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大砍動物實驗經費 是福是患?動團與醫界爆爭論

約有4,000隻恒河猴生活在南卡羅來納州沿岸的摩根島,這裡被稱為「猴子島」。每年都有數百隻猴子被送往實驗室進行聯邦資助的動物實驗。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美國白宮近期宣布削減近 2,800 萬美元的動物實驗聯邦補助金,並推動以替代技術逐步取代傳統動物試驗。此舉標誌著美國醫學研究領域的重大轉折點,但同時也引發醫學界、動保團體與病患家庭之間的激烈爭論。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CBS News)與《查爾斯頓郵報與快訊報》(The Post and Courier)聯合調查,川普政府已取消相關補助,並要求包括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退伍軍人事務部(VA)與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內的主要聯邦衛生機構提出逐步淘汰動物實驗的計畫。

「我們正見證一個分水嶺時刻。」動保組織「白袍浪費計畫」(White Coat Waste)資深副總裁古德曼(Justin Goodman)指出,這屆政府不僅質疑龐大的研究經費,也強烈傾向削減動物實驗預算。他的團體與跨黨派國會議員合作,挑戰每年高達 200 億美元的動物實驗支出。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共和黨籍眾議員梅斯(Nancy Mace)也在國會提出立法,要求 NIH 說明南卡「猴子島」(Morgan Island)計畫的合理性。

位於南卡外海的摩根島,又被稱為「猴子島」,養殖近 4,000 隻獼猴(rhesus monkeys),每年有數百隻被送往實驗室,進行以聯邦資金支持的研究。古德曼在探訪時表示,這些母猴與幼猴在沙灘與樹林間活動,但最終仍會被捕捉,孤立於實驗室的鐵籠中,接受痛苦且往往以安樂死收場的試驗。他直言這是「令人心碎」的現場。

歷史上,動物實驗為現代醫學帶來諸多突破。從小兒麻痺疫苗、COVID-19 疫苗到止痛藥泰諾(Tylenol)、減重藥奧美匹克(Ozempic),許多藥物都經過動物試驗階段。克萊姆森大學獸醫學院院長馬克斯(Steven Marks)強調:「絕大多數診斷與治療都是從動物研究起步,但如今我們正面臨新的轉折。」

然而,對患者家庭而言,這場爭論有其迫切性。南卡州 11 個月大的嬰兒馬克斯・哈賓(Max Harbin)因脊髓疾病接受基因治療藥物 Zolgensma,得以存活。這項療法在 2019 年獲得批准以前,歷經多年小鼠與猴子實驗。馬克斯的母親表示,雖然自己喜愛動物,但仍感激有這些研究讓孩子獲救。

同樣地,加州的波卡諾(Porcano)一家為 7 歲女兒莉亞(Lia)奔走。莉亞患有「第一型厄雪氏症候群」(Usher Syndrome 1B),恐在青春期完全失明。父母支持靈長類研究中心進行相關實驗,並坦言雖希望有替代方式,但「女兒等不起」。

面對爭議,FDA 宣布將推動「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採用人工智慧建模、人體器官晶片(organoids)、數據模擬等方式加速藥物審核,期望能「更快、更可靠地提供安全療法,並降低研發成本與藥價」。FDA 主席馬卡里(Martin Makary)形容這是「公共健康與倫理的雙贏」。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學者洛克(Paul Locke)則提醒,替代科學雖快速進步,但尚不足以完全取代動物實驗。「問題不是『是否』,而是『何時』能達到更好的科學品質且幾乎不再使用動物。」他強調,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並引領全球標準的制定。

國會近期聽證會中,眾議員梅斯批評聯邦政府曾花費千萬美元培育「跨性別小鼠」進行研究,該言論獲得川普總統在社群媒體上的轉發,使議題進一步升溫。

各界對此爭論分歧明顯。動保團體視之為歷史進展,患者家庭則擔心削減研究將延緩治療問世。無論是猴子島的獼猴,還是面臨病痛的人類,這場辯論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命運。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