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2015年,當托爾斯(Jared Towers)在加拿大阿勒特灣(Alert Bay)觀察一群虎鯨時,發生了一件怪事:兩隻虎鯨叼著一隻死亡海鳥朝他靠近,然後把海鳥放下,看起來就像是想把海鳥送給他一樣。三年後,類似的事再次發生,這次一隻虎鯨送給了他港海豹幼仔,這些奇特行為讓托爾斯決定開始著手研究,最後發現世界各地都有零星虎鯨和人類分享獵物的案例!

十年前,虎鯨阿克拉(Akela)和奎弗(Quiver)姊妹把海鳥叼到了托爾斯面前,過了一會兒又叼起獵物游走,讓他震驚不已;接著在2018年,另一隻虎鯨又在他面前展現了同樣令人匪夷所思的「送上獵物」行為。這些時刻在托爾斯腦海中揮之不去,做為海洋研究公司「海灣鯨類學」(Bay Cetology)的執行長,他開始四處詢問,並記錄其他虎鯨看似在和人類分享獵物的案例。
在《比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托爾斯和他的同事試圖理解這種行為。他們認為,這些互動是一種「種間廣義利他主義」(interspecific generalized altruism)——這些虎鯨,正在關心其他物種成員的福祉。
托爾斯表示,他們認為虎鯨可能意識到人類是具有感知能力的動物,為了想要更了解人類而獻出獵物。他說:「好奇心是減少不確定的方式之一。」
在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34個虎鯨和人類分享獵物的案例,發生於2004到2024年,案例遍布世界各地,從阿拉斯加、加州,到紐西蘭、阿根廷和挪威都有,在這些記錄中,虎鯨送上了18種不同類型的「禮物」,包括幾種魟魚、一縷海藻、綠蠵龜、翻車魚(曼波魚)、扁頭哈那鯊和扁嘴海雀。

在涉及動物獵物的案例中,當虎鯨把牠們送給附近的人類時,大多數動物已經死亡。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案例中有是送上了整隻動物,另一半則是已經被分好的獵物。在幾乎所有的案例中,虎鯨在送禮後似乎都在等待人類回應,在人類沒有接下禮物後,牠們會收回或放棄禮物離開。
托爾斯說:「這不是某種失誤,牠們不是不小心弄掉了食物,而是想看看人們的反應。」
虎鯨本就是善於合作與分享的物種,這些海洋哺乳動物生活在社會性、關係緊密的群體中,其中一些被觀察到能夠執行需要高度協調且複雜的狩獵策略,牠們也會互相分配獵物。而現在這項研究表明,牠們能夠把這種行為擴展到自身以外的其他物種。
「虎鯨常互相分享食物——這是一種親社會(prosocial,有利於他人或整個社會的行為)活動,也是牠們建立關係的一種方式。牠們也和人類分享,可能表明牠們也有興趣和我們建立關係。」托爾斯說道。
不過,研究人員也警告,虎鯨願意和我們分享獵物,並不代表我們應該接受,也代表我們應該開始與牠們分享食物。他們在論文中寫道:「由於任何物種都有可能做出對其他物種有害的行為,我們強烈建議不要去追求這類互動,也不要在這類互動發生時回禮來鼓勵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