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在台開創「療癒犬」制度 幫助無數孩童

記者 吳昱賢/報導

狗狗較容易與人互動,加上聰明、敏感等特質,讓許多狗在各式各樣的地方幫助著人類,像是導盲犬、緝毒犬、搜救犬等,近年來台灣也有不少狗狗踏入醫療現場,還有人透過狗狗來協助心理工作,進行「療癒」! 

作為台灣第一個以心理目標導向的動物輔助治療工作室,位於台中的「與狗相癒-療癒犬心理工作室」已經成立五年,成立之初就嶄獲頭角,不僅幫助了許多特殊兒童,更多次走訪校園、企業、NGO進行服務與演講。 

工作室的兩位療癒師,左為陳姵君,右為吳思穎。 吳昱賢/攝 

誤打誤撞的開始 

不論療癒犬、狗醫生、治療犬,在國外都叫做Therapy dog,但在台灣卻沒有專門處理「心理議題」的狗,那麼「與狗相癒-療癒犬心理工作室」是怎麼開始的呢? 

起初,工作室創辦人之一的吳思穎,在與自己的狗Piupiu互動時,發現牠的角色跟諮商者非常相像,有著「保密、傾聽、不批判」的特質,啟發她將動物輔助治療與心理工作結合,於是她與好友陳姵君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投入,希望能開創台灣「療癒犬」的全新制度。 

為了開創工作室,她們閱讀許多國外的文獻,學習美國、歐洲相關的課程架構與模式,更向訓犬師學習訓犬知識,以便掌控每隻療癒犬的狀況。最初,她們只是零星接案,但幫助了越來越多特殊孩童後,她們毅然決然開設了《與狗相癒-療癒犬心理工作室》,讓更多孩子能有療癒犬的相伴。 
 
工作室成員經歷幾次更迭,現在有三位療癒師、四隻療癒犬,療癒師都具有心理專業背景,而四隻療癒犬則是個性、外型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四隻狗狗各有各的個性與特色,由左而右分別是Mocha、Candle、嘟嘟、Piupiu。 圖片來源/與狗相癒 - 療癒犬心理工作室 

四隻狗狗中,除了吳思穎原本飼養的淡定柴犬Piupiu外,其他都是被主人棄養或不續養,活潑好動的米克斯Candle在還是幼犬時就被棄養,被工作室成員在路邊撿到;熱情的米克斯嘟嘟,雖然主人不續養後有幫忙找新家,但剛到工作室時卻經歷嚴重的分離焦慮;貴賓犬Mocha的經歷更讓人鼻酸,主人搬家後竟直接將牠棄養在舊屋中,幸好有善心人士發現,工作室成員才輾轉從中途領養牠。談到與這幾隻狗狗的相遇經歷,吳思穎和陳姵君直呼:「真的是緣分!」 

艱辛但甘之如飴 

然而,開設工作室並不容易,她們坦言,一開始不知道需要投入極大的經濟與時間成本。例如每隻狗需經歷半年的訓練期才能開始「上班」,狗狗上班後也需顧及動物福利,由於擔心狗狗情緒上無法負荷,所以牠們一天只會工作3小時,通常也會盡量將3小時拆開,讓狗狗有休息時間,以確保療癒犬在工作時穩定,這也使得療癒師的直接服務時數跟著有上限。 

上述因素使得工作室的收入相當有限,陳姵君補充,工作室的成員更是時常投入許多無形的時間成本,因為狗狗每天都需要人照顧、散步和餵食,成員必須輪流照顧狗狗,即便是年假、連假,大家仍要輪流上班。 
 
而Piupiu今年已經9歲,面臨退休之際,原本工作室打算效仿工作犬制度,讓Piupiu送到認養家庭,但後來仍然決定「不能再讓狗狗經歷搬家、分離的痛苦」,即便未來可能會因此越養越多隻狗,支出也隨之提高,但吳思穎和陳姵君堅持,應該讓狗狗真正的「安養至終老」,吳思穎也笑說:「這種方式真的無法賺大錢。」 

雖然聽起來辛苦,但吳思穎和陳姵君都是愛狗人,吳思穎說:「我們已經把和狗狗的互動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完全不覺得累,療癒犬其實也常常療癒我們自己啊!」 

在課程中落實生命教育 

療癒師時常前往各大校園演講或研習。圖片來源/與狗相癒-療癒犬心理工作室 

除了一般的心理專業服務外,三位療癒師也時常走訪校園、企業與NGO,不僅講授生命教育的演講,也幫助員工、教師進行研習與訓練課程。在課程中,療癒犬的角色讓課程顯得相當豐富,像是「與狗互動後繪畫」、「與狗互動後反思親子教養」等活動,狗狗也會幫助活動更順暢進行。 

陳姵君表示:「人們在動物面前,會為了動物願意改變,尤其動物對孩子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她指出在許多團體課現場,平時孩子可能會吵鬧、亂叫,但如果跟他們說「你們這樣會讓狗狗很緊張」,孩子很快就願意安靜下來。 

療癒師會叮嚀每個孩子,要尊重每隻療癒犬。圖片來源/與狗相癒 - 療癒犬心理工作室 

在所有帶領療癒犬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療癒師都會特別教育孩子,必須將狗視為「同伴」,而不是「物品」,並且要尊重療癒犬的意願,這才是「尊重生命」的表現,兩位療癒師表示,從小細節糾正孩子的觀念,生命教育才能更扎實的實踐。 

幫助更多人與動物 

每年寒暑假,工作室都會舉辦營隊,教導孩子如何與狗相處,並且尊重生命。圖片來源/與狗相癒 - 療癒犬心理工作室 

每個寒暑假,「與狗相癒-療癒犬心理工作室」都會舉辦生命教育營隊,共有四個梯次,每次只收8名學員,每次報名資訊一出,就會馬上被搶光,究竟是什麼樣的營隊這麼有吸引力呢? 

孩子們在拜訪收容所後,會有許多的反思。吳昱賢/攝 

營隊為期4天不過夜,參與的孩子除了會學習如何觀察狗狗、正確地與狗相處外,更會學習「責任」,要分工負責餵食、遛狗,甚至幫狗洗澡,學習如何正確地對待生命,甚至還有開設「進階班」,讓不怕狗的孩子們實地去收容所,了解流浪動物的處境,並且深度的討論。 

吳思穎說,工作室除了幫助弱勢孩子外,還有一個目標:「幫助更多流浪動物。」透過療癒犬的親身教導,在每個孩子心中種下正確的種子,有天終能幫助到更多的流浪動物,吳思穎說:「每次看到有孩子漸漸改變,或是有人因為我們負責任地領養動物,這一切都值得了。」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