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下,即時通訊成為現代人的主要聯繫方式,實體信件都已可說是「過時」,但在印度東部的奧迪沙邦,警方正在努力保護一種更古老的做法——信鴿。目前奧迪沙邦有約155隻「警鴿」,儘管牠們不再需要傳遞訊息,僅被用於儀式和象徵目的,但每每傳出要解散鴿子隊的聲音時,會遭到民眾強烈抗議,因為牠們已經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奧迪沙邦警鴿曾用於在偏遠地區的車站間傳遞訊息,並與四處奔波的警察部隊保持聯繫,牠們也是1982年大洪水和1999年超級颶風期間唯一可靠的通訊方式。更確切地說,飼養員表示「鴿子郵政」幫助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警鴿通訊服務於1946年啟動,當時奧迪沙邦沒有無線電或電話,因此軍隊向當地提供了200隻比利時信鴿,作為一種實驗性的傳訊方式。
印度藝術和文化遺產國家信託(Indian National Trust of Art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TACH)的迪爾(Anil Dhir)和警方合作管理這項服務,他稱奧迪沙邦擁有「世界上唯一現存的鴿子送信服務,也是古代傳統在現代得以延續的獨特案例」,並表示比利時信鴿之所以被選中,主要是因為牠們能夠在15到25分鐘內完成最多24公里的長距離飛行,而且壽命長達20年。
迪爾說:「目前大約有155隻這樣的鴿子受到警方照顧,我們在克塔克縣(Cuttack)有兩間鴿舍,還有一間在奧迪沙邦中部阿努古爾鎮(Angul)的一所警察訓練學校。」這些鴿子被教導提供靜態(單向)、迴旋(雙向)、移動(警察部隊在移動中用來與總部通信)三種類型的服務,訊息會被寫在洋蔥紙上、插入塑膠膠囊,並綁在鴿子的腳上。
位於古加拉特邦的亞美達巴德(Ahmedabad)、保存著120種鳥類羽毛檔案的羽毛圖書館(Feather Library)創辦人、賞鳥人蒙希(Esha Munshi)表示,比利時信鴿具有特別強烈的歸巢本能,這讓牠們成為傳遞訊息的完美選擇,她說:「幾個世紀以來,信鴿一直被用作信差,牠們根據太陽方向和地球磁場來瞄準地理位置的本能無與倫比。牠們和旅鴿很像——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物種——戰爭期間,旅鴿在美國被廣泛用於傳遞訊息。」
儘管奧迪沙邦的鴿子信差服務已在2008年3月31日停止,但牠們仍會被用於儀式和象徵目的,奧迪沙邦警察局通訊總長雷(Arun Ray)說:「現在,這些鴿子在共和國日、獨立日遊行,以及布巴內什瓦爾(Bhubaneswar)、克塔克的其他國家級和州級儀式中被使用和展示,牠們傳遞著和平、愛與自由的訊息。」
《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指出,鴿子通常在4到6週大、能夠飛行時由經驗豐富的奧迪沙邦警察進行訓練,每隻鴿子都會在距離鴿舍半徑5到8公里的各個方向練習短距離飛行;初階訓練後,鴿子將接受所有重要路線的飛行訓練,透過規律的重複練習來逐漸增加距離;路線訓練完成後,鴿子就要展開迴旋訓練,讓牠們習慣前往一個地點取食,然後回到鴿舍取水。
一名警鴿飼養員說:「鴿子非常聰明,能識別飼養員的聲音,這讓管理更加容易。我認識每隻鴿子,牠們也能從我們的聲音認出我們。」飼養員每天早上6點左右開始值班,他們會清點每隻鴿子,並檢查牠們的健康狀況,在將鴿子帶出鴿舍進行定期訓練和練習前,也會檢查園區,確保沒有狗、貓和其他流浪動物在環境中。
不過,奧迪沙邦的警鴿隊現在被視為過時且成本過高,其存在受到了威脅。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警鴿飼養員說:「很多政府官員認為鴿子隊是在浪費資源,關於解散服務的討論越來越多,不過,每次發生這種狀況,都會引起巨大的民間抗議聲浪。」
迪爾對目前正在準備的一場儀式性飛行感到興奮,他說:「民眾和學生會參與,他們將見證這項迷人的服務,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我們懇切的目標是盡可能久地保有這項傳統,這攸關文化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