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又有新穿山甲物種被發現!過往人們一直認為世界上僅有八種穿山甲,2023年時,中國科學家研究過往在雲南沒入的穿山甲鱗片,發現了新的穿山甲物種,暫名為「神秘穿山甲」(Manis mysteria),成為第九種穿山甲物種;現在,印度科學家也在沒入的動物中發現了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印緬穿山甲(Manis indoburmanica),讓穿山甲家族的成員增加到了十名。
![](https://animal-friendly.co/wp-content/uploads/2025/01/Manis-indoburmanica-1024x576.jpg)
這項發現源自於2024年3月,當時印度動物調查局(Zo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ZSI)研究員旺莫(Lenrik Konchok Wangmo)在阿魯納查邦(Arunachal Pradesh)東桑朗縣(East Siang district)的絲路克村(Silluk village)偶然發現了一隻被當地村民捕獲的穿山甲,經過了仔細的研究和基因採樣,這隻動物被證實為新種穿山甲,研究員人建議命名為「印緬穿山甲」,而這隻穿山甲目前已被安全地釋放到達英厄林紀念野生動物保護區(Daying Ering Memorial Wildlife Sanctuary)。
根據研究,該物種主要分布在阿魯納查邦和阿薩姆邦(Assam),潛在分佈範圍延伸至尼泊爾、不丹和緬甸,大約在340萬年前和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分道揚鑣,這段時期的氣候和地質發生了顯著變化,突顯了受印度-緬甸地理氣候事件所塑造的的重要演化支系(lineage):重大氣候變遷導致了孤立的棲地或避難所,物種可以在其中透過生殖隔離獨立演化,牠們被困在其他族群之外,經過多代演化出獨特的特徵,進而形成新物種。
帶領研究的印度動物調查局保育生物學家塔庫爾(Mukesh Thakur)說:「這項發現強調了基因組工具在揭示隱藏的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重要性。印緬穿山甲不只是新物種,也是印緬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獨特演化歷史的象徵,牠的識別(recognition)無疑將有助於目標明確的保護工作。」
![](https://animal-friendly.co/wp-content/uploads/2025/01/s83ljw3r.png)
穿山甲是全球被盜獵走私最嚴重的動物之一,部分原因是傳統醫學和奢侈品對其鱗片的需求。穿山甲也可以被視為環境指標,其存在和健康反映了生態系的狀態——透過研究這些動物,科學家可以深入了解牠們生存環境的整體健康狀況。雖然這項發現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但要全面了解印緬穿山甲,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包括研究牠們的棲地、飲食需求和威脅,以了解這些孤獨生物的生活。
旺莫則表示,能夠參與這項可能影響該地區穿山甲保育的發現,是一次驚奇的經歷,他補充說:「該物種的生存取決於對其棲地的了解,以及應對盜獵和棲地喪失等威脅。」
過往人們一直認為世界上僅有八種穿山甲,在202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中國的科學家研究了2012年、2013年在香港,以及2015年、2019 年在雲南沒入的穿山甲鱗片,發現了不同於已知的八種穿山甲的遺傳標記,並將新物種暫時命名為「神秘穿山甲」,再加上印度科學家發現的印緬穿山甲,目前全世界共有十種穿山甲,四種分布在非洲、六種分布在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