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小組 / 綜合報導

中國動保圈近日難得出現歡欣的氣氛,因為農業農村部在8月11日印發了《道路運輸動物指定通道檢查站管理指引》(簡稱《指引》),規定全國高速公路及重要交通節點都將設置「動物運輸指定通道檢查站」,所有運輸犬貓等動物的車輛都必須接受檢查,否則將依法開罰,該《指引》定於2025年9月1日起全面施行。
此一新制的出爐,被動保團體視爲「非法運狗、運貓車時代的正式終結」,也是伴侶動物保護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動保人士為救援貓狗免於遭到宰殺,不惜跟監、攔截運貓運狗車的驚悚畫面,早已被世人知曉,以最近的案子為例,2025年7月25日一輛載著900多隻貓的貨車,在動保志工跟蹤了三天之後,向江蘇泰興警方舉報,終於在高速路服務區攔截下來,當撬開車廂大門時,腐臭味混著貓叫聲撲面而來,只見900多隻貓咪擠在堆疊的鐵絲籠裏,有的已經脫水到睜不開眼,有的爪子卡在籠縫中血肉模糊。

如此的景象在過去十餘年裡,在中國各地不時上演,追逐攔車的動保志工還經常被輿論抨擊,他們為了救下一車又一車,動輒數百隻貓狗的性命,也只能忍辱拚搏,但不免期盼這種盗竊貓狗、不法跨境運輸,牟取暴利的黑色産業鏈亂象,能有終止的一天。
這一天是否隨著《指引》的執行終於到來了呢 ? 據了解內情的人士指出,無論發生於遼寧、河南或四川,歷次遭動保志工擋下的狗貓運送車,許多動物都傷痕累累甚至死亡,因此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然而志工和動保人士的冒險攔車,因為缺乏法律授權,不僅容易衍生交通危險,也讓執法單位陷入兩難,農業部出檯新制,正是為了解決長期存在的執法真空現象。
依照「動物運輸指定通道檢查指引」,各省市將依交通路網與防疫需求設立檢查站,主要職責包括:
- 查驗動物檢疫證明、車輛與人員資格
- 現場檢查動物健康狀況
- 建立電子紀錄,確保全程可追蹤
- 必要時進行車輛消毒與疫情防控
- 發現違規立即依法處理
此外,檢查站也必須公開主管單位、聯絡方式、執法人員身分,接受民眾監督,避免過度執法或黑箱作業。

曾出版《嚴懲盗狗白皮書》的世界愛犬聯盟,指出中國每年有3000萬隻狗被食用,其中近70%是偷盗搶奪來的家犬,而從運狗車上的狗隻往往繫有項圈,也可知道離事實不遠。世界愛犬聯盟中國區總監劉媛媛分析,貓狗肉黑色產業鏈的環節分別是「偷竊毒殺—非法運輸—黑市販售」,其中「運輸」是最容易被攔截的一環。在新規定落實後,將可有效切斷非法交易,減少貓狗在運輸過程中的痛苦。
部分學者也指出,這項新制不僅是法規的進步,更是社會價值的展現。「從源頭杜絕非法動物流通,不只是保護動物,也能降低疫病傳播風險,保障公共衛生。」過去動保志工「以命換命」式的攔車行動,未來可望由法制化管道接手。動保人士呼籲,檢查站的落實需要執法單位與社會共同監督,才能確保措施不流於形式。
非法運狗運貓車若能因此歛跡,進而退出歷史舞台,將是尚未有動物保護相關法律的中國,給予伴侶動物的一大福音,也有望繼續推出新制,邁向重視動物福利的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