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R剪耳大小引爭議 SOP可以斷定是非?

這隻黑狗的剪耳傷口,是否讓人驚心? 志工指出是收容所獸醫的手術不當,另有獸醫表示只是拍攝角度問題,剪耳1/3是標準作法。 取自Edward Xiao臉書

記者 呂幼綸/報導

近日台灣一隻小流浪狗接受了收容所的剪耳手術,術後,志工心痛牠的耳朵傷口過大,向收容所抗議,不料竟引發志工和部分獸醫師針鋒相對,更有獸醫師指出剪耳1/3是依照SOP(標準作業流程)。其實類似的爭執也曾發生於香港,無論是流浪貓或流浪狗的剪耳手術,都常遭志工質疑,就讓我們來釐清TNR剪耳的相關問題。

現在已為人熟知的TNR一詞,精簡呈現了誘捕(Trap)、絕育(Neuter)、回置(Return)的流程,不過早期的R是Release釋放,後來才修改為回置,以讓流浪動物回到牠們熟悉的生活環境。剪耳則是TNR的衍生程序,目的在避免已完成絕育的貓狗再次被捕捉捱刀。

2018年香港也曾發生動保志工控訴救助中心TNR剪耳面積過大的爭議。 取自網路

TNR發靭於英國,卻盛行於美國。1950年代由一位英國的愛貓女性茹絲普.蘭特(Ruth Plant)率先推展,執行的對象是社區裡的漫遊家貓, 1970年代傳進美國後,直到1990年才被認可為處置流浪貓的一套基本作業程序。至於TNR幾時開始運用在流浪狗身上呢?美國資料顯示,2007年已有多明尼加、古巴、薩摩亞等國家獲得執行成效,但是美國本土仍為流浪狗適不適於TNR爭論不休。

隨著TNR的推廣,動保團體意識到TNR標記的必要性,因為已經絕育的貓狗,如果沒有明確的記號,可能會再次被捕捉,剖開腹部翻找後,才發現已經完成絕育,這無疑是既傷害動物,又浪費社會資源的事。

標記該怎麼做呢?像是台灣早期也曾使用過項圈,但發現項圈容易脫落,於是改用耳部或腹部紋身,卻仍有必須近身觀察和紋身會退色等問題,這才採取剪耳的永久性措施。

左圖是流浪貓的V字型剪耳。 取自EAST BAY SPCA。 右圖是馬來西亞流浪狗的V字型剪耳標記。李娉婷/攝
TNR剪耳示意圖。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提供

雖然推行社區貓TNR的美國動保團體都說,剪耳已是國際公認的標記,事實上卻沒有一致遵循的標準,例如有團體是剪斷耳尖部分(Eartipping),也有團體在耳朵邊緣剪個V型缺口(Earnotching),至於台灣流傳「剪耳,男左女右」的說法,在美國也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而是有的地區一律剪左耳、有些地區一律右耳,只是行之多年後,各團體傾向於剪平耳尖,而且限制於一公分以內的長度。

貓的剪耳方式適用於狗嗎?畢竟貓的身軀要比多數的狗小得多。自2012年至今已絕育了11萬2843隻貓和狗的「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執行長劉晉佑表示,國際間並沒有統一的剪耳規範,所以貓的剪耳方式都會出現於狗身上,像是剪平耳朵,或是剪V型缺口,台灣之心也是在執行多年之後,才評定出現 行的模式,就是剪平耳朵,長度則是耳朵的1/4~1/3,避開了V型缺口易和撕裂傷混淆不清的問題。

在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的官網上,以一張圖示說明TNR狗隻剪耳的規範。從耳尖處剪平,約耳朵的1/3,而且是男左女右。

劉晉佑說,因為狗的耳朵形狀不同,因此保留了一些彈性,如果是大耳狗,甚至只剪除1/5,總之是以1/3為極限,以免缺角過大影響外觀,不過有些愛媽在送狗TNR時,會要求剪越少越好,就會被他拒絕,「因為不具辨識效果的剪耳,等同白白傷害了動物。」

剪耳的程序附屬於絕育手術,所以都是在麻醉的狀況下進行,貓狗不會有疼痛問題。觀察美國的獸醫在替流浪貓剪耳時,即使少了貓主人的監看、只是截去小段耳尖,在下刀時也都非常慎重,使用止血鉗、止血膏等,力求降低手術時的出血量,和術後的疼痛感,這種重視動物福利的態度,讓人景仰,也值得台灣相關團隊在建置TNR剪耳的SOP時,列為應遵循的重點。

看流浪貓的TNR剪耳過程: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