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友善網與張御丞老師合作,每周三刊出「寵物天地」專欄。 張御丞老師會與讀者分享寵物好書,及寵物食品用品挑選方法等實用的養寵資訊及見解
作者/ 張御丞( 輔仁大學「寵物生命關懷與陪伴」課程講師 )
無論是把狗貓當成小孩的家長級飼主、或者把狗貓當成寵物的一般飼主、甚至是把狗貓當成玩具的無知飼主,面對心愛寵物的死亡都不免悲傷失落,如何撫平他們的創傷、進而脫離痛苦的深淵?除了跟至親好友以及養寵同好傾訴心事、抒發情緒以外,其實還有更佳的其他選擇,而且療傷止痛的效果更好,就是今天所要分享的主題:儀式治療。
上個月某位國中同學的狗狗去世了,至今她仍深陷喪子之痛而無法自拔,於是家人私下聯絡我、希望能找出解決之道;經過多方打聽以後,寵物殯葬專家建議:透過「儀式治療」之協助,解放當事人被禁錮的心靈。
許多儀式具有治療效果,例如:道教的祭解、基督教的告解,佛教的懺悔法會,民間信仰的牽亡、觀落陰等,都有協助當事人吐露心聲、調整內心情緒衝突、重新面對自我的作用。
簡言之,便是藉由公開儀式來獲得他人的支持力量,這是一種社會化的協助,除了不會讓人覺得頓失依靠、彷徨無助外,同時情緒能夠得到適度的宣洩,以避免自怨自艾、直往死胡同裡鑽。
據我所知,目前台灣已經有提供相關服務的業者了,收費則是按照飼主所要求的內容來計算;不但可以在業者的場地舉辦各種儀式,寵物禮儀師等專業人員還能到府服務。
由於毛小孩的平均壽命只有短短一二十年,因此面對毛小孩死亡、尤其毫無心理準備時,許多飼主的感受便如同白髮人送黑髮人般悲淒,不但椎心刺骨、而且傷痛欲絕、甚至肝腸寸斷,根據我養寵多年來的經驗與觀察,如此激烈的反應通常來自於家長級飼主。
以筆者家的張球球為例,雖然已經離世十三四年,除了每天仍然會想起她好幾次以外,我還不斷透過各種場合分享其故事;聽過張球球的人都知道,在她離世後的前兩三年,由於我的家人都走不出來,因此無法接納其他的寵物,如果當時有機會進行儀式治療,肯定可以提早敞開心胸而改變。
至於一般飼主的心情,則是充滿愧疚與後悔,尤其鮮少陪伴、疏於照顧或者經常責罵、甚至體罰的飼主;相較於毛小孩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付出,這類飼主反而經常忽略其情感上的需求,無論極度依賴人類的狗狗或者比較獨立自主的貓咪皆然,他們老是在毛小孩生前透過各種理由藉口來自我安慰:反正來日方長、以後補償即可,直到天人永隔才猛然發現,幸福時光一旦錯過就不再。
以常見的儀式治療、人類的告別式為例,經常看到非常奢侈浪費、極盡誇張之能事的案例,主要目的為消除罪惡感,順便展現人脈以及實力,此時旁觀者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前好好孝順父母、勝過死後的盛大場面。
基於同樣的道理,我想要提醒大家:生前多多陪伴毛孩、以免死後的悔恨交加;否則就算屆時舉辦再多的儀式,也無法讓時光倒流、重新來過。
除了上述的「鮮少陪伴、疏於照顧」外,最令飼主自責不已者當屬「延誤就醫」,如同我在2022/8/8所分享的「來自小狗天國的信」一書,主人翁田中重藏便由於未能及時就醫,導致愛犬毛毛因為心臟病發作而去世,如何避免類似的遺憾呢?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尤其小型犬以及老年犬;至於各犬貓品種的好發疾病,則必須仰賴飼主的悉心照顧,方能將發作的機率降到最低,例如:張球球便是死於大型以及胸部深厚犬種常見的胃扭轉。
延伸閱讀:【寵物天地】好書推薦:來自「小狗天國」的信 六封信六則動人故事 告訴飼主牠們的遺願
最後我想分享杜白獸醫師的作法,他在多年前的某次演講中表示,當時家裡有隻健康欠佳的老狗,而且看起來隨時可能與世長辭,因此他把短暫的分開當成永遠的離別,每天外出時都會向狗狗道別以及致謝;後來狗狗很幸運地多活了三年才去世,但由於已經做好準備,因此他可以從容面對,所以不致於過度傷痛。
對我而言,如果可以學習杜白獸醫師,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想必會更加珍惜親子相處的幸福時光,而不是將毛小孩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如此一來,面對心愛寵物的死亡時,方能了無遺憾、含笑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