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企鵝數量暴跌九成 氣候變遷成最大疑兇

澳洲沿岸的小企鵝數量驟減近九成。圖片來源/Emi Berry DCCEEW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澳洲沿岸的小企鵝(Little Penguin,學名:Eudyptula minor)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根據新南威爾斯州(NSW)政府環境暨水資源部(DCCEEW)最新的普查,短短 25 年間,該州小企鵝數量驟減近九成,從 2000 年代初期約 2 萬隻跌至如今僅剩 2,000 至 2,500 隻。專家直言,這一降幅「遠超預期」,恐意味著氣候變遷正逐步侵蝕牠們的生存空間。

DCCEEW 自三年前啟動「大規模小企鵝普查」(Great Big Little Penguin Count),在新南威爾斯州 10 個島嶼進行調查,尚有兩處將於今年完成。初步估計顯示,當地僅剩 2,000 至 2,500 隻企鵝,與 2000 年代初期的 2 萬隻相比,數量幾近崩盤。

DCCEEW 海洋政策主任蘇珊.克羅切蒂(Susan Crocetti)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下降。我們原本預期會有減少,但沒想到幅度會這麼大。」她強調,目前團隊正與各州政府、聯邦機構以及多所大學專家合作,試圖在明年公布最終結果前,厘清背後原因。

在普遍衰退的背景下,位於巴特曼灣(Batemans Bay)外海的 Snapper 島卻逆勢增長。過去僅約 10 對繁殖配偶的小企鵝,如今已增至 80 對。克羅切蒂指出,鄰近島嶼的族群都在下滑,唯獨 Snapper 島數量上升,這讓研究團隊十分關注:「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牠們能在此繁盛,卻在其他地方衰退?」

雪梨北岸曼利(Manly)是新南威爾斯州最後一個仍存於大陸的繁殖據點。然而,調查顯示,今年僅剩 15 對繁殖配偶,低於去年的 19 對。這些企鵝不僅受到船隻撞擊威脅,還可能遭狐狸獵殺。2015 年,僅一晚間就有 27 隻企鵝被狐狸咬死。

不過,對比之下,州內 15 座主要繁殖島嶼多半無人類干擾,且未出現外來捕食者,如貓、鼠或狐狸。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導致數量大幅下降其實還有別的因素。

克羅切蒂坦言,氣候變遷極可能是小企鵝在新南威爾斯州大規模消失的「統一推手」。她指出,小企鵝屬於冷水性鳥類,而新南威爾斯與西澳大利亞州正位於牠們的分布北界,因此特別容易受到氣候波動影響。
去年,澳洲海水表面溫度創下歷史新高,海洋熱浪連續摧毀寧格魯珊瑚礁與大堡礁,並在阿德雷德外海引發罕見的藻華事件,導致大片海洋生物死亡。這些變化也影響了小企鵝的獵食環境。

專家推測,隨著海水升溫與洋流改變,魚群分布改變,迫使小企鵝必須游得更遠卻捕獲更少魚類,導致能量不足。同時,飲食變化可能影響牠們的腸道微生物群,進一步危害健康。

此外,氣候變遷加劇的極端天氣,如暴風雨、海浪衝擊與叢林大火,也持續破壞島嶼上的繁殖棲地。中央海岸的獅子島(Lion Island)就曾在 2001 年及 2018 年遭大火波及,造成棲息地毀損。

與新南威爾斯州與西澳相對,塔斯馬尼亞與維多利亞的小企鵝族群目前仍維持健康,這也進一步支持了「氣候緯度假說」:位於分布北界的族群衰退,南方較冷水域則相對穩定。

然而,DCCEEW 強調,他們能做的有限。雖無法單獨解決全球性的氣候危機,但團隊正積極透過植被管理、限制遊客干擾、設置人工巢箱等措施,協助改善繁殖條件。同時,也與紐卡素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合作分析五座島嶼的小企鵝排泄物,以瞭解牠們的獵食組成與腸道菌群;並與塔龍加保育學會(Taronga Conservation Society)展開「從海鳥到海洋景觀」(Seabirds to Seascapes)計畫,追蹤其覓食行為與族群動態。

小企鵝不只是可愛的動物明星,更是生態系的「工程師」。牠們會踐踏島上植被、排泄糞便、掘土築巢,間接影響島嶼生態結構。克羅切蒂提醒,一旦某島嶼的數千隻企鵝消失,其他生物如海燕、海鷗等,將受到連鎖影響,島嶼的生態平衡也可能被徹底改變。

目前,DCCEEW 已開始思考「沒有企鵝的島嶼」將如何變化,並研擬相關保育對策。

當局呼籲,民眾若在沿海或島嶼見到小企鵝或其他海鳥,可透過「Redmap」網站回報,協助研究團隊掌握族群健康狀況。克羅切蒂強調:「時間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更快地了解驅動衰退的因素,才能提出有效解方。」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