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首部犬貓福利法將上路 強制施打晶片 打擊非法貿易

歐盟首部針對犬貓福利的法律即將全面生效,強制犬猫植入晶片,並且納入跨國資料庫管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歐盟首部針對犬貓福利的統一法律即將全面生效,歐洲議會與歐洲執委會已就相關法案達成共識,將強制犬貓植入晶片並納入跨國資料庫管理,期望透過提升追溯機制打擊非法繁殖與跨境交易。此舉不僅是歐盟長期呼籲動物福祉改革的重大進展,也回應了44%歐洲家庭飼養寵物的龐大市場需求。

歐洲議會日前以457票贊成、17票反對、86票棄權,通過《犬貓法》成為歐盟統一犬貓繁殖、登記、販售與飼養最低標準的重要里程碑。歐洲議員梅茲(Tilly Metz)強調,現行24個成員國雖已各自規範犬貓登記,但系統彼此分散,導致跨國追蹤困難,非法貿易猖獗。「歐洲執委會必須建立所有會員國可互通的系統,才能實現真正的動物追蹤,保障牠們的安全與健康。」梅茲受訪時直言。

根據歐洲執委會報告,犬貓貿易每年交易總額達13億歐元,其中約六成透過網路販售,買家難以確認來源、健康狀況或疫苗紀錄,使非法繁殖場與跨境走私成為重大漏洞。調查指出,非法犬貓主要來源國包括羅馬尼亞、匈牙利,以及俄羅斯、白俄羅斯、塞爾維亞和土耳其等第三國。

為防堵非法動物湧入,歐洲議會新規要求所有進入歐盟的犬貓須先於原國家植入晶片,且在邊境完成註冊;若屬私人攜帶,飼主需於抵達歐盟至少五個工作日前,在線上資料庫預先登錄寵物資料。

此外,歐洲議會修法版本明確禁止寵物店販售犬貓,並對犬貓繁殖制定更嚴格規範:母犬母貓兩年內最多只能繁殖三胎,並須休息一年,防止頻繁懷孕造成營養不良與免疫力下降。針對品種犬貓近親繁殖,法案也禁止父母與子女、祖孫、兄弟姊妹或同父異母兄弟姊妹間交配,以降低先天性疾病風險。

法案還限制誇張體型特徵、易引發健康問題的品種繁殖,並禁止將殘疾犬貓用於表演、展覽或比賽。駐歐洲議會記者傅爾圖納(Gerardo Fortuna)指出:「這些規範有助終結所謂『幼犬工廠』的惡性循環,改善繁殖動物的基本福利。」

接下來,歐洲議會將與歐洲執委會展開協商,針對貓狗福利與追蹤性法案的細節進行談判。屆時丹麥將接任輪值主席國,丹麥代表已經在施政計畫中明確表態,農業政策、氣候行動與動物福祉列為重點協商議題。

歐洲議會農業委員會主席兼法案報告員弗雷喬諾娃(Veronika Vrecionová)指出:「雖然法案還需細節完善,但歐盟在打擊非法繁殖與確保責任進口上,已展現堅定決心。各方共識是未來談判的穩固基礎。」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