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歐洲的棕熊是受保護物種,但牠們和人的相遇越來越頻繁,狼和猞猁也是如此;隨著這些大型食肉動物的數量回升,欲獵殺牠們的人也跟著激增,在幾起熊襲擊事件發生後,政客們將矛頭指向了把牠們從滅絕邊緣拉回的法律。月前瑞典政府發放了佔該國棕熊數量20%的狩獵許可證,羅馬尼亞也通過新法,將棕熊的撲殺配額增加了一倍,如今在一些歐洲國家,關於狩獵季的爭論,已經成為政治而非單純的保育問題。
今(2024)年8月,瑞典政府頒發了大量獵熊許可證,在持續到10月中旬的狩獵季,獵人可殺死486隻棕熊,約佔該國棕熊數量的五分之一;2023年時,瑞典也對猞猁和狼進行了破紀錄的撲殺。在羅馬尼亞,國會7月投票將棕熊的狩獵配額從220隻增加到481隻;同樣在7月,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裁定,最近在奧地利和西班牙的獵狼許可為非法行為;今年稍早,瑞士政府也因為殺死 70%狼群的提案而面臨法律挑戰。
‧瑞典今年開放獵熊500隻 保育團體抨擊數量過多 淪為屠殺
‧棕熊襲擊19歲登山客引眾怒 羅馬尼亞急通過新法增加可撲殺量
關於射殺受保護物種的辯論,激起了農民、獵人和保育人士的憤怒,甚至蔓延到了歐盟最高官員身上,兩年前,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匹心愛的小馬被狼殺死,將狼的保育難題推上政治檯面,調降狼的保護等級、撲殺狼群的聲音在歐洲蔓延。
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動物學家、歐洲大型食肉動物倡議(Large Carnivore Initiative for Europe)主席博伊塔尼(Luigi Boitani)說:「狼不再只是兩隻耳朵、四隻腳、一條尾巴的動物,這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議題存在大量極化觀點,當你談到狼和熊時,世界並不是各式各樣的灰色,而是非黑即白。」
在19世紀和20世紀,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狼被消滅,但隨著人們從村莊搬到城市,以及後來政府保護這些動物及其棲地,狼的數量在1970年代開始回升。類似的轉變也發生在棕熊和猞猁身上,保育人士將這些動物重新安置在牠們過往被消滅的地區。
歐洲大陸現在是六種大型食肉動物的家園,歐盟禁止獵殺這些動物,但有一些例外,例如當牠們對公眾構成危險時。
這些動物位於食物鏈頂端,透過調節獵物數量來幫助生態系成長茁壯;還有一些證據顯示牠們可以限制疾病的傳播。但這些大型食肉動物回歸的規模和速度,讓牠們和人類的衝突漸增——據信,歐洲有超過2萬隻狼和1.7萬隻熊。由於這些動物的領地擴大,並攻擊人類和農場動物,農民和狩獵遊說團體一直在努力排除殺死牠們會面臨的障礙。
而這個問題,已成為民粹主義政黨爭取農村選票的素材,政客譴責歐盟將他們的孩子置於危險之中,並出於精英主義的環境問題而放棄村莊。2022年對德國城市的一項研究發現,狼攻擊農場動物預示著極右翼的支持:在控制了移民和就業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狼襲擊事件和極右翼在地方選舉中獲勝一到兩個百分點有關。
反對獵殺動物者則稱這些死亡事件是悲劇,但被誇大了,舉例來說,羅馬尼亞是歐洲棕熊數量最多的國家,根據該國環境部的說法,20年來棕熊已造成26人死亡、276人受傷,然而,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顯示,這段時間羅馬尼亞有45,000人因車禍死亡。
保育人士對全面撲殺動物的政策是否能有效避免人獸衝突感到質疑,並呼籲各國政府採取促進和平共處的措施,例如設置圍欄、養護衛犬,以及針對遊客的教育宣導。
雖然從整個歐洲大陸來看,科學家尚未對狼群數量感到擔憂,但也警告,在狼數量較少的國家,殺死牠們可能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他們警告說,大規模撲殺可能會讓這些掠食者的數量少於當地的最低存活族群大小;此外,撲殺甚至會增加對農場動物的捕食,因為狼群被破壞,導致獨行、脆弱的狼冒險到農場狩獵——同樣「適得其反」的效應,已被記錄在美洲獅和郊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