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小熊等野放 動團推“熊熊台灣”行動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近年來在台灣,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後都會有動保團體前往總統府遞交保育建言,在主題為「與野共生」(Protect our Species)的2019年,野生動物保育更是值得人們關注。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過去就曾呼籲政府應儘速制定搶救黑熊、石虎、水獺等瀕危物種的行動綱領,今年更是聚焦在最具指標性的「台灣黑熊」,提出「熊熊台灣」行動;而積極尋求野放的小台灣黑熊「南安小熊」近來也時常登上媒體版面,讓人看見台灣黑熊的困境。

正在進行野放訓練的南安小熊已經一歲了,有望成為台灣第一隻野放的救援熊。 取自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粉絲專頁

在世界地球日前夕,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執行長何宗勳撰文提出「熊熊台灣」行動,呼籲政府應以台灣黑熊作為國家願景之一,用10至20年的具體策略與行動,讓台灣黑熊脫離瀕危動物行列。台灣黑熊目前估計只剩下不到600隻,但根據專家評估,維持台灣黑熊族群永續的基本數量應該要有2000隻,而台灣的生態其實有5000多隻黑熊的承載能量,何宗勳認為,只要政府願意展開行動,一定能做得到,其中,他也提及「台灣小黑熊妹妹的返鄉之路」一波三折,令人對政府目前的保育政策心寒。

這隻台灣小黑熊妹妹被稱作「南安小熊」, 2018年7月在花蓮南安瀑布被人發現獨自行動、疑似與媽媽走散,當時才3到4 個月大的南安小熊只有5公斤重,是隻還沒斷奶的小幼熊,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第一時間引來太多人圍觀、驚擾到黑熊媽媽,儘管政府單位隨後拉出封鎖線淨空現場,黑熊媽媽仍然沒有回來。由於南安小熊身體虛弱,有營養流失、嚴重貧血等問題,加上年幼無法獨自在野外生存,政府與專家討論過後,決定先以小熊的狀況為優先將牠收容,經由人工餵養及野化訓練等過程再放回野外。

南安小熊被發現後,為了減少人為干擾,林務局曾一度封閉區域,但黑熊媽媽還是沒有回來。 取自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南安小熊的照養及「野外求生技能訓練」由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負責,過去在台灣被救傷或是查緝到非法飼養的台灣黑熊,最後的歸宿通常都是動物園或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但是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指出,牠們儘管熊生不愁吃喝,但也快樂不起來,被收容的台灣黑熊往往會出現自殘、憂鬱等行為,因此希望能將南安小熊送回野外,若是成功,將會是台灣的第一例。

在南安小熊的野放計畫中,5到8月齡期間是小熊的照養及行為適應期,9月齡之後會進行野放前的森林適應期,完成各種訓練、可野放則要等到1到2歲齡後。在訓練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一隻被用來訓練小熊狩獵能力的「弱雞」不但沒有被吃掉,還成了南安小熊的好朋友!

意外與南安小熊成為朋友的「熊麻雞」。 取自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粉絲專頁

這隻雞是特別挑過活動力較弱的雞,在2018年的12月底被放入森林籠舍,但卻飛走消失了幾個星期,期間團隊給了小熊第二隻雞,牠也成功的獵食了,沒想到弱雞隨後又默默地出現、還換了身新羽毛,而這次南安小熊沒有獵捕牠,一熊一雞已平安相處了5個月,當初的弱雞也成了「熊麻雞」,是南安小熊成長動態的亮點,由於小熊會對熊麻雞進行非狩獵型的追逐、當熊麻雞在遠處走動時小熊也會立刻產生警覺,能使小熊的行為豐富化,因此雖然是個「意外」,但仍有益小熊的健康。

目前已滿周歲的南安小熊經過檢查健康狀況不錯,體重也來到了40幾公斤,離野放的日子越來越近,在4月10日的健檢過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啟動了「陌生人趨避訓練」,野訓團隊人員也不再近距離做觀察紀錄,希望南安小熊能夠順利成為一隻「野熊」,將來不要接近人類,以免受到傷害。對於這樣的訓練,許多看著南安小熊長大的粉絲或許會感到不捨,但這也是牠回到森林中真正的家前的最後一哩路,「不得不」做。

而在世界地球日這一天,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也再次發文提醒粉絲們好好愛地球、愛台灣的生態環境;不是只有南安小熊,更要關心台灣黑熊的野外族群;不是只有台灣黑熊,還有更多的動植物;也不是只有今天,是時時刻刻!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