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由亞洲電臺 ; 撰稿、製作和主持:麥小田 責編:許書婷
農曆年前提起年菜,中國網友以酸諷的口吻說,「佛跳牆已經失去魚翅了,現在還要再失去鮑魚嗎?」這個「走味」的喟歎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皮書」,44%的鮑魚種群被收進了這一本《生死簿》。
延伸閱讀 反魚翅貿易遍地開花 ! 逾百萬人連署 要求歐盟祭出禁令
2022年12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專家小組首次針對鮑魚的生存狀況進行評估,發現全球54種鮑魚中有20種面臨滅絕危險,包括黑鮑、紅鮑、綠鮑、白鮑等被列入最高等級的「極危」(CR),松鮑、南非鮑、盤鮑等則列入「濱危」(EN),老饕口中的珍饈幾乎無一倖免。
「從微觀方面來看,鮑魚的境遇反映出海洋的災難和人類保護的失責。」負責鮑魚評估的IUCN軟體動物專家組成員彼得斯(Howard Peters)一針見血說,他以「礦坑裡的金絲雀」(the canary in the coalmine)來形容鮑魚捎來的警訊,「過度捕撈、污染、疾病、棲地喪失、藻類過量繁殖、海水暖化酸化,這些只是眾多威脅的一部分。」
鮑魚傳達了什麼訊息?
小小一隻鮑魚讓海洋危機浮上檯面。臺灣高雄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系副教授鄭有容指出,這不但凸顯出漁業資源持續衰退,也傳遞海洋環境正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人類必須有所作為,否則有些學者曾經預言,到了2048年人類就沒有魚可以吃,或是2050年絕大多數的珊瑚會滅絕,這種情況可能會提早到來。
這也意味著生物多樣性被推上火線,「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態系穩定的基礎,每一種生物在生態系中都扮演無法被取代的角色。」鄭有容強調,「當一個物種減少,其實代表著牠從生態區位中被抽離了,生態系的功能變得不健全,一旦環境再過度變遷,生態系更容易崩壞,所以當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生態系已經出現警訊,我們絕對不能忽視。」
近年來,全球野生鮑魚產量呈現雪崩式下滑,似乎也呼應了IUCN的評估報告。鮑魚專家、甫從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退休的郭金泉教授指出,據統計全球鮑魚主要生產國家(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墨西哥、美國、歐洲)野生漁業總產量由1979年的1萬9720噸,萎縮至2002年的1萬146噸,2014年更減少至6500噸。
鮑魚一步步走上「抄家滅門」的厄運,看在專家眼裡,禍端有跡可循。鄭有容歸納漁業資源面臨的威脅大同小異,「這些威脅不外乎非永續漁業、非法盜捕、氣候變遷、棲地破壞,疾病和污染等等。
頂不住的捕撈壓力
以棲息在東亞海域的盤鮑(Haliotis discus)來說,根據IUCN的評估分析,從1979年以來,種群規模至少減少了50%,而盤鮑有2個亞種,其中,皺紋盤鮑(Haliotis discus hannai)是重要的經濟品種,主要分佈在韓國和日本的北太平洋沿岸,以及中國遼東和山東半島等黃渤海域,各海域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問題。
2020年刊登在中國《海洋科學》期刊的一篇文章指出,「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皺紋盤鮑鮮品的捕撈量也曾達100多噸,其中大連地區曾達54噸,煙臺地區包括威海地區等產量30多噸;後來由於捕撈強度過大,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產量明顯下降,至70年代鮑魚收購量只有2、30噸。」
短短20多年,掠奪式撈捕導致中國野生鮑魚資源迅速枯竭。「這就像黃魚也都消失了,因為大量撈捕,現在黃魚幾乎都是人工養殖的。」郭金泉聊起皺紋盤鮑和黃魚的相似命運,難兄難弟接連擋不住捕撈壓力,雙雙崛起為養殖場的明星物種,環境棲地惡化也是致命的殺傷力,「渤海的污染問題很嚴重」。
海洋污染變相下毒
盤鮑大多生活在淺海水域,IUCN的分析資料顯示,2003年日本海西部的有害藻華大規模繁殖,造成盤鮑大量死亡;近年來,中國沿海頻繁發生赤潮和綠潮等有害藻華現象,2008年青島爆發大面積的赤潮災害,也導致養殖鮑魚大量暴斃。
鄭有容指出,當水域出現優養化、營養鹽過高時,甲藻就會大量增生而形成赤潮,通常會造成缺氧,或是釋放一些有毒物質,導致生物死亡,鮑魚大部分是刮食藻類,所以也會受到影響,甚至造成生物放大效應,當鮑魚吃了這些有毒藻類,牠的掠食者連帶攝入毒素,在食物鏈中傳遞,整個生態系就會逐漸累積毒素,人類也會受到毒害波及。
全球暖化進一步加劇鮑魚的生存危機,「每一種生物都有最適合的生長溫度和最理想的生活環境條件,當環境條件偏離了最適條件之後,生物體需要消耗能量調節生理,當然會影響到正常的生理反應。」鄭有容說明,「最直接的影響是生長、繁殖和存活率的改變,間接影響包括食物來源變少了,或是提高疾病發生機會和嚴重性。」
暖化風暴挾帶殺機
這一場風暴已悄然上演,由於海洋熱浪日益頻繁且嚴重,2011年澳大利亞西北海域99%的羅氏鮑(Haliotis roei)死亡,全球鮑魚的疾病也跟著升溫,另外,海帶是北美西海岸鮑魚賴以維生的重要食物,海水升溫已讓海帶的生產力大幅下降。
暖化也加速海洋變酸,這下又讓鮑魚更顯得脆弱。鄭有容表示,貝類和節肢動物有保護的甲殼,甲殼大部分是碳酸鈣的結晶,海水酸化會降低鈣化速率或是增加碳酸鈣的溶解,當甲殼變得薄弱,鮑魚成體抵抗掠食者的能力會大幅下降,也就提高野外的死亡率,而幼體的附苗率和生長同樣會受到影響。
從鮑魚的繁殖和生物特性來看,隨著數量大幅銳減,種群恢復難上加難。郭金泉指出,在繁殖季節,野生鮑魚會慢慢移動、集中在一個區域,然後集體產卵和排精,如果密度低到某個閥域值,精子和卵子就很難相遇,無法成功受精,所以當種群數量或密度過低,就算是仍然有野外族群,物種也等於滅亡了,這就是所謂的「阿利效應」(Allee‘s effect)。
海獺、鮑魚和海膽的三角關係
鮑魚驟減也牽動海洋生態系的變化,鄭有容和美國加州大學長堤分校終生榮譽教授何汝諧教授合著《海鮮的真相》,書中的一個章節特別提到加州鮑魚產業的故事,當時由於海獺族群數量明顯銳減,鮑魚沒有天敵而大肆繁殖,加州的亞裔移民動起腦筋投入鮑魚產業,但是商業濫捕很快就讓鮑魚變得稀有,少了鮑魚分食藻類,海膽大量增長,甚至危害加州的巨藻森林,從海獺、鮑魚和海膽數量的消長,也窺見海洋生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和生態系的平衡關係。
「同樣的道理,現在我們面臨鮑魚的族群數量大幅減少,除了鮑魚的掠食者沒有東西可以吃之外,藻類也會過度生長。」鄭有容語重心長提醒,「藻類過度生長就會間接導致生態系食物網的虛軟,特別是像藻類這種初級生產者數量的改變,所造成的由下而上的生態影響(bottom-up),雖然通常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可是往往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的崩壞,危害也將更為嚴重。」
如今,加州的白鮑(Haliotis sorenseni)、黑鮑(Haliotis cracherodii)和紅鮑(Haliotis rufescens)全都成了紅皮書裡的極危物種。事實上,早在2001年白鮑就被列入美國瀕危物種名錄,這是海洋無脊椎動物首次入榜,2009年黑鮑也被納入瀕危名錄之列,而加州漁獵局原本在每年4到6月開放憑證採捕紅鮑,由於紅鮑數量持續下降,2017年起停止獵鮑活動,2021年再將禁令延長到2026年4月1日。
反觀野生種群同樣告急的皺紋盤鮑,中國未列入保護物種,難免削弱保護力度。鄭有容認為,在考量經濟和整體發展下,很多國家會排斥限制一些經濟產品的銷售,例如日本的鯨魚和海豚產業也有同樣的狀況,這不但會影響個別物種的保護,也會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系,無異於打開保護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