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小組 / 綜合報導
野保/生態保育團體和動保團體的思維模式,有多大差異? 從下述事例或許可看出一二。野保團體定名的「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件畫」,由動保團體向農委會力爭改為「於特定生態熱區試辦台灣特定原生種野生動物因犬隻侵擾改善專案試辦計畫」。為什麼選用這麼冗長的名稱?當然是為了仔細界定範圍,以免被無限上綱、擴大運用。而動保團體為了安置從生態熱區移出的流浪狗,倡議要設立「開放式收容所(open shelter)」,則讓野保團體聽聞後大為驚駭:「一座沒有圍籬的收容所? 不就是隨意放養的狗場?」
動保團體所說的開放式收容所,當然不是和外界不隔離、無圍籬的設計,較精確的說法應是「開放空間收容所 (Open-space Shelter)」,也就是指內部盡量保持原有的開放環境,減少建物、不設籠舍,讓狗可以自由活動,也就是近似流浪狗在山林的生活模式。
動保團體依循的雛型,是由英國實業家Robert Smith在羅馬尼亞和土耳其創建的開放式收容所,占地85公頃(約25萬7125坪)、收容800隻狗,也就是說每隻狗大約享有321.4坪土地,對台灣民眾而言是匪夷所思的情景,雖然Robert針對台灣地狹人稠的特性,表示只要有一小片土地、有儲存空間、幾間狗屋、附近區域空曠,避開養雞、養羊場就一樣可以經營,但藏伏著嘗試錯誤的不小風險,對執行單位而言,禁不禁得起各方湧入的批評和辱罵,必須納入考量。
相較之下,近年在美國興起的無籠收容所(no-cage shelter)可能更易於在台灣實現。由美國「好朋友動物協會(Best Friends Animal Society)」推動的「2025全美零撲殺(No-kill 2025)」行動,讓美國動保團體相繼成立更符合動物福利,並能大量收容狗隻的無籠收容所,例如2022年9月在阿拉巴馬州啟用的「大狗救援牧場(Big Dog Ranch Rescue)」,面積廣達100英畝(約12萬2417坪),有16棟房舍,估算每年收容包括終養和中途的狗可逾5000隻。
這處收容所裡的狗一律睡在有門的房間內,白天不僅可以在大草坪上奔跑,還能跳進游泳池裡沖涼。當你了解,這一園區並不是從無到有,事實上它的前身是賽狗訓練中心時,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如此高檔的設施了;而目前在台灣也不乏廢棄的校舍和廠房,如果能取得和加以改造,也很有機會快速轉為平實版的無籠收容所。
另一範例是2023年3月在阿肯色州開幕的寵物資源中心(Pet Resource Center),經營者正是好朋友動物協會,協會人員形容這一資源中心顛覆了美國150年來的收容所樣貌,它不僅對貓狗友善,也對社區民眾友善。在這個中心裡,設有藝廊、咖啡館,和可供親子使用的滑梯,而貓狗各自擁有房間外,準備送養的動物另外安排由寄養家庭每晚接回住宿、早上送回,讓動物和人的關係維持緊密,既有利於未來的送養,無形中也替社區推展了動保教育。
因此可知,開放式收容所對收容犬隻採取的是終養立場,而無籠收容所如果妥善規畫,仍能替一些狗找到送養機會,生態熱區內的流浪狗都不適於被領養嗎?沒有辦法透過行為訓練讓牠們進入家庭嗎 ?這應是參與試辦計畫的動保團體審慎思索的問題,這些狗的餘生能否真正幸福,也繫於人的一念之間。
想要進一步了解動保團體對開放式收容所設定的建置條件,不妨參考動保志工Jerry柯開列的清單 :
- 園區外圍邊界應有門禁、隔籬、阻絕圍籬。
- 最低土地開發、整地、生態干擾;生態工法,維持良好水土保持。
- 最低人造建築物設施,如必要的人員室、廁所、糧倉、工具室等,構築方式以高腳屋、貨櫃等形式,不侵擾地表,下方可讓狗休息。
- 自由活動,非關籠管理,必要時以屏障區隔不同族群。
- 少量半開放空間(僅有屋頂,無牆硬鋪面),颱風強降雨等狀況可供躲避。
- 以現有構件,如水泥涵管等或樹林天然屏障輔以張力帆布等散布,讓狗休憩。
- 簡易雨水回收、太陽能電力、遠端監控等系統應被建立。
- 生病、老弱等狀況不好的狗,應另設置具醫療照護機能的收容處所。
- 視場域、地形、地質、植物分布、地理位置等條件,應有所調整。
- 整體優點:建設時間短、營建成本低、對土地生態侵擾低、管理人力精簡,建物、造林、建材未來可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