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2024年,印度全國被挪作他用的森林總面積達到十年來的最高峰,加劇了人和野生動物的衝突,並威脅生物多樣性。森林砍伐面積大增,隨之而來的是去年印度大象攻擊人類事件增加了36%,這讓該國的生態學家呼籲,應該將生態因素納入發展規畫。

2024年,印度的森林砍伐面積達十年新高,2.9萬公頃的森林被挪作非林業用途,導致全國人獸衝突加劇。印度環境、森林和氣候變遷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到2024年,共有173,984公頃林地被批准砍伐,主要用於採礦、水力發電、道路和國防設施等基礎建設和工業工程。其中採礦和採砂石是森林砍伐面積最大的產業,超過4萬公頃,其次是水力發電和灌溉工程,伐木面積大致相同。
這對印度的旗艦種大象和老虎造成了嚴重影響,這兩種動物都需要大片連續的森林區活動,但這些林帶正被道路、水壩和採礦等基礎建設工程切割。在這樣的背景下,2024年印度大象攻擊人類事件較前年增加了36%。
研究機構「WildCRU」的草原生態學家波達(Ajay Poddar)表示:「像大象和老虎這樣的旗艦種或傘護種,需要大片連續的棲地來遷徙、覓食和繁殖。這些連接不同保護區的零散森林帶被稱為野生動物廊道,這些廊道受到線性基礎建設、採礦和水壩建設的嚴重影響。這些工程需要大規模伐木和占用林地,直接加劇了棲地的喪失、路殺率,並破壞了生態永續性。」
※註:旗艦種指能夠吸引公眾關注的物種;傘護種為對生存環境有較大需求、保護牠們能連帶保護同棲地其他動物的物種。
除了棲地破碎外,放養動物——像是狗、貓和牛——也是常被忽視的威脅,尤其是在森林內部或邊緣的住宅區,因為牠們可能會將致命疾病傳染給野生動物。波達表示,吉爾國家公園(Gir National Park)內有超過20隻亞洲獅死於遊蕩犬傳播的犬瘟熱病毒;在潘納老虎保護區(Panna Tiger Reserve),則是在花豹、胡狼、老虎身上也偵測到了犬瘟熱病毒。
回到森林砍伐,根據《2023年印度森林狀況報告》(India State of Forest Report 2023),印度目前的森林和樹木覆蓋面積為827,357平方公里,約佔其國土面積的25.17%。然而,近年來該國「森林覆蓋率」的成長,大部分來自人造林和混農林,而非茂密多樣的天然林有所恢復。
波達指出:「我們無法阻止人們蓋房子或買車,但當務之急是將保育科學家納入發展計畫,讓這些開發具有生態永續性。野生動物廊道、地下通道、入侵種控制,以及利用科技並結合環境教育,是實現共存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