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囚犯宰殺收容所天竺鼠食用 社區工計畫急喊卡

西澳州伍羅盧監獄農場(Wooroloo Prison Farm)爆出有囚犯在動物收容所工作期間,竟將天竺鼠帶走並宰殺食用。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澳洲西澳州伍羅盧監獄農場(Wooroloo Prison Farm)近日爆出爭議,多名參與社區工計畫的囚犯涉嫌在柏斯(Perth)一間動物收容所工作期間,將天竺鼠帶走宰殺並食用。事件引發社會譁然,州長與矯正署高層均表達震驚與不滿,並宣布立即暫停所有相關社區工計畫。

根據《西澳人報》(The West Australian)與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涉案人員為最低戒備級別的男性囚犯,當時參與伍羅盧監獄農場的「第95條款」(Section 95)社區工計畫。該計畫自1998年實施,允許獲批准的囚犯在監獄外,並在監督下參與社區服務項目,例如協助地方機構、公益團體與動物收容所。
西澳矯正署署長布拉德.羅伊斯(Brad Royce)表示,事件起因於一名監獄職員在監獄外圍的工具棚,意外發現天竺鼠屍體。該區域屬於囚犯執行社區工作時使用的設施,不在監獄安全圍籬之內。他透露,有囚犯在收容所聽聞天竺鼠肉「相當美味」,隨後開始宰殺部分被遺棄的動物,並將肉帶回監獄烹煮。

羅伊斯強調,雖然食用天竺鼠在部分文化中並非罕見,但計畫並不鼓勵囚犯在外進食,他表示「這明顯涉及違規交易,必須徹查」。他已下令全面調查囚犯行為與監督流程,並指出這起事件不僅牽涉動物福利,更有安全上的疑慮。
「第95條款」計畫原本被視為囚犯歸返社會的重要步驟,透過勞務回饋社區,展現積極改過的價值。然而羅伊斯坦言,這次的指控「令人不安」,也損害了計畫的公共信任。
西澳州長羅傑.庫克(Roger Cook)在記者會上直言「噁心」,並批評涉案囚犯利用收容所資源作為私利。他說:「我理解在某些文化中天竺鼠是佳餚(delicacy),但囚犯在日間工作期間,絕不該利用進入動物收容所的機會偷走動物。尤其這些動物是被送到收容所,被期望獲得照顧的。」他同時指出,全面暫停計畫對其他表現良好的囚犯而言是「失去自由的機會」,但責任在於違規者,他強調:「如果查證確有違反規定,會依規懲處」。
西澳獄警工會(WA Prison Officers’ Union)州秘書安迪.史密斯(Andy Smith)則將問題部分歸咎於人手短缺,導致監督不力。「每天我們的人力都嚴重不足,無法全面監管囚犯,這只是管理和領導力欠缺下的眾多問題之一。」


根據司法廳政策,參與社區工計畫的囚犯不得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接收或攜帶任何物品返監。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若調查證實囚犯帶回天竺鼠肉屬實,該行為將被視為違禁品處理,可能面臨加刑或撤銷釋放資格。
目前,伍羅盧監獄農場距離柏斯市中心約55公里,是專收最低戒備犯人的男性監獄。這起事件除了對囚犯再融入計畫構成衝擊,也引發動物保護團體對收容所安全機制的質疑。雖然在部分國家天竺鼠肉是合法食品,但在澳洲,天竺鼠多為寵物,社會普遍不認同將收容動物用作食用。
調查仍在進行中,州政府與矯正署尚未公布具體懲處措施。事件後續發展,將影響西澳未來社區工計畫的信譽與延續性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