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本土零格子籠飼 卻允許進口格子籠雞蛋 引發爭論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英國自2012年起配合歐盟規章,禁止以「格子籠」(Battery cage)飼養蛋雞,雖然已經脫歐,但這項規定至今不變,零售商甚至以2025雞蛋全面零籠飼為目標,更進一步保障蛋雞福利。然而,一項新數據顯示,烏克蘭和波蘭已經超越其他歐盟國家,成為英國最大的雞蛋供應國,讓人憂心儘管英國承諾提供動物福利,但進口的格子籠雞蛋卻能走後門進場。

數據顯示,烏克蘭和波蘭出口到英國的雞蛋量超過1,500萬公斤。   取自The Guardian

英國動植物健康局(Animal and Plant Health Agency)數據顯示,儘管荷蘭在2022年向英國供應大量雞蛋,但其數量持續下降;到了2025年,烏克蘭和波蘭向英國的雞蛋出口量將超過1,500萬公斤;西班牙、義大利和其他南歐、東歐國家對英國的雞蛋出口量,也都有所增加。

今年截至7月,在英國的進口雞蛋中,烏克蘭的供應量位居第一,達到800萬公斤,其次是波蘭,有近700萬公斤,西班牙則為500萬公斤。

在進口批次方面,英國雞蛋進口由2023年的約3,500批,增加到2024年超過1萬批。雖然總進口量下降,但大宗進口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格子籠飼仍普遍地區的大量小批進口。

英國蛋業委員會(British Egg Industry Council)主席威廉斯(Mark Williams)表示,英國農民正處於不公平的劣勢。他:「政府要求我們的農民投入資金,提升母雞的飼養福利,卻同時為來自英國禁用養殖體系的雞蛋開後門。這既在道德上不正當,也不公平,政府不該這樣做。」

威廉斯表示,英國已在2012年禁止的格子籠雞蛋,在烏克蘭還是很常見。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該國的農場、工廠和貿易路線遭到重創。為了幫助烏克蘭度過經濟難關,英國和歐盟暫停對烏克蘭產品課徵關稅,讓雞蛋等產品可以無需額外成本的出口。

威廉斯承認,英國雞蛋進口確實存在人道問題,但他表示,援助不應以犧牲本地蛋農利益為代價,尤其是在英國零售商已承諾於2025年全面採用無籠飼雞蛋的情況下。他指出,若政府允許從福利標準較低的國家進口雞蛋,以填補價格敏感的餐飲與加工市場缺口,這項承諾將被削弱。

目前,英國約88%的雞蛋自產、12%則依賴進口。大型超市只會販售獲得英國獅(British Lion)標誌認證的雞蛋,進口雞蛋則是更常出現在餐廳和食品加工業。

威廉斯說:「我並不擔心烏克蘭雞蛋進入零售市場,但零售業只佔市場份額的65%。其他兩個領域——餐飲(18%)和食品加工(17%)——的價格競爭激烈,這讓烏克蘭的雞蛋或蛋製品有吸引力。」他補充表示,英國在食品安全、動物福利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約佔雞蛋生產成本的14%,而烏克蘭雞蛋無需承擔這些成本,這賦予了他們巨大的商業優勢。

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CIWF)也表示,雖然一般民眾不會在英國超市買到格子籠雞蛋,但法律漏洞意味著這些蛋依然可以作為其他產品的原料。目前英國仍然允許使用豐富化籠生產雞蛋,但許多零售商已經在逐步淘汰這些籠飼雞蛋,該組織認為,英國政府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End the Cage Age(結束籠飼世代),並防止殘酷商品進口。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