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2025年1月10日下午,英國科爾切斯特動物園(Colchester Zoo)發生一起不幸事件。一隻名「Ziggy」的雄性斑馬在園區內的「野生王國」(Kingdom of the Wild)混合棲地中,被一隻南方白犀牛「Astrid」無意間刺穿腹部,導致其在數分鐘內死亡。
科爾切斯特動物園的聲明指出,事發時,雌性犀牛Astrid正在與其兒子Tayo進行常見的互動性「角力」(sparring)行為。這是白犀牛的自然習性,雄性白犀牛通常會通過角力來確立領地權或維護領地範圍;雌性白犀牛有時也會參與角力行為。在這次互動中,Astrid試圖將Ziggy移開,卻不慎以犀牛角刺穿了Ziggy的腹部。
動物園發言人表示,Ziggy自2017年以來便與其他動物共同生活在「野生王國」的混合棲地內,這起事件屬於極為罕見的不幸事故。園方對Ziggy的死亡深感遺憾,並形容牠是「備受喜愛的成員」。
科爾切斯特動物園的「野生王國」自2001年建成,是一個模擬非洲草原生態的混合棲地。該棲地佔地廣闊,內有戶外與室內區域,共飼養長頸鹿、無鬃斑馬、南方白犀牛、鴕鳥等多種動物。混合棲地旨在模擬自然棲息地,促進不同物種間的互動,並為遊客提供更真實的野生動物觀賞體驗。
英國動物行為學家哈莉特·史丹頓(Harriet Stanton)博士解釋道:「混合棲地的概念雖然令人讚嘆,但管理風險不容忽視。不同物種之間的行為模式差異可能導致衝突,尤其是在領域意識強烈或體型差異明顯的動物之間。」她補充,這起事故顯示了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也難以完全預測野生動物的行為。
混合棲地的設計理念受到廣泛讚譽,認為有助於提升動物的生活品質,並減少單一物種棲地帶來的孤立感。然而,這類棲地也可能因動物間的行為互動帶來潛在風險。
杜克大學生態學家史都華·皮姆(Stuart Pimm)教授指出:「雖然混合棲地模擬自然環境,但並非所有物種都能適應這樣的安排。大型草食性動物如犀牛和斑馬,儘管在野外常見於同一地區,但在受限的人工環境中,空間與資源競爭可能加劇衝突。」
事件發生後,科爾切斯特動物園立即啟動內部檢討程序,並承諾採取措施以減少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園方表示,將密切觀察棲地內動物的行為變化,同時重新評估現有的棲地設計與管理策略。動物園發言人強調:「此類事故極為罕見,我們的動物護理團隊將繼續專業地處理後續工作。未來,我們也將強化內部培訓與棲地監管,以保障動物的安全與福祉。」
對此,皮姆教授表示:「我們無法完全消除風險,但可以透過科學研究與精細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