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發現新品種鯨魚 竟面臨瀕臨絕種危機

記者 吳昱賢/報導

科學家們發現2019年發現的鯨魚屍體其實是新物種,並且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圖片來源/NOAA

2019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地國家公園海岸邊沖上了一具鯨魚屍體,原先科學家們認為是常見的布氏鯨(Bryde’s whales)。不過最近研究標本的科學家卻認為,這頭鯨魚屍體實際上可能是一個尚未命名的新物種,而且生存狀況極度嚴峻,估計現存不到100頭!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員近期在最新一期的《海洋哺乳動物科學》期刊發表研究,他們發現2019年在佛羅里達州出現的鯨魚屍體並非是常見的布氏鯨,應該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NOAA研究遺傳學家、研究作者Patricia Rosel從2014年就開始研究這批鯨魚,她指出199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有一小批鯨魚常年生活在墨西哥灣東北部,起初科學家們都認為這是生活在溫暖水域的布氏鯨,不過Rosel卻從2005年左右的基因資料中,發現這批鯨魚與布氏鯨的不同之處。

Patricia Rosel透過頭骨分析出賴氏鯨和布氏鯨的不同之處。圖片來源/Patricia Rosel

2019年,Rosel的研究獲得巨大進展,因為一頭鯨魚在佛羅里達州國家公園海岸邊擱淺死亡。Rosel解釋:「我們當時花了很大力氣保存屍體,我們透過比對頭骨形態,發現牠們與布氏鯨有巨大差異。」研究團隊將鯨魚命名為賴氏鯨(Rice’s whales),以首次發現這種鯨魚的海洋哺乳動物生物學家Dale Rice命名。

賴氏鯨可長到10至13公尺,生活在100到400公尺深的水中,研究團隊推測牠們的棲息地大約落在墨西哥灣東北部,但尚不清楚野外個體的壽命,若以布氏鯨的壽命推估,賴氏鯨最少可以存活60年。

讓人遺憾的是,Rosel警告估計賴氏鯨的野外族群數量可能不到100頭。NOAA新聞稿指出,目前的研究足以將賴氏鯨區別為一種新的物種,如果海洋哺乳動物分類學委員會正式接受賴氏鯨為新物種,NOAA將啟動把牠列為瀕危物種的相關程序。

根據《瀕危物種法》,賴氏鯨只要一被認定是新物種,就具備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的身份,並且會受到《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的保護,NOAA也可能啟動相關的保護、保育工作。Rosel指出,賴氏鯨現在面臨的威脅包括船隻撞擊、噪音、海底能源勘探、石油洩漏、漁具纏繞等,未來有可能針對這些威脅進行管制,她感慨地表示:「牠們的數量很少,即使是一頭鯨魚死亡,對於族群來說也很嚴重。」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