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使用相同鳥巢 西班牙胡兀鷲巢中發現650年歷史涼鞋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胡兀鷲是一種罕見鳥類,會年復一年地回到相同築巢地,甚至世世代代重複使用同一個鳥巢——這種習性,對考古學家來說可是大好消息!根據上(9)月發表於《生態學》(Ecology)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在西班牙南部的胡兀鷲老巢中發現了200多件人類遺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雙草編涼鞋,已有650年歷史。

胡兀鷲會一代又一代地返回相同築巢地,讓考古學家得以從鳥巢窺探過去。   取自Smithsonian Magazine

胡兀鷲在西班牙南部各地已經滅絕了70到130年,雖然牠們已經從這個地區消失,但牠們的巢至今仍保存良好,藏在山中受保護的隱蔽處等待人們探索。2008年到2014年,研究人員仔細檢查了12個胡兀鷲巢,逐層拆解查看其中保存的物品。

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ty of Granada)表示,為了找到這些鳥巢,研究人員仔細查閱了歷史記錄,包括曾在18世紀、19世紀拜訪安達魯西亞(Andalusia,西班牙最南端)的博物學家報告。此外,研究人員也和當地的老居民聊天,這些7、80歲的長者有些親眼見過胡兀鷲,有些聽過牠們的故事。

胡兀鷲通常在懸崖的洞穴裡築巢,這些洞穴乾燥涼爽,非常適合保存文物。不出所料,研究人員在鳥巢裡發現了許多和胡兀鷲的飲食(2117塊骨頭)、生殖(43個蛋殼碎片)相關的物品,但其中還有9%的人造物,可能是胡兀鷲在建造和翻新鳥巢時帶來洞穴的材料。

這些人類遺物包​​括72塊皮革、129塊布片,以及一支帶木柄的弩箭。研究團隊還發現了25件用埃斯帕托草(Esparto grass,又稱哈法草或西班牙草)製成的物品,包括一雙完整的涼鞋、一把彈弓、繩索、籃子碎片和馬具。

研究團隊在胡兀鷲巢裡發現的人造物品。   取自Smithsonian Magazine

研究團隊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技術估算了這些人造物的年代,算出它們生產於150到675年之間。除了一雙用埃斯帕托草編織而成的涼鞋有674 ± 22 年歷史外,還有一塊有651 ± 22年歷史的羊皮革,上頭用赭石畫著紅線。

研究人員表示,胡兀鷲巢裡保存的文物可以為人類歷史提供新的視角,研究這些歷史悠久的築巢材料,也可能有助於保育工作。例如,蛋殼可以用來探究這些鳥類是否以及何時接觸過殺蟲劑或其他有毒物質,而動物骨骼則可以用來探究這些兀鷲的飲食結構變化。

胡兀鷲曾經遍布南歐山區,然而,在19世紀和20世紀,牠們開始從這片歷史悠久的棲息地消失。非營利組織禿鷹保育基金會(Vultur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表示,這些鳥類「受到嚴重迫害」。此外,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山區野生動物數量的下降,也為牠們的生存帶來了大麻煩。

保育和重新引入胡兀鷲的工作在1970年代展開,如今胡兀鷲的數量正在逐漸恢復,不過牠們在地中海地區仍被視為瀕危物種,該地區僅存180到249隻個體,從全球範圍來看,牠們則被列為近危物種,野外數量為1675到6700隻。

胡兀鷲並非唯一會重複使用同一個巢的鳥類,魚鷹、白鸛、雕、鷹等物種也是「回收大師」,牠們會把材料層層疊加,打造出巨大而穩定的鳥巢。今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白冠雞巢,也有另一研究團隊發現了有三十年前歷史的人造垃圾,當時該研究的負責人希姆斯特拉(Auke-Florian Hiemstra)表示:「我們和環境的互動方式,已經字面意義上地『融入』了鳥類的巢穴中。歷史不僅由人類書寫,大自然也在記錄著歷史。 」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