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具有高智慧、複雜社會行為的大型哺乳動物不適合被圈養,動物的心理壓力更可能導致身體健康的惡化,而現在,神經科學更是表示,生活在貧瘠、緊張的圈養環境中,會嚴重損害動物的大腦,從神經的角度來看,將大型哺乳動物飼養在動物園和水族館中,無疑是一種殘酷行為!
日本的孤獨象花子(Hanako)在一個小小的水泥地圍欄中住了60多年,常常被鎖著,生活中沒有任何刺激;在野外,大象生活在象群之中,有著緊密的家庭聯繫,花子在牠生命中的最後十年則相當孤獨。
雌性虎鯨Kiska於1978年在冰島海岸附近被捕捉,被帶到加拿大的一間水族館,虎鯨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本應生活在可多達40名成員的家庭族群中,但Kiska自2011年以來一直獨居在一個小水池裡,牠的5隻幼仔都死了,為了對抗壓力和無聊,牠游的很慢、無止境的繞著圈,並且會啃咬水泥水池,導致牙齒受損。
科羅拉多學院(Colorado College)神經科學教授Bob Jacobs表示,不幸的是,花子和Kiska的處境,是「娛樂」產業中許多大型圈養哺乳動物面臨的普遍狀況,而在研究人類、非洲象、座頭鯨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的大腦數十年後,他注意到這個器官對環境的高敏感性,囚禁般的圈養生活將對它的結構和功能產生嚴重影響。
Jacobs說,這些圈養動物很容易被觀察到健康和心理的問題,例如許多圈養大象患有關節炎、肥胖或皮膚問題;圈養虎鯨常有肺炎、腎臟疾病、胃腸道疾病和感染等狀況;而圈養大象和虎鯨通常都有嚴重的牙齒問題。在心理疾病方面,許多動物則會展現出異常行為,例如不斷重複相同動作的「刻板行為」。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生活在貧瘠、緊張的圈養環境會傷害大腦,這些變化已經在許多物種中得到記錄,包括囓齒動物、兔子、貓和人類。」Jacobs表示,儘管研究人員已經直接研究了一些動物的大腦,但人們所知道的大多數資訊來自觀察動物行為、分析血液中的壓力荷爾蒙等,而研究還表明,動物園或水族館中的哺乳動物的大腦功能受到損害。
Jacobs指出,生存於在狹窄、貧瘠的空間中,缺乏智力刺激或適當的社交接觸似乎會使大腦皮質變薄,此區域參與了自主運動的控制及高級認知功能,包括記憶、計劃和決策等。微血管的收縮也剝奪了大腦生存所需的充氧血,這使得神經元變小,它們的樹突變得不那麼複雜,削弱了大腦內的交流;總的來說,圈養動物的皮質神經元處理訊息的效率,不如那些生活在更豐富、更自然環境中的動物。
此外,人工圈養讓動物無法控制牠們的生活環境,這種情況會助長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對處理記憶功能的海馬迴和處理情緒的杏仁核有負面影響。Jacobs表示,在人類中,這樣的剝奪會引發精神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情緒障礙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壓力很大的環境中,大象、虎鯨和其他大腦大的動物,若生活在壓力很大的環境中,可能會反應出類似的狀況。許多圈養動物的重複行為,則是由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失衡所引起。
「進化讓動物的大腦對環境做出靈敏的反應,這些反應可以透過打開或關閉不同的基因來影響神經功能。生活在不適當或遭受虐待的環境下會改變生物化學過程:它破壞了在腦細胞和神經傳導物質之間建立聯繫的蛋白質的合成,而這些蛋白質的功能,在於促進兩者之間的溝通。」Jacobs說道。
Jacobs表示,有些人為圈養動物而辯護,認為這有助於保存瀕臨滅絕的物種,或為遊客提供教育意義,但這些理由是有疑慮的,尤其是對於大型哺乳動物,「就像我自己的研究和許多其他科學家的研究表明的那樣,從神經的角度來看,囚禁並展示大型哺乳動物的行為無疑很殘酷,它會導致動物的大腦損傷。」
.本文編譯自Bob Jacobs教授撰寫之〈The neural cruelty of captivity: Keeping large mammals in zoos and aquariums damages their brains〉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