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馬車虐馬案落幕馬伕無罪 爭議持續延燒


2022 年 8 月,萊德(Ryder)在紐約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街頭突然倒下,圖為警員到場後,在馬身上澆淋水,幫助牠降溫。圖片來源/FNTV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2022年8月,一匹名為「萊德」(Ryder)的馬在紐約市中央公園附近倒地不起,虛弱的身影震撼全球。三年後,負責駕駛萊德的馬伕伊恩・麥基佛(Ian McKeever)成為首位因涉嫌虐待馬車馬而受審的駕駛,但最終陪審團裁定無罪。此結果不僅讓麥基佛脫離刑責,更再度點燃紐約馬車產業長年以來的爭議。

延伸閱讀:紐約馬車虐馬案開審「萊德之死」再掀禁馬車呼聲

綜合外媒報導,萊德倒下的當天,正值盛夏高溫。他已經連續工作七個小時,拖著觀光馬車穿梭曼哈頓與中央公園。當牠終於在第九大道雙膝跪倒、無力倒地時,路人錄下的影片迅速在社群媒體瘋傳。畫面中,牠的肋骨明顯突出,警察與伊恩不斷試圖讓牠站起,卻無濟於事。
雖然萊德隨後被送往上州農場療養,但兩個月後仍因健康惡化被安樂死。康乃爾大學獸醫團隊的解剖報告顯示,萊德體內檢出白血病細胞。
事發隔年,曼哈頓地檢署依「過度驅使、虐待與傷害動物罪」起訴麥基佛。這是紐約市歷來首位馬車駕駛因馬匹死亡面臨刑事審判。若罪行成立,他最高可能面臨一年刑期。

然而,歷經審理後,陪審團卻宣判無罪。得知結果後,57歲的麥基佛當庭情緒潰堤,雙手掩面啜泣。他在法院外受訪時表示:「這三年對我而言是地獄,但我深愛馬匹,沒有人比我更愛牠們。」
辯護律師雷蒙・洛文(Raymond Loving)則痛批起訴「帶有政治色彩」,認為檢方是因動保人士的輿論壓力,才決定起訴。「這整起案件被塑造成一場社會運動的象徵,我的當事人成了代罪羔羊。」一名陪審員更在庭後親口告訴麥基佛:「我覺得你是被拿來當替罪羊。」

判決結果震驚並激怒了動保界。多年來力推馬車禁令的非營利組織「NYCLASS」直言失望,執行董事艾迪塔・伯恩克蘭特(Edita Birnkrant)在聲明中指出:「這再度凸顯紐約的動物保護法多麼過時、無效。」
另一個倡議團體「動物法律保護基金會」(Animal Legal Defense Fund)執行長克里斯・格林(Chris Green)強調,萊德並非首例,未來也一定會有類似的案件發生。他提及,今(2025)年5月兩匹馬車馬在中央公園相撞,其中一匹馬受驚狂奔,雖然兩名駕駛被送醫,但馬匹隔天又被迫繼續工作。「馬匹事故一再發生,但制度總是讓牠們重返街頭。」
與此同時,代表馬車駕駛的「運輸工人工會」(Transport Workers Union)則在聲明中肯定判決,並強調自萊德事件後已推動改革,包括聘請專業馬醫定期檢視、設置快速轉診馬醫院、加強監督等。
工會批評動保團體「極端化」,意圖抹黑全市約300名馬車駕駛,忽視其中許多是移民或勞工階層,仰賴馬車業維持生計。工會表示。:「如果馬車禁令通過,數百個藍領家庭將失去生計。」

在萊德事件後,紐約市議會曾提出名為「萊德法」(Ryder’s Law)的草案,計畫逐步淘汰馬車業。但至今草案仍未獲通過,凸顯議會內部與社會輿論的分歧。

馬車產業在紐約已有超過150年歷史,長期以來被視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深受觀光客喜愛。然而,隨著社會對動物福利關注提升,馬車業是否仍具正當性,已成為紐約公共政策的重大爭議。
曼哈頓地檢署檢察官艾文・布拉格(Alvin Bragg)則表示,即便本案落幕,「我們仍將持續調查,並在動物受到傷害時提起訴訟。」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