能成為對員工情感的冷漠打擊。

形式友善職場到落實員工關懷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持續推動企業友善職場,並於106年完成「我國企業友善職場的內涵概念與推動架構之探討」研究,指出友善職場涵蓋三個向度:工作友善、生活友善與對待友善,並強調其核心理念是貼近員工需求,當企業能夠滿足員工在這三個面向的需求時,將有助於創造更和諧的工作環境。然而,自106年以來,近8年過去,這些政策的實際成效仍值得深思,從去年幾個新聞事件中,我們可見一斑。

隨著國際間對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CSR(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以及我國推動的友善職場和勞工健康促進等活動,這些措施本應思考如何在社會發展、企業競爭和國家政策中,關注每個可能被忽視的群體。企業應該關注如何利用國家力量和社會資源協助這些群體,這才是社會進步的真正力量。然而,當企業面臨人力不足、員工流失及缺乏向心力等問題時,是否真心關懷員工,是否能站在勞工的立場設置適當的措施和環境,這是值得企業深思的問題。

寵物是人的陪伴,凌駕組織價值
寵物對勞工而言,除了是情同家人的陪伴,還對員工的工作穩定性及情緒健康產生正向的影響。根據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講師李建翰及學生共同發表的文章《攜帶寵物至工作環境認知與工作績效關係之初探》指出,寵物飼養對工作績效、正向情緒和主觀幸福感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不僅在學術上獲得認可,在實務中也得到了證實:有寵物陪伴的工作環境能有效提升員工士氣及績效,也能作為企業招募員工時的一項福利。

國際航空業者也深知,與導盲犬或輔助犬一起搭乘航班(如導盲犬或心理安撫犬PSA)可以免費搭乘,其主要目的是對特定人群提供情緒穩定和支持。這一理念同樣能應用於企業,為員工提供情感支持,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工作動力和忠誠度。

當毛孩成為家人,牠們一旦離世帶給主人的傷痛如同喪失親人,因此許多國際大型企業已開始為員工提供寵物喪假。

寵物管理、產業發展、少子化趨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伴侶推著嬰兒車,最初以為是孩子,但細心一看,卻是寵物。這樣的經歷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寵物的周邊用品所花費的金額,往往不亞於照顧孩子的費用。寵物產業無疑是未來的趨勢,同時也是人才發展的重要領域。政府也已開始針對這一領域制定相應的法規,如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和動物保護法,然而,對於一些不在現行法規範圍內的寵物,仍需進一步立法,並由農業部列出可飼養物種及飼養指南。

隨著企業面臨勞工人力不足的問題,許多企業過度關注招聘來源的不足,卻忽略了照顧現有員工的需求。在當前的企業競爭、發展和少子化趨勢下,如何讓員工對友善職場產生更高的認同感,並積極回應,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寵物喪假促進友善職場及國際潮流
根據現行勞基法,員工的喪假對象和假期天數有所規定,但並未涵蓋寵物。因此,許多國際大型企業及所謂的友善職場企業已開始為員工提供寵物喪假。目前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和企業已經開始討論或實行「寵物喪假」,例如,美國1981年創立的知名「金普頓酒店餐飲集團」Kimpton Hotel & Restaurant Group Inc. 保障員工享有3天的帶薪寵物喪假,讓員工可以遠離辦公室,專注處理與寵物的告別。列外,專門經營寵物保險的「Trupanion」允許員工在寵物過世後請一天不扣薪水的假。英國的一些企業,如哈利法克斯銀行和蘇格蘭銀行,允許員工請假帶生病的寵物去看醫生。英國皇家郵政甚至考慮允許員工在寵物去世時放喪假。日本的一家名叫「山久Yamahisa」的建築公司同意讓員工請一天不扣薪水的寵物喪假,因為主管認為「寵物也是員工」

未來,台灣企業在推動友善職場時,如果能夠提供1至3天的寵物喪假(以事假形式,並不包含現行法規14天的年事假總天數),或是提供1天不扣薪的寵物喪假,相信這將有助於彰顯企業對員工的關懷與價值,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友善職場形象。

小結
倡議提供勞工寵物喪假,不僅僅是增加企業的成本負擔,相反地,這能增進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溝通與認同,並間接提升企業的社會價值與競爭力。這也呼應了企業視勞工為家人的理念,而勞工的寵物也應視為家人之一。透過這項措施,可以讓勞工在面對寵物過世時不再感到孤單,並進一步凝聚勞工對企業的情感。

推動寵物喪假不僅有助於企業的內部關懷,還能帶動整個寵物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動物醫院、美容院、食品業者,還是醫療界等,都應一同發聲,共同重視人與寵物之間的家庭關係,讓寵物不再僅是狹義上的飼主,而是真正的家庭成員。隨著人們對寵物的情感投入越來越深,「寵物喪假」或許值得台灣關注。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