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AI獵鼬戰 奧克尼群島拯救瀕危鳥類

蘇格蘭北端的奧克尼群島正在試圖找出外來入侵種「白鼬」(Stoat)。圖片來源/Wikipedia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在蘇格蘭北端的奧克尼群島(Orkney Islands),一場結合人工智慧與保育科技的行動正在展開。這場「AI獵鼬戰」以外來入侵種「白鼬」(Stoat)為目標。牠們外表嬌小,卻在短短十多年內重創島上的原生鳥類族群,如今,科學家試圖用科技挽回生態平衡。

白鼬約於2011年從蘇格蘭本島漂游至奧克尼。由於島上缺乏天敵,牠們迅速繁殖,短時間內橫掃主島及鄰近的巴瑞島(Burray)、南羅南賽島(South Ronaldsay)與迪尼斯半島(Deerness)。牠們游泳能力極強,能跨越數公里海域。

「在行動開始前,我們幾乎到處都能看到牠們,甚至有人在廚房櫃子裡發現白鼬。」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學會(RSPB Scotland)區域主管莎拉・桑基(Sarah Sankey)回憶。她展示一張滿是紅點的奧克尼地圖——每一個點代表一個陷阱。

除了AI技術、熱成像攝影機、陷阱外,保育團隊也有嗅探犬協助完成任務。圖片來源/圖片來源/The Guardian

白鼬是高效掠食者,會鑽入鳥巢偷蛋、捕食雛鳥,也會入侵田鼠洞穴。奧克尼的氣候穩定、食物豐富,使牠們全年都有獵物。桑基說:「這裡是完美的災難配方——沒有掠食者、資源充足、而且有太多脆弱的原生動物。」

為了阻止白鼬進一步擴散,RSPB與「奧克尼原生野生動物計畫」(Orkney Native Wildlife Project)啟動為期十年的根除行動。計畫預算達1,600萬英鎊(約新台幣6.6億元),動員46名專職人員與9,000個捕鼬陷阱。六年來,他們已捕獲近8,000隻白鼬。這項行動被視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哺乳類根除工程之一。

然而,要在面積達58,000公頃(約14萬英畝)的島嶼上找出僅存個體,難度極高。於是團隊引入人工智慧與熱成像技術,建立一套能「自動偵測」白鼬的新系統。

AI技術由紐西蘭工程師詹姆斯・格勒克(James Geluk)設計。他曾在威靈頓參與外來掠食哺乳類清除計畫,如今把經驗帶到北半球。在奧克尼的苔原上,約30台熱成像攝影機已架設完成。當鏡頭捕捉到疑似白鼬的身影時,AI會分析牠的體溫輪廓與動作曲線,區分與水獺、田鼠的差異,並即時將警報傳送至行動裝置。

「這些成熱像鏡頭比傳統紅外線攝影機靈敏得多,能在全黑環境中即時傳回影像。」格勒克說。這套AI系統與無人機和熱感雙筒望遠鏡結合,讓巡邏隊能全天候監測,隨時出動。

AI與陷阱的聯合作戰已顯現成效。根據RSPB最新統計,自2019年以來:

  • 鷸(Curlew)的孵化成功率提升 1,267%
  • 奧克尼田鼠(Orkney vole)活動頻率增加 218%
  • 田鷂(Hen Harrier)族群數量上升 64%,達 160隻

在英國本島,田鷂長期遭獵場看守人迫害,如今奧克尼成為牠們最安全的棲地。桑基說:「我們不只阻止了族群崩潰,也讓鳥巢再次熱鬧起來。」

「沒有人喜歡殺生。」桑基語氣嚴肅地說,「所有參與者都是保育工作者,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讓奧克尼的生態恢復健康。」

白鼬的獵食範圍廣,從田鼠洞穴到潮間帶的海膽與海星都是牠的獵物。倘若不控制族群,整個島的生態系都可能崩潰。根據研究,一旦白鼬擴散至所有島嶼,後續管理將既昂貴又不可能執行。目前,奧克尼估計僅剩約100隻懷孕雌鼬。RSPB計畫在今年12月進入「收尾階段」,當地保育人員形容這是「生態戰爭的最後一哩路」。

奧克尼的AI監測系統源自紐西蘭的外來種防治經驗。該國長期對抗鼬、貂與老鼠等入侵哺乳類,AI與自動陷阱技術已成為主流工具。格勒克指出,AI能減少人力浪費與錯誤辨識,讓監控更高效。「我們希望這項技術未來能應用在更多島嶼上,協助保護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態系。」

奧克尼島僅占英國國土的不到1%,卻孕育了全國四分之一的北極燕鷗(Arctic tern)與田鷂,三分之一的北極賊鷗(Arctic skua),還有全球唯一的奧克尼田鼠。觀鳥活動與自然旅遊支撐著島上的經濟,而鳥鳴聲對居民而言更是一種生活節奏。桑基說:「我們做這一切,是為了確保下一代仍能在夏天聽到海鷗和燕鷗的叫聲。」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