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農場120隻犀牛野放半年 野外生活順利適應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一年多前,國際保育組織「非洲公園」(African Parks)在匿名贊助人的協助下,買下了位於南非西北省、世界上最大的私人犀牛農場,並計劃在十年內完成近2,000隻白犀牛的野放。野化(Rewilding)行動自去(2024)年開始進行,有超過160隻白犀牛被轉移到各地的保護區,幾個月過去,一起來看看那些本來被圈養、之後被野放的犀牛過得如何!

再野化的犀牛在水池邊喝水。   取自Africa Geographic

由於犀牛角國際貿易遲遲未能開放, 2023年4月,南非富豪休姆(John Hume)求售經營了30年的犀牛農場,該農場有近2,000隻白犀牛,數量約佔全世界的13%,加上保護牠們的安全設備、武裝護林員開銷,要接手這間農場所費不貲。

最後在匿名贊助者的幫助下,保育組織非洲公園決定勇敢接手農場,他們在2023年9月以不公開的價格買下了農場,並計劃在十年內完成所有犀牛的野化,將牠們野放到非洲各地安全且管理良好的保護區。

在接手農場幾個月後,非洲公園很快就開始了行動,2024年5月,該組織將第一批40隻犀牛捐給了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的穆尼瓦納保護區(Munywana Conservancy);接著在6月,第二批120隻犀牛被轉移到了橫跨林波波省和普馬蘭加省、由大克留格爾環境保護基金會(Greater Krug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ndation)管理的多個保護區;2024年的第三批,也是最近一批被轉移的犀牛,則是被送到了豪登省的迪諾肯禁獵區(Dinokeng Game Reserve),數量並未公開。

數個月過去,這些被放進保護區的犀牛過得如何呢?大克留格爾的這些犀牛狀況可以當作參考。大克留格爾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執行長奧斯曼(Sharon Haussmann)表示,野外生活的前幾週,對犀牛來說是段緊張的適應期,牠們進入遼闊且沒有圍欄的保護區後,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資源。

和野生犀牛不同,這些過往被圈養的犀牛習慣了補充好的草料和受控的環境,而在叢林中,牠們必須尋找當季可得的植物,也必須和掠食者以及野生、有領域性的公犀牛競爭——這些都是牠們在農場裡從未遇過的挑戰。

讓圈養犀牛再野化的風險很大,不過,目前的初步分析證明,非洲公園和大克留格爾環境保護基金會的規畫減輕了很多風險。從保護區的臨時飼養場被釋放後,這些犀牛小心翼翼地探索新環境,並逐漸分散到新地區,追蹤資料展現了牠們卓越的擴散模式,尤其是6到10歲的公犀牛,其中一隻在最開始的三個禮拜內就移動了驚人的262公里!

大克留格爾環境保護基金會獸醫和執行長為犀牛裝上追蹤設備。   取自Africa Geographic

雖然大多數母犀牛選擇在野放地附近建立活動範圍,但也有些公犀牛冒險進入克留格爾國家公園,根據記錄,共有14隻犀牛(13 公1母)從大克留格爾地區遷往國家公園。據推測,還有第15隻——也就是這隻小母犀牛的媽媽——也跟著牠們一起離開,但因為牠的追蹤設備在野放不久後就故障了,因此無法證實。

這些被野放的犀牛和大克留格爾地區原有犀牛族群的融合也很正面,工作人員回報表示看到很多外來犀牛和當地犀牛一起休息、吃草。

還有一隻犀牛的旅程特別引人注目,牠出生在大克留格爾的荊棘叢私人禁獵區(Thornybush Private Game Reserve),後來被送到犀牛農場,隨後又因為野化計畫被野放到附近的提巴瓦提私人禁獵區(Timbavati Private Nature Reserve),令人驚訝的是,最後這隻犀牛帶著孩子回到了牠的出生地,並在那裡定居了下來。

和預期的一樣,犀牛被釋放後不久就面臨許多挑戰,包括輕微腹瀉和健康狀況下降,因為牠們的腸道菌群需要適應新環境,但隨著時間過去,動物們的健康狀況逐漸改善。

掠食者(獅子)攻擊、公犀牛因為競爭領地的打鬥也皆有發生,但這些都是自然行為的一部份,轉移超過半年,目前120隻野化犀牛中已有5隻死亡,其中3隻死於上述的自然原因,還有一隻犀牛的死因仍不明確,調查還在進行中。奧斯曼說:「雖然任何犀牛的死亡都令人悲傷,我們不願見到它發生,但如果覺得這樣規模的引入不會造成一些死亡,就太天真不現實了。」

掠食者是犀牛在野外必須面對的風險。   取自Africa Geographic

而最後一隻死亡的犀牛,則是盜獵的受害者。在幅員廣闊的開放系統中,對抗威脅犀牛的盜獵者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大克留格爾的私人保護區在2024年的盜獵對抗中已表現得相當不錯,全年僅有3隻犀牛因盜獵而死亡。

整體來說,這些犀牛在大克留格爾的再野化相當成功,證明了野生動物的韌性,雖然挑戰依然存在,但目前的進展凸顯了大規模轉移對物種保育的潛力,經過半年時間,就有兩隻再野化的犀牛誕下了後代,讓人看見牠們在野外生存的能力!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