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隱私權政策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DPG
動物友善網
DPG
主頁
伴侶動物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實驗動物
展演動物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More
Search
動物友善網
主頁
伴侶動物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實驗動物
展演動物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More
Search
吳 昱賢
Editor in chief
Latest Articles
中國新勞動課程“流浪動物救助”怎麼做? 動保人士引頸期盼
伴侶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20
0
中國即將實行勞動課程,其中一個項目「流浪動物救助」也備受關注。圖片來源/阿派關愛小動物社會發展中心 中國教育部在5月初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並在其標準內將「勞動教育」獨立為一門課程,其中「動物救助」被列為服務性勞動的一個項目,此舉被認為是中國生命教育、動保教育的一大進步!不過,勞動課程會怎麼執行?流浪動物救助站又該如何認定?近期許多中國的動保人士近熱烈討論,期盼新的課程能填補中國生命教育的空白! 延伸閱讀:中國動保教育一大步!"流浪動物救助"入勞動課程根據中國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勞動教育」成為一獨立課程,其中一項服務性勞動的定義為:「為公共圖書館、科技館、紀念館、植物園、動物園、流浪動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間與社會機構提供服務性勞動,以自己的實際勞動參與社會公共空間建設。」標準中指出,流浪動物救助希望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用實際行動關愛動物,切實加強青少年尊重生命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意識和理念。 根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流浪動物保護課程規劃在七年級下學期進行,孩子們不一定要進入流浪動物救助站,可以多樣化地方方式參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指出:「募集款項、親身參與、公益宣傳活動、籌畫公益募款等,都是很好的實踐,讓孩子們能用自己的方式,為流浪動物貢獻一份力量。」 新的課程讓許多動保人士振奮,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便指出:「這是尊重生命教育的重要一步,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衷心希望,有越來越多重視生命關懷的課程能夠被真正納入孩子們的教育體系。」 不過,流浪動物救助實務會如何操作?由於勞動課程標準預計在今年9月份開學實施,仍不清楚規範中的流浪動物救助站是官方的「犬留所」(收容所),還是民間基地。不過,長期關注流浪動物的公眾號「貓來了」認為:「不論是哪一種形式,都是好事。只有學生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身體,才會理解生命的意義。」
Read more
136隻走私貓狗全獲安置 香港漁護署將開放認養 臺灣為什麽不能?
伴侶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20
0
記者 吳昱賢/報導 香港警方截獲走私貓狗的船隻。圖片來源/香港警方 去(2021)年8月,台灣查獲漁船非法走私154隻品種貓,所有貓咪在被發現的隔日就因「防疫考量」迅速被安樂死,引發爭議,近日香港也截獲走私寵物的船隻,共有136隻貓狗受困窄籠內,許多民眾擔心類似悲劇發生,紛紛致電動保團體和議員詢問、陳情,所幸民眾的擔憂不會發生,主管機關已正面回應,表示不會安樂死動物,在調查與檢疫結束後就會開放公眾領養。 延伸閱讀:犬貓繁殖管理漏洞多 生養多少業者自己紙本填寫 為非法洗白走私開大路 警方拘捕一名男子涉嫌輸入未列艙單貨物、殘酷對待動物、拒絕停航及危害他人海上安全。檢獲101貓及35狗,全部均為年幼名種,不排除偷運來港轉售或網購交貨,售價約1至1.5萬元。16貓困一籠。圖片來源/香港警方
Read more
海豚怎麼辨別朋友?美國研究發現:透過尿液和口哨聲
野生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20
0
記者 吳昱賢/報導 一篇美國研究發現,海豚透過尿液和獨特的口哨聲來辨別夥伴。圖片來源/DOLPHIN QUEST 想一想你是怎麼識別你的好友,是透過聲音、容貌、走路的步伐還是身上的味道?過去科學家發現,海豚會集體行動並透過獨特的口哨聲來辨別夥伴,現在一篇美國研究更有驚人發現,研究團隊發現瓶鼻海豚利用牠們的味覺,透過尿液來認出遠處的朋友!綜合外媒報導,這篇研究發表在最新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由美國德州的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主導研究,試圖探討海豚辨別同伴的機制。研究作者、海洋生物學家Jason Bruck指出:「我們很難知道動物是怎麼辨別牠們的同伴,因為我們無法證明牠們腦袋是否有相關的標籤資訊。」他舉例,過去研究曾發現戴安娜長尾猴(Diana monkeys)看到捕食者時,會向同伴發出特殊的叫聲,只有認得叫聲的同伴能夠聽懂背後的涵義。
Read more
皮革替代品熱潮擋不住 時尚品牌相競投資研發
農場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20
0
記者 吳昱賢/報導 Nike利用鳳梨皮革製成的運動鞋。圖片來源/Nike 隨著人們對動物福利的重視,動物皮革製作過程中的不人道逐漸為人所知,各式皮革替代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過去只存在實驗室的皮革替代品也開始進入消費市場。近期,許多奢侈品品牌也加入這波「永續皮革」的熱潮,像是英國奢華品牌Dune推出了出葡萄皮革製成的鞋履;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則投入研發,試圖在實驗室複製動物皮,製造出「培植皮革」(lab-grown leather)。 延伸閱讀:皮革產業有望轉型? 美研究:中國多數消費者轉向皮革替代品懷抱積極研發皮革替代品 科學家製成"絲綢皮革"環境壓力小、解救動物 科學家推薦永續新選擇"蘑菇皮革"
Read more
純素還是植物性? 半數英國消費者分不清 對純素偏見大
農場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19
0
記者 吳昱賢/報導 一篇英國研究發現,多數消費者對純素餐點抱有偏見。圖片來源/Unsplash 吃素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是不忍動物受苦,有的人則是考量碳排放、地球環境,不過隨著市面上的素食產品越來越多,有的商品標示著純素(vegan),有的卻寫著植物性(plant based)?你能分得清楚兩者的差異嗎?近期英國植物肉業者進行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有39%的受訪者希望餐廳提供更多素食,卻有一半的人分不清純素和植物性食品,更對純素餐點和食品抱有偏見!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英國植物肉公司「無肉農場」(Meatless Farm)和食品批發商Barkes近期發表一篇報告,調查2,000名英國成年人對「素食」的看法,結果卻讓人出乎意料。根據報告顯示,雖然都是素食,但使用的詞彙卻讓人有不同感受。他們發現,有五分之二的英國人(39%)希望餐廳能提供更多素食,卻對餐廳裡標示「純素」的食品感到厭煩。此外有52%的人認為,如果素食料理寫上「植物性」三個字,他們更有點餐的動力。 純素、素食、植物性飲食,三者到底差在哪裡?根據素食協會(Vegetarian Society)的定義,純素比蔬食(vegetarian)更加嚴格,通常蔬食只代表「不吃肉」,還是有可能食用蛋、乳製品、蜂蜜,純素者則會在排除一切對動物的剝削與虐待。而植物性飲食(plant...
Read more
被迫後腳站立 金屬鉤刺入皮膚 受虐小象“莫莉” 終順利回家
展演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19
0
記者 吳昱賢/報導 去(2021)年受虐的小象莫莉近期終於平安回家。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去(2021)年,中國微博、抖音等多個平臺出現小象遭虐待的短影音,畫面中的小象腳被綁上鐵鍊,被迫做出倒立走路、吹氣球等不自然的動物表演。經過昆明動物園工作人員觀察證實,這頭小象便是2018年動物園「交換」的小象「莫莉」。莫莉的處境引發各界關注,不只網友和動保團體關心,也有藝人出面發聲,幸好在各方努力下,5月15日莫莉終於回家了! 根據河南省林業局官方網站公告,備受關注的沁陽天鵝湖生態園亞洲象莫莉已經在5月15日離開沁陽,被送往昆明動物園,離家4年後,莫莉終於掙脫鐵鍊,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但若不是動保人士的持續關注,莫莉此時還在鐵鍊、金屬鉤的陰影中,輾轉於河南多個動物園。莫莉2016年出生於昆明動物園,深受民眾喜愛。2018年4月18日,莫莉被送往河南沁陽天鵝湖生態園,當時昆明動物園的解釋是:「亞洲象數量增加,血緣關係越來越近,不利於繁殖。為了調整血緣,我們將以動物交換的方式,引進一頭雄象『九班』。」 然而,昆明動物園的這個舉動,卻開啟了莫莉的流浪之旅。2021年,有網友發現,一頭小象多次出現標記為沁陽和生森林動物樂園、周口野生動物世界、沁陽天鵝湖生態園的短影音中,這頭小象被迫進行畫畫、搖呼啦圈、吹氣球、吹口琴和倒立等動物展演,腳被鐵鍊拴住,工作人員甚至會用金屬鉤牽引牠。
Read more
每週抽5公升血液 “馬血農場”惹議 冰島在野黨提案禁止 歐盟也關注
農場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18
0
記者 吳昱賢/報導 2021年9月15日,動保團體拍下馬血農場裡被抽血的母馬。圖片來源/Animal Welfare Foundation 懷孕母馬體內會產生「孕馬血清激性腺素」(PMSG),這種激素能刺激動物卵巢,誘導超量排卵,甚至能增加動物生產胎數,經常被畜牧業者當成提高農場動物生育能力的工具。去(2021)年11月,動保團體公開了多間血液農場的爭議畫面,讓馬血農場的議題在歐洲發酵,現在不僅冰島在野黨提出法案,要求禁止「馬血農場」,歐洲執委會也關注馬血農場的情況,歐洲議會則呼籲歐盟國家禁用PMSG。 去年11月,動物福利組織「動物福利基金會」(Animal Welfare Foundation)和「蘇黎世動物福利協會」(Tierschutzbund Zürich)公開了長達20分鐘的影片,匯集了2019年至2021年幾間馬血農場的爭議畫面,畫面中能看到圍欄充滿咬痕,動物福利基金會解釋:「這代表這些馬很焦慮。」除此之外,畫面中也能看到馬匹試圖掙扎反抗,被工作人員毆打、虐待。目前僅有冰島、阿根廷、烏拉圭三國允許馬血農場設立,其中冰島擁有119間血液農場,飼養著5,383匹「血馬」。動物福利基金會表示,馬血農場已經在冰島經營超過40年,但直到該組織公開偷拍影像,人們才得知殘忍馬血農場的存在。根據去年12月份的一項調查,約有66%的冰島人反對馬血農場,僅有15%的人支持,另外19%則沒有意見。冰島國內也有越來越多人支持立法禁止馬血農場,在野黨「人民黨」(Flokkur fólksins)已經向議會提交了法案,要求關閉馬血農場,法案正在議會等待投票。該法案除了獲得動保團體支持外,冰島旅遊協會也出面聲援,冰島旅遊協會主席Bjarnheiður Hallsdóttir說:「我不知道冰島有這種農場,我很震驚,這這種殘忍、糟糕的行為應該馬上停止。」
Read more
拯救瀕危魚類 防止過度捕撈 澳洲砸2千萬澳幣 收購漁業許可證
野生動物
吳 昱賢
-
2022-05-18
0
記者 吳昱賢/報導 為了拯救瀕危魚類、防止過度捕撈,現在澳洲聯邦政府將購買東南部漁場的許可證。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WWF 為了拯救瀕危魚類、防止過度捕撈,現在澳洲聯邦政府將花費2,000萬澳幣(約1,400萬美金)購買澳洲東南部漁場的許可證。近期澳洲漁業管理局在參議會聽證會上表示,即使政府祭出捕撈限額,但四個魚種─長鰭線指䱵、擬棘鯛、鲂魚和黃帶擬鰺的族群數量沒有恢復的跡象,他們打算花費2千萬澳幣,收購漁業許可證,減少捕撈船隻的數量。 綜合外媒報導,澳洲漁業管理局指出,受到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影響,某些動物族群的復育計畫受到阻礙,發言人表示:「我們特別關注四種魚的數量,長鰭線指䱵、擬棘鯛、鲂魚和黃帶擬鰺,這四種魚的數量似乎沒有恢復。儘管我們祭出捕撈限額,依然沒有改變。」
Read more
1
2
3
...
203
Page 1 of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