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海水升溫會讓鯊魚卵鞘提早孵化並讓鯊魚變得較虛弱,不過海水升溫對動物的負面影響可能不僅如此。近期馬來西亞婆羅洲(Borneo)沙巴(Sabah,婆羅洲北部)外海就陸續發現白頂礁鯊(whitetip reef shark,又名灰三齒鯊)罹患一種神秘的皮膚病,由於當地並沒有工廠和居民,海洋學家推測,恐怕是海洋升溫所致。
綜合外媒報導,今年4月一名水底攝影師在婆羅洲沙巴外海拍下一張白頂礁鯊的照片引發熱議。原來照片中的鯊魚頭部出現斑點和傷口,人們開始不斷瘋傳,關於鯊魚傷口的各種猜測也紛紛出現。後來,當地潛水愛好者、大學學者、政府和保育團體陸續在每一隻白頂礁鯊身上發現這種神秘的皮膚病。
白頂礁鯊因鰭上獨特的白尖而得名,白天牠們會成群結隊地在珊瑚礁周圍休息,加上牠們不具有攻擊性、具有好奇心,讓許多潛水愛好者趨之若鶩,前來一睹白頂礁鯊的風采,在大堡礁、馬來西亞、紐西蘭、夏威夷等地都有專門的「生態旅遊潛水」,讓潛水愛好者能與白頂礁鯊互動。然而,近十年白頂礁鯊的族群狀況卻相當危險,「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將其列為「易危物種」(Vulnerable),近十年的過度捕撈、棲息地退化導致白頂礁鯊族群數量不斷下降,根據紐西蘭保育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統計,白頂礁鯊的數量每年下降6.6%至8.3%。
為了瞭解為何白頂礁鯊罹患神秘皮膚病,政府、保育團體和學者們趕緊展開調查。非營利保育團體「珊瑚礁守護者」(Reef Guardian)、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婆羅洲海洋研究所(Borneo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婆羅洲政府和附近潛水勝地西巴丹島(Sipadan)的潛水夫組成一個調查小組進行調查分析。結果他們發現,西巴丹島周圍的海面溫度在5月份上升至攝氏29.5度,較1985年高出一度。
珊瑚礁守護者的資深海洋生物學家Davies Austin Spiji指出:「我們幾乎可以斷定,這些白頂礁鯊罹患皮膚病的主因是海水升溫。西巴丹島是一個禁止捕魚的海洋保護區,附近沒有居民、沒有聚落或工廠,因此我們可以先排除人為因素。」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水生動物獸醫研究所教授Mohamed Shariff Mohamed Din則指出,發現白頂礁鯊罹患皮膚病的同時,當地也出現嚴重的珊瑚白化現象。他呼籲:「我們不能忽視海水升溫帶來的改變。」
2021年5月,研究小組試圖捕捉鯊魚以採集樣本,但都以失敗告終。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婆羅洲海洋研究所的資深學者Mabel Manjaji-Matsumoto則向《馬來西亞先驅報》透露目前的調查進度,她說:「如果我們能採集到鯊魚的樣本,我們至少能找出病變原因,但我們失敗了。」Mabel表示,調查小組預計在7月再次嘗試採集,並且進行全面的科學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