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附近海域,一隻幼年海豚上(9)月底被發現尾部遭漁線糾纏,在發現狀況幾個禮拜後,10月11日,救援單位終於再次看到這隻小海豚,眾人立刻展開行動。最後,救援隊把小船開到海豚媽媽與小海豚身邊,兩位人員縱身一躍,跳進海裡固定住小海豚,成功幫把牠尾部的漁線移除、處理傷口,避免傷害繼續擴大。

這隻小海豚估計約10個月大,9月底,牠在中北岸(Mid North Coast)的福斯特鎮(Forster)首次被發現,當時牠和媽媽正在當地的一條水道裡游泳,而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顯示,小海豚的尾巴上纏著一條長長的漁線。
澳洲鯨豚救援與研究組織(ORRCA)副主席福克斯(Jessica Fox)表示:「漁線纏在牠的尾巴上,它會積垃圾……隨著時間過去,會有越來越多的垃圾被捲入,海豚的游動速度也會越來越慢。」

從這之後,ORRCA和其他海洋團體就一直在尋找這隻小海豚,總部位於黃金海岸(Gold Coast)的海洋世界基金會(Sea World Foundation)團隊在10月第一個週末曾前往福斯特鎮,試圖救援這隻小海豚,但搜尋多次都沒有找到牠。
10月11日星期六,這隻小海豚和牠的媽媽再次現身,居民通報後,海洋世界基金會的救援人員迅速前往福斯特鎮,這次成功找到了小海豚。海洋世界基金會首席獸醫馬登(Claire Madden)表示,救援隊在救援船旁邊固定住這隻小海豚,開始拆除牠身上的漁線。
馬登說:「漂浮在後面的漁線尾端被海草纏住了,它們就像錨和重物一樣,導致漁線深深陷進了小海豚的尾巴,看到一條漁線就為這個小傢伙帶來如此大的傷害,真的很令人難過,但我們終於把它給取下,給了這隻小海豚生命的第二次機會,這種感覺真是太棒了。」
雖然小海豚被漁線勒出了血痕,但馬登表示,小海豚傷口處的血液供應很不錯,顯示牠癒合和恢復的可能性佳,她為小海豚注射了一些藥物,然後就讓牠游走去找媽媽了。在救援隊行動期間,海豚媽媽一直待在附近等待守候。

馬登指出,這起事件凸顯了人們負責任地處理垃圾和漁具的必要性。她說:「不幸的是,海洋很廣闊,我們常接到電話說動物需要干預和幫助,但我們就是找不到牠們,這是這項工作中最讓人沮喪的部分之一。」
福克斯補充表示,海豚媽媽和小海豚應該能成功重新融入其他海豚。她說:「牠們來自當地一群瓶鼻海豚,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幾年裡,繼續監測這隻海豚。」
負責漁線垃圾清除計畫「封印網繩」(Seal the Loop)的科夫斯港岸野生動物庇護所(Coffs Coast Wildlife Sanctuary)總經理克羅斯(Tiga Cross)則指出,在他們的計畫中,每年約有1500隻海洋動物被漁線纏住。她說:「我們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漁線糾纏問題,真的令人擔心。這對好奇心極強的海龜和海洋動物來說無疑是個問題,牠們會誤以為漁線是玩具。」
克羅斯表示,人類活動的增加和海洋動物族群的擴大,可能是導致漁具糾纏事件增加的原因之一,任何類型的繩索、漁網、漁線、塑膠瓶都存在纏繞海洋動物的風險,除了無法掙脫外,牠們也會吞食這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