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幼綸/報導
當貓狗流浪到校園,如果個性溫馴、對人友善,並遇到有愛心的師生,就有機會被接納長住於校區內,稱為校犬、校貓,只是這樣幸運的貓狗實在不多,不過,在台灣《動物保護法》通過零撲殺條款後,各縣市公立收容所為了防範狗貓過量,紛紛推出多元領養方案,再加上教育部的支持,「校園犬」、「校園貓」現在正式成為生命教育的代言人,可以自己賺取飼料費了!
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稱國教署)的統計,2018年造冊列管的校園犬為326隻、校園貓143隻,比2017年的校園犬336隻、校園貓60隻,總計增加了73隻,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表示,部分學校可能會嫌手續繁瑣而不申報,所以相信存在於校園內狗貓數量遠超過申報的469隻。
2017年起,國教署推出了「校園友善犬(貓)試辦計畫」,由縣市政府去彙整轄區內有意願參與的學校。試辦計畫中明言,期望透過流浪動物的認養,將動物保護融入學校生命教育,最終在「校園深耕,種下保護動物、關懷生命的種子,教育學生並進而影響社會大眾。」
2017年審核通過的學校,每校可獲2萬元補助,2018年更提高為可獲得2萬至5萬元不等的補助款,並由政府動保單位提供絕育、體內外驅蟲、疫苗施打等基本醫療和基礎行為訓練,還有獸醫師每年到校訪視,讓原來就養有流浪狗貓的學校得到相當挹助,也提高了還沒有校犬貓學校的領養意願。
其實,為了鼓勵學校收養流浪狗,部分縣市早就展開行動,像是高雄市在2013年就推出「校園友善犬旺旺計畫」,成效不錯,執行到2018年更推出「旺旺2.0計畫」升級版,鼓勵老師認養流浪狗或是培訓自家的狗成為「書僮犬/貓」,進入教室伴讀,第一年設立30個名額,還讓牠們支薪呢。
校園犬貓數量最多的新北市,除了積極把流浪狗貓送入校園外,另還開闢了「機關犬」,包括警察局等單位都成了領養人,2018年更盛大辦理「校園機關犬網路人氣票選活動」,廣為宣傳校園犬和機關犬的貼心可愛。
對於全台僅有6%的學校有校園犬,動保行政監督聯盟執行長何宗勳認為,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果比率能升高到20~30%,才有機會從校園擴散影響力到社會,打造真正的友善動物社會!」
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則表示,2019年會持續編列預算推廣校園犬貓,也會規畫更便捷的線上登錄方式和交流平台,供學校使用。看來,「毛助教」在台灣的校園和課堂將能大大發光發熱,引領生命教育寫出新頁!
插畫:Coco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