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在象牙交易氾濫、盜獵活動不斷、棲息地受到破壞的情況下,非洲象的數量不斷下降,過去被評估為「易危」物種(Vulnerable),然而本(3)月25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把非洲象分為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兩個分支,分別進行評估,結果兩個分支的生存危機超乎預期,森林象被列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草原象則列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
綜合外媒報導,由於科學家發現關於非洲象新的遺傳證據,IUCN將《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進行更新,首次將非洲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和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分開進行評估,結果兩個分支的非洲象數量都正大幅下降。根據評估,非洲森林象的數量在31年內減少了86%以上,而非洲草原象的數量在過去50年中至少減少了60%。
最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包括134,425個物種,其中37,480個物種瀕臨滅絕,而現在非洲象的兩個分支也都面臨生存危機。評估報告指出,自2008年開始,兩個物種的數量都急劇下降,主要原因是盜獵行為顯著增加,並在2011年達到顛峰,雖然後續隨著各國政府積極查緝,盜獵行為開始減少,但棲息地的開發和破壞依然讓非洲象面臨生存危機。2016年IUCN曾發表《非洲象現狀報告》,評估非洲象的總數量大約只剩41.5萬頭。
儘管這兩個非洲象分支族群都呈現下降趨勢,但IUCN也強調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影響,IUCN指出:「實質的反盜獵策略、更多的支持性立法和土地使用規劃,將能促進人與野生動物共存,這是成功保護大象的關鍵。」在加彭和剛果共和國管理良好的保護區內,一些非洲森林象的數量已經開始穩定,部分非洲草原象的數量也開始增加,特別是在卡萬戈–尚比西保護區(Kavango-Zambezi Transfrontier Conservation Area),此區包含5個國家的領土,是非洲象最大的亞種群。
IUCN總幹事Bruno Oberle表示:「非洲象在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經濟和我們的集體想像中扮演著關鍵角色。IUCN這次的更新強調了這個標誌性動物所面臨的生存壓力,我們必須盡快制止盜獵,並確保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的棲息地得到足夠保護。」Bruno也肯定近年來非洲各國的保育行動,他說:「近年來,一些非洲國家已經帶頭行動,證明我們可以扭轉大象下降的趨勢,我們必須一起努力,以這些國家作為榜樣。」
大象保護行動基金會(Elephant Protection Initiative,EPI)近年來積極協助加彭、剛果、奈及利亞、賴比瑞亞和象牙海岸等國家取締盜獵象牙行為,並且化解人象衝突,執行長John Scanlon相當肯定這次的紅色名錄更新,他說:「我們認可IUCN將非洲森林象列為極度瀕危的決定,我們將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國家)繼續努力,致力保護非洲森林象。」他繼續強調保護非洲森林象的重要性,「非洲森林象不僅是一種壯觀的動物,也是我們防止災難性氣候變遷的重要盟友。非洲森林象能清除體積較小的樹木和灌木叢,使體積較大和碳密度較高的樹木生存下來,讓植物進行更大量的碳吸收和儲存。大象是生態系統的工程師。」
John 繼續補充:「雖然非洲西部、中部的森林是一個天然的寶庫,但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已經瞭解到,我們不保護它們,就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危險。如果我們繼續破壞這些森林,我們就有可能使人類面臨人畜共通疾病的風險,並有可能誘發大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