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GPS已經廣泛應用在寵物項圈、野生動物追蹤上,不過最近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研究人員想出一個新的用法--移除入侵物種!許多人可能會好奇,具體上如何操作呢?原來,研究人員要追蹤並移除的是佛羅里達州的入侵物種緬甸蟒,於是他們在浣熊、負鼠等緬甸蟒的獵物上安裝GPS項圈,藉此追蹤蟒蛇的足跡!
緬甸蟒並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原生物種,1980年代許多民眾飼養牠們後棄養,大量緬甸蟒入侵環境,從此佛州的野生動物植物開始深受其害,目前估計至少有1萬多隻緬甸蟒在佛羅里達州,浣熊、兔子、山貓、負鼠、狐狸等中小型哺乳類都是受害者。為此,佛羅里達州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FWC)還鼓勵民眾盡可能地捕殺緬甸蟒,並在2020年12月開始研究緬甸蟒體內的汞含量,希望藉由「開放食用」來減少其數量,但最終計畫無疾而終。
不過,各種誘捕、移除緬甸蟒計畫仍在持續,但多數方法的效果都有限,像是人們曾提出利用嗅探犬找尋緬甸蟒,因為牠們能發現人類無法進入的地區,但嗅探犬的訓練成本、搜索成功率與人類相比並未特別突出。近期有科學家試圖利用GPS項圈來找尋緬甸蟒的蹤跡,讓人們又看見了移除緬甸蟒的新方向。
事實上,這項計畫最初是個意外。南伊利諾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最初希望借助GPS項圈來追蹤負鼠、浣熊等中小型哺乳類動物,藉此理解野貓餵食站、垃圾桶等設施是否會影響牠們的運動和行為。然而去(2020)年9月,一隻負鼠的GPS項圈訊號出現不尋常動作,研究人員進一步追查才發現──牠被一條緬甸蟒吃掉了。
一直到去年11月,研究團隊才利用GPS項圈發出的訊號,成功捕獲這隻長3公尺、重28公斤,躲在地底下的蟒蛇。北卡羅來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館長Michael Cove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見了可能性。我們在思考,這種方法能不能成為一種移除緬甸蟒的常規手段。」
傳統捕捉緬甸蟒的方法,是在繁殖季節將裝有無線電裝置的雄性蟒蛇釋放到環境中,使研究人員能夠找到雌性蟒蛇,並將其安樂死。Cove表示:「我們的方法更能夠保證捕獲蟒蛇,而且不必將蟒蛇重新部署到環境中。」在那之後他們團隊也確實捕捉到幾隻雌性蟒蛇。
儘管如此,這個方法還是有個缺點,像是今年2月,研究人員發現一隻負鼠疑似被蟒蛇捕食,等到他們追蹤到該設備時,蟒蛇已經消化完成,並將設備排出體外。Cove表示:「這是一個蠻現實的問題,我們能夠行動、追蹤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有限,我們正在盡力改善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